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是名牌吗?
海信集团是特大型电子信息产业集团公司,成立于1969年,先后涉足家电、通讯、信息、房地产、服务等领域。
海信坚持“高科技、高质量、高水平服务、创国际名牌”的发展战略,以优化产业结构为基础、技术创新为动力、资本运营为杠杆,快速成长,迅猛发展,率先在国内构架起家电、通讯、信息为主导的3C产业结构,主导产品为电视、空调、冰箱、冷柜、洗衣机、商用空调系统、移动电话、软件开发、网络设备等,已经形成了年产1610万台彩电、900万套空调、1000万台冰箱、70万台冷柜、470万部手机的强大产能。2006年,海信实现销售收入435亿元,在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中名列前茅。
目前,通过收购科龙,海信已经拥海信电器(600060)和海信科龙电器(000921)两家在沪、深、港三地的上市公司,同时成为国内唯一一家持有海信(Hisense)、科龙(Kelon)和容声(Ronshen)三个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集团。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荣获了首届“全国质量管理奖”,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冰箱、海信电脑、海信手机、科龙空调、容声冰箱全部当选中国名牌,海信电视、海信空调、海信电脑、海信冰箱全部被评为国家免检产品,海信电视获得首批国家出口免检资格。
海信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建有国家一流的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全国高新技术企业、全国技术创新基地。科学高效的技术创新体系使海信的技术始终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2005年6月,我国第一块自主知识产权并实现产业化的数字视频媒体处理芯片在海信诞生,此举打破了国外垄断的历史。
目前,海信在南非、美国、荷兰等地设立研发中心,在南非、匈牙利、法国、埃及等地拥有生产基地,在美国、欧洲、澳洲、日本等地设有销售机构,产品远销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和“海信集团”概念相同吗?
不一样,子集和母集的关系。
海信集团是整个海信的集合,包含青岛海信2113电器股份有限5261公司、海信科龙股份有限公司、海信地产、海信XXX公司等等。
集团主要行使管理权,其他公司才是具体的经营、制造实体。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属于海信集团的一个企业。
海信集团是特大型电子信息4102产业集1653团公司,成立于1969年,先后涉足家电、通讯、信息、房地产、服务等领域。
目前,通过收购科龙,海信已经拥海信电器(600060)和科龙电器(000921)两家在沪、深、港三地的上市公司,同时成为回国内唯一一家持有海信(HiSense)、科龙(Kelon)和容声(Ronshen)三个中国驰名商标的企业集团。
目前,海信在南非、匈牙利、法国等地拥有生产基地,在美国、欧洲、澳洲答、日本等地设有销售机构,产品远销欧洲、美洲、非洲、东南亚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尊敬的海copy信用户,您好!
不一样,子集和母集的关系。
海信集团是整bai个海信的集合,包含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du、zhi海信科龙股份有限公司、海信地产、海信XXX公司等等。
集团主要行使管理dao权,其他公司才是具体的经营、制造实体。
科龙电器被海信收购了吗
科2113龙电器是被海信收购了。
2006年,海信购并广东科龙电器,家电产业板块得以加强。海信科龙在顺德、青岛两地设立了研5261发中心,并在美国、日本、英国等各地4102设立了科研机构。
科龙总部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1984公司大楼年始生产冰箱,是中1653国最早生产冰箱的企业之一,是中国目前规模最大版的制冷家电企业集团之一,在国内冰箱及空调市场权均占有重要地位,特别是冰箱市场的占有率连续十年全国第一。
历时半年波折,顾雏军“格林柯尔系”最有价值的资产——科龙电器(深圳交易所代码:000921)26.43%的股权,最终确定以6.8亿元的价格,售予青岛海信空调有限公司(下称海信空调)。5月1日出版的《财经》杂志一篇以“海信收购科龙落幕”为题的报道,详细披露了这笔交易的前前后后。
报道称,4月24日,科龙电器公告了上述成交价格——比2005年9月首次披露的9亿元减少了2.2亿元。据参与交易的人士称,这一价格是多方反复谈判的结果;事实上,“讨价还价”耗费了大量时间。
多位知情人透露,当时初步拟定的9亿元转让价格,在相当程度上是依据顾雏军及其“格林柯尔系”整体债务情况估算而来,主要包含对“科龙系”公司的占用款项,以及对银行和供货商的债务,而顾本人也坚守9亿元“底限”。海信方面,则强调以科龙电器真实净资产定价,并一度委派会计师审计科龙,希望适当压低最终成交价。最终双方各有退步,以6.8亿元成交。
海信集团新闻发言人朱书琴告诉《财经》,由政府、全国工商联、股权转让双方和法院组成的工作小组已开始办理股权过户手续,“5月1日前就可正式完成。”
“这6.8亿元将打进法院监管的账户,并不会到顾雏军手中。法院随后会将股权解冻,并由查封股权改为查封收购款,最终将这笔资金用于清偿格林柯尔的债务。”海信集团一位人士告诉《财经》。
由此,曾经的广东顺德“明星国企”科龙电器在2001年末易手于民营资本后,时隔四年余,再度回到国有股东手中。此前的2005年11月,“格林柯尔系”另一较具价值的资产——美菱电器(深圳交易所代码:000521)20.03%的股份,也以1.45亿元的初拟价格,协议转手四川长虹(上海交易所代码:600839),后者同样是国有控股公司,这一交易如今正待过户。
此外,顾雏军在2002年-2004年间声名大噪的“国退民进”过程中获取的另两家A股上市公司——亚星客车(上海交易所代码:600213)、襄阳轴承(深圳交易所代码:000678),如今已渐被外界淡忘。亚星客车日前预告2005年亏损,因连续三年亏损,公司即将退市,顾雏军至今持有其60.67%股份;襄阳轴承则在2005年8月顾氏被捕后不久宣布中止股权交易,今年1月更将国有控股权卖给浙江一家合资企业。
在香港,堪称“顾雏军神话”策源地的格林柯尔科技控股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代码:8056),已自2005年5月停牌至今,无力作出任何财务披露,公司高管也相继离职。
最后,作为上述一切的起点和终结的顾雏军本人,据闻将于今年5月被佛山市检方以涉嫌经济犯罪起诉。自去年7月底被捕以来,47岁的顾雏军已失去自由长达九个月。
顾雏军辩护律师李贵方告诉《财经》,在顾被捕后,此前便为“格林柯尔系”重组奔忙的全国工商联正式接受顾的委托,处置其资产。在和海信的谈判中,一直是全国工商联的人士在奔波。
“顾雏军今年初以来一直在设法申请保外就医,想亲自解决股权过户的问题。”一位科龙高层透露。但保外就医最终未果,4月中旬,受托处置格林柯尔资产的全国工商联的人士将收购协议带到佛山看守所,羁押在此的顾雏军代表格林柯尔签了字。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jsfengsu.com/gpemjc/1893.html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阿新股票视频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