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箭双星是什么意思
“一箭双星就是由一枚火箭携带2颗卫星进入太空,先释放一颗,末级火箭通过变轨后再释放另一颗。军事上的意义就是多弹头分导导弹。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或先后将数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的技术。是一种优越的发射方式。一箭双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运载火箭能力的提高,标志着分导核弹头、发射技术和火箭与卫星分离技术上的新突破。”
一箭双星表示运载火箭达到某一预定轨道速度时,先释放第一颗卫星,使卫星进入第一种轨道运行,然后火箭继续飞行,达到另一种预定的轨道速度时,又释放第二颗卫星,逐个把卫星送入各自的预定运行轨道。
为了实现一箭双星,需要解决许多技术。首先是要提高火箭的运载能力,以便把质量更大的数卫星送入轨道。其次是需要掌握稳定可靠的“星-箭分离”技术,做万无一失。运载火箭在最后的飞行过程中,卫星按预告设计的程序从卫星舱里分离出来,不能相互碰撞,还需选择最佳的飞行路线和确定最佳分离时刻,使多卫星在各自的轨道上运行。
一箭双星2018年1月12日7时1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26、27颗北斗导航卫星。这两颗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工程第3、4颗组网卫星。搭载两颗北斗卫星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从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一箭双星,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美国东部时间2009年6月18日17时32分成功发射月球勘测轨道飞行器以及月球坑观测和传感卫星。这次探测活动是美国重返月球计划中首批探月任务。
这是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导航卫星,也是中国首次采用“一箭双星”方式发射两颗地球中高轨道卫星。
这次发射的两颗卫星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第十二、十三颗组网卫星。它们的成功发射,对改善和提高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所覆盖区域的导航定位精度,具有重要意义。据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自2011年12月27日正式宣布提供试运行服务以来,已转入系统建设和应用推广并举的新阶段,并逐步拓展到交通运输、气象、渔业、林业、电信、水利、测绘等应用领域,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这次发射的卫星和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
中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哪两颗北斗导航卫星?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bai29日发布消息说,北京时间当天9时48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以“一箭双星”方式du成功发射第三十三、三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
这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属于中圆地球轨道卫星,也是中国北斗三号zhi系统第九、十颗组网卫星。根据计划,中国今年年底前将建成由18颗北斗三号卫星组dao成的基本系统,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地区提供服务。从此次发射开始,北斗卫星组网发射进入前所未有的高密度期。
当天发射的第三十三、三十四颗北斗导航卫星经过内3个多小时的飞行,经轨控和相位捕获后,进入工作轨道。后续将进行集成测试与试验评估,并与此前发射的8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进行组网运行。
本次发射的两颗北斗导航卫星和配套运载火箭及远征一号上面级,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这次发射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81次航天飞容行。
来源:中国新闻网
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一箭双星”发射成功,对于中国航天事业有何影响?
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一箭双星”发射成功,对于中国航天事业有着巨大影响,将在世界航空技术上有着更高的突破。
首先,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微重技术实验卫星和潇湘一号07卫星发射升空,卫星均进入预定轨道。这对我国的科技发展水平又提高了新的一层,是中国航天技术的又一突破。
其次,此次发射的两颗卫星是有关微重力科技实验。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是中国科学院科(二期)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首发星,将在轨试验验证空间微重力条件下超高精度控制和测量术。在轨主要验证太阳帆关键技术,为后续大型太阳帆研发提供技术支持。
再有,据了解,快舟十一号的运载能力更强、发射成本更低。将主要承担400公里至1500公里的近地和太阳同步轨道小卫星、微小卫星单星及多星组网发射任务,未来,该型火箭能够更好地满足卫星商业化、高密度、快速发射的需求。而且这项技术将主要面向的是商业发射,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测控资源的调用成本。
最后,这种航天事业的进步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坚持探索和无私奉献,而这种探索精神和奉献精神都将激励着后一辈的航空科研人员往更深的方向探寻,中国的航空事业将在未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辉煌。
快舟一号甲一箭双星发射成功,还有哪些航天史上的伟大事迹?
北京时间31日早上7点41分,由我国航天科工火箭技术有限公司研发的快舟一号甲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的方式并且成功发射,成功地将“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与“潇湘一号07卫星”分别准确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们国家历史上第一次轻型火箭发射成功的案例。
我们国家的航天史不算长,但是所创造出来的辉煌可不算低。
1956年3月,国务院制订《一九五六年至一九六七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这是我们谋划独立发展航天武器的开端。
1958年4月,在甘肃酒泉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标志着中国航天第一个自主发射平台的建成。标志着中国拥有了发射航天飞船的能力。
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气象卫星。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发射。
又在2005年和2008年分别发射了神舟六号和七号,搭载的人数也有一人变为二人再变为三人,搭载能力逐步提高而且安全系数也有保障。
以上就是小编总结的中国航天史的的大事件,这些每一件都是中国航天史的里程碑,有着很重要的意义,这些都是中国人一步一步走出来的,我们有现在的成就都离不开那些前辈的勤苦付出,我们应该铭记他们。
快车一号发射成功,相比一箭一星,一箭双星乃至一箭多星需要哪些更先进技术?
您好,很高兴能够回答您的问题:
其实我们说,一箭一星、一箭多星的本质就是一箭多星。经查阅资料可知什么是一箭多星。即用一枚运载火箭同时或先后将数颗卫星送入地球轨道的技术。一箭多星是一种优越的发射方式。一箭多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运载火箭能力的提高,标志着分导核弹头、发射技术和火箭与卫星分离技术上的新突破。
其实,星箭的分离技术至关重要,决定了火箭的稳定性及其后续发展性能。而也对火箭的燃料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而这些能量就需要靠火箭燃料来提供能量。这就需要等级较高的火箭燃料,低等级的火箭燃料根本就不能满足正常运行的所需条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唯有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才能有更多的进步与成就。
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在日益向上。在未来的道路上,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将到达新的高峰。我国发射了一箭多星技术、返回式卫星,太空中也有中国的多种人造卫星。空间站是目前世界航天领域的热点,目前在外太空只有多国合作的空间站在运行,我国因被某种原因阻挠被排除在外。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在航空航天方面一定会更深的造诣,屹立在世界的大舞台上。
感谢观看,回答完毕,请大家多多提出意见,侵权必删。(图片来自于网络)
需要许多的先进技术,但我觉得吧最重要的还是分离技术。快车一号甲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将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抓总研制的微重力技术实验卫星、长沙天仪空间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研制的潇湘一号07卫星分别准确送入预定轨道。标志着运载火箭能力的提高,标志着分导核弹头、发射技术和火箭与卫星分离技术上的新突破。
星箭的分离技术决定了火箭的稳定性及其后续发展性能。而也对火箭的燃料要求也越来越高。众所周知,火箭是以热气流高速向后喷出,利用产生的反作用力向前运动的喷气推进装置。而这些能量就需要靠火箭燃料来提供能量。这就需要等级较高的火箭燃料,低等级的火箭燃料根本就不能满足正常运行的所需条件。
一般情况下,卫星发射入轨后,火箭的使命就完成了,火箭末级会受到地球的引力影响,最终进入大气层烧毁。但是这一次发射,研制团队在火箭的末级上增加了一个小装置,它可以在大概200~300秒的时间内接收卫星信号,并传输给地面。而这项技术将主要面向的是商业发射,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测控资源的调用成本。
中国的国力不断壮大,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在日益向上。在未来的道路上,中国的航空航天事业将到达新的高峰。我国发射了一箭多星技术、返回式卫星,太空中也有中国的多种人造卫星。空间站是目前世界航天领域的热点。因此我相信在以后,中国的技术会越来越先进。
我国此前的北斗组网主要面对亚太地区,因此卫星轨道不再一个平面,当火箭到达一个轨道平面后,如果释放两个卫星,另一颗卫星必须自我机动到另一轨道平面,这使得燃料将被大量消耗,从经济上不合理。
但是当我国开始全球组网后,我们就看见,我国近期发射的北斗卫星就都是“一箭双星”的模式被送入太空。可以说,是不是一箭多星,到底一箭几颗根本不是我国考虑的因素,此次的一箭5星可以看得出我国中北将“珠海一号”实现全球组网。因此,一箭104颗不过是多运载几颗卫星在太空上释放的简单机械叠加而已,104颗卫星主要是满足商业发射需求,并非有长远考虑。两种发射从战略上就没有可比性。
从技术上讲,这两者是不可比的。一箭104星相对来说是初级的,这项技术是由其他国家掌握的,而不是发射国自己的技术。其他104颗卫星只有在到达预定轨道后才会被释放,而不是被准确地送入不同的预定轨道。这意味着以前掌握“一箭多星多导弹”的技术被认为是一回事,这还不够。实际上,发射国并不掌握“一箭多星多导弹”技术,而只掌握多弹头集束技术。因此,从技术上讲,它不是一个数量级。
所以一箭并不是星越多越好,还是要看需要什么,我国需要一箭双星所以才发射的,如果想要拿个名头上的第一咱们也不是不可以。
中国一箭双星成功发射了吗?
11月5日19时45分,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顺利点火,成功以“一箭双星”方式将北斗三号导航系来统的第一、二颗卫星送入轨道。
此次自北斗发射牵动着外界的热切关注,因为它标志着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正式全面开启全球组网的大幕。
据了解,本次以“一箭双星”方式发射的北斗三号第一、2113第二颗卫星,也是第二十四、二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发射入轨后,将开展相关测试及入网验证,适时对外5261发布服务。2015年到2016年,中国已经陆续成功发射5颗北斗三号试验卫星,验证了新技术新体制,固化了北斗三号技术状态。此4102次北斗三号组网星首次发射将标志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启全球组网新时代,全面打开北斗应用推广与产业发展新局面,书写北斗国际合作新篇章。
热烈祝贺1653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jsfengsu.com/gpemjc/4003.html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阿新股票视频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