南京博慧通网站显示,该公司曾协助多家公司实现上市或并购重组,其中鸿国国际、南京中圣集团、苏州科达通讯都实现在新加坡上市,无锡桥联风电科技、江阴吉鑫风能科技多家公司则得到了千万元的私募融资,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或国内A股上市,同时,该公司还是江阴新港、江苏赛福特汽车智能设备、中核华兴公司的财务顾问等。此外,目前舜天船舶的独董吴越是殷坚的合作伙伴,在殷坚取得股权的当年被聘,她是江苏大通投资顾问有限公司审计部经理,但是舜天船舶却对此只字不提。
舜天船舶内部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殷坚2007年之所以能获得股权,主要是因为他有海外上市的经验,可负责运作公司海外上市,但最终殷坚放弃辅助舜天船舶的海外上市,并选择退股。“目前江苏舜天(600287,股吧)船舶保荐人国信证券、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都是殷坚找来的,组成了一个上市中介团队,758万元只是殷坚帮舜天船舶组织上市辅助班子的好处费。”
尽管公司招股书有迹象表明,殷坚确实曾为公司上市出过力,但这仍不足以解释,他最终为何又不干了,且甘愿放弃几千万的收益,而选择几百万元的好处费。因为作为一名资本运作好手,不会不明白其间的巨大利益差别。而事实上,通过第三方股权代持的方式进行利益输送,也往往是一些企业打通关节的手法,公司人士的解释究竟是不是正确答案?市场对殷坚退股的质疑一直未打消。
质疑三
增长潜力何处体现
再看舜天船舶,公司的基本面又引起了人们的担忧。
舜天船舶主要从事机动船舶和非机动船舶的制造、销售和船舶贸易业务,此次计划发行不超过3700万股,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三个项目:船体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船台改造项目以及造船设施综合改造项目,投资总额13.1亿元。尽管舜天船舶的IPO申请成功“过会”,但无论从市场环境还是公司的基本面来看,恐怕公司的这次发行都将面临尴尬。
舜天船舶近三年的经营业绩相对稳定,每年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都在2亿元以上,但并未实现增长,2009年同比下滑25.8%,2010年同比仅增长2%;同时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和毛利率却出现逐年大幅下降,2008-2010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57.44%、29.07%和23.79%,综合毛利率24.84%、18.52%和10.44%。舜天船舶称2010年盈利财务指标较低的主要原因包括2010年欧元汇率大幅波动、金融危机的后续作用以及人民币升值等因素的影响。
除了财务指标近三年波动较大外,在成本控制方面,公司也面临诸多风险,如外汇风险。公司产品目前全部出口,销售货款均以美元或欧元来结算,尽管公司采取各种措施,但2009-2010年度的汇兑损失分别为284.38万元和2865.34万元,占当期公司合并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1.32%和12.97%。
还有就是钢价波动的风险。钢材是船舶建造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占机动船舶建造成本的15%-30%,占非机动船舶建造成本的40%-60%,近年来由于国际铁矿石价格不断上涨及受金融危机的影响,钢材价格大幅波动,也将导致舜天船舶的成本波动。
质疑四
募资项目会否过剩
众所周知,造船业是周期行业,受全球经济影响十分明显。舜天船舶招股书中称,造船行业与世界经济有高度相关性,全球经济爆发的每一次危机,在造船行业产能周期性过剩的放大作用下都会引起新接订单的剧烈波动,由此引发风险。目前全球经济仍然笼罩在阴影当中,衰退之声此起彼伏,与航运相关的波罗的海指数BDI今年以来累计下跌21%,近期徘徊在1400点左右,只是2008年最高点11793点的零头不到,经济复苏可能比预期来得远。舜天船舶相当于是“靠天吃饭”,全球经济不好,其发展前景也只能用“黯淡”来形容。
舜天船舶本次发行募集资金都用于扩大造船产能,目前,舜天船舶34艘船舶订单中有24艘是金融危机前一年即2007年的订单,2008年、2009年金融危机当口,公司订单几乎为零,直至2010年方有所起色。但是,目前行业的整体情况,似乎不大乐观。据中国船舶(600150,股吧)网研究文章称,“2011年初以来,在散货船运力严重过剩和航运市场持续低迷的双重压力下,散货船运费暴跌,多数船东出现亏损,致使散货船交付更加困难。”“世界船舶市场同样低迷,2011年第一季度全世界新增船舶订购量只有227艘,继2009年第三季度以来最低水平。”在这样的情况下,公司盲目扩大产能似乎不大明智。
目前新股发行正面临尴尬,舜天船舶的上市之路从一开始就遭遇诸多质疑,接下来不知会否有更多故事。
第一批港股通券商名单 符合深港通的券商股有哪些
11月3日,深交所向券商下发文件,表示经会员单位申请,“bai同意开通国信证券等24家会员du单位相关交易单元的深港通下港股通业务交易权限”。
文件显示,24家券商分别为国信证券、安信证券、渤海证zhi券、大同证券、东方证券、东吴证券、广发证券、国联dao证券、国泰君安、国元证券、恒泰证券、华宝证券、华泰证券、华西证券、平安证券、申万宏源、回网信证券、答招商证券、中金公司、中泰证券、中信建投、中银国际、中邮证券、中原证券。
首批24家券商包括:安信证券、渤海证券、大同证券(博客抄,微博)、东方证券、东吴袭证券(601555,股吧)、广发证券bai(000776,股吧)、国联证券、国泰君安、国信证券、国元证券(000728,股吧)、恒泰证du券、华zhi宝证券、华泰证券、华西证券、平安证券、申万宏源(000166,股吧)、网信证券、招商证券(600999,股吧)、中金公司、中泰证券、中信建投、中银国际、中邮dao证券、中原证券。仅参考
怎么下载国信证券手机金太阳啊?
安卓系统手机下载软件方法有很多2113,为您提供以下几种方式,请您参考:
1.通过手机中5261“三星应用商店”或“Galaxy特色订制”搜索需要的软件并下载安装。4102
2.通过手机浏览器搜索需要的软件下载安装(若是自带的浏览器,下载的安1653装包保存在我的文件-Download文件夹中)。
3.通过第三方助手类软件下载安装需要的程序。
4.通过电脑下载APK格式的版安装包,然后传输到手机中安装。
提醒权注意:请甄别网站的安全性,以免上当受骗。
五粮液调查门事件是怎么回事?求大神帮助
卖酒、炒股、还造车的五粮液(000858),上周在a股市场大出“风头”。随着中国证监会的一纸立案调查公告,五粮液突陷“调查门”震惊整个资本市场。106家基金身陷其中忐忑不安,市场随即传出多个版本的调查原因;而随着五粮液公司的紧急公关,机构们又开始高调唱多……直到昨天,中国证监会以及五粮液公司仍没有对此次调查作出正面回应,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将回归平静,飓风过后,总会留下一些痕迹。最疯狂的机构对赌上周三下午开盘不久,在上市公司中有着“重量级”地位的五粮液突然开始断崖式跳水。几乎是瞬间,随着大单疯狂抛出,五粮液股价直奔跌停而去。“出事了!”部分投资者忽然意识到有什么重大事情发生。果然,在深交所网站上,五粮液中午公告称:“公司9日收到中国证监会调查通知书,因公司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立案调查。”“绩优股也被查,这股市没法儿看了!”“中午发公告还不停牌,上市公司怎能这样不负责任!”投资者抱怨归抱怨,但依然尽其所能地捕风捉影、相互打探出事原因。而9日当天,五粮液遭遇上市11年来最疯狂的机构对赌。成交22660万股,成交额达到50.95亿元,是其前一天成交金额的5倍!深交所公开数据显示,五粮液卖出前五位皆为机构席位,抛售金额共计11.97亿元。不过,在部分机构慌不择路的同时,仍有5.52亿元资金显示为净流入,包括银河证券(行情股吧)上海曲阳路营业部、国信证券(行情股吧)深圳泰然九路营业部等在内的5家机构共买入3.96亿元。一直到上周五,五粮液成交仍没有回到平时水平。突陷“调查门”后,五粮液三天累计成交额达到97.6亿元。虽然周四、周五两天,五粮液股价暂时稳定在22元左右,但市场仍在密切关注五粮液的事态进展。最担心保险资金抛售作为机构重仓股,五粮液一直颇受基金青睐。数据显示,至今年6月30日,共有41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06只基金持有五粮液,持股总数达到3.55亿股,占流通a股比例的9.36%。其中,8只基金持股量超过1000万股。除基金外,中国人寿(行情股吧)两只产品也累计持有五粮液6415万股,为该股第二、第五大股东。德圣基金研究中心基金分析师江赛春在接受北京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机构如果集中抛售五粮液,肯定会对股价造成极大负面影响。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这种可能性似乎不大。而深圳一位基金经理则对记者表示,目前对五粮液的调查还没定论,如果只是之前未了的委托理财问题,应该不会对公司估值有多大影响,但如果涉嫌财务造假,就很难说了。另一位市场资深人士则对记者表示,“基金是否抛售,取决于是否真正影响到了该股的业绩和基本面,但保险资金不好说。远到2008年的中国平安(行情股吧)(601318)、近到本轮3400点引发的调整,保险资金抛售股票引发的地震并不少见。”紧急危机公关暂时奏效在资本市场的动静太大了,这使得五粮液不得不紧急进行危机公关。9月10日下午4时,由中信证券牵头的电话会议召开。据悉,该会上午通知、下午开会,虽然组织得十分仓促,但参会机构却达到170多家。不过,由于受调查事件仍不明朗,不少与会机构忧心忡忡。一位参加电话会议的券商研究员向北京晨报记者透露,被调查的缘由是众人最关心的问题,但参加会议的公司高管——五粮液公司董秘彭智辅却不愿多说,并多次将会议重心放在公司生产销售上。“可能是要向市场传达一个信息——公司主业并未受影响。”一位知情人士称,从五粮液的表态来看,公司是知道被调查原因的。之所以没有就该事件发布进一步公告,是因为证监会没有结案,交易所要求他们“不要乱说”。在电话会议后,券商开始集体唱多五粮液中长期投资价值,并给出“买入”评级。上周五,五粮液也止住跌势并小幅上涨2.15%。中小股东们很愤怒五粮液凭啥不停牌把五粮液“调查门”事件比喻成“因未临时停牌而引发的‘血案’”一点不为过。在上周,资本市场争议最大、中小股东最气愤的,莫过于五粮液出了这么大的事竟然不停牌。好在五粮液的股价没有继续下跌,否则,该事件真的可能会引发资本市场的一场“血案”。而连续几天,五粮液依然放出巨大成交量似乎也在暗示投资者:机构们正在以自己的“先知先觉”行动着。买入还是卖出?对于中小股东来说,永远后知后觉。这并非中小股东的错,而是制度上的先天缺陷。不可否认的是,如今交易所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严格甚至可以说是近乎苛刻。只要会引起较大股价波动的情况,通常都会要求上市公司停牌。为什么这一次交易所却没有要求五粮液停牌?据五粮液方面称,是深交所不让,因为这件事对上市公司影响并不大。种种迹象表明,上到监管层、交易所,下到上市公司,大家对五粮液被调查原因心知肚明,要不然怎么知道影响不大?“影响不大”的“调查门”却引来了公司上市11年来的最大天量,相信交易所事先一定没料到。不过话说回来,既然“影响不大”,发公告时为什么就不能直接公布原因呢?当一次次传闻最终向事实靠近,监管层是否应该反思一下,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上,如何真正做到“真实、准确、完整、及时”。随着监管力度的加强,如今上市公司被调查的案例越来越多。对于投资者来说,大家希望、也有权利在第一时间知道这家公司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原则不是用来在口头上说说的,我们不愿意看到“三公”原则一次又一次的苍白无力。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jsfengsu.com/gpsp/763.html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阿新股票视频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