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开户 > 安顿博客
2020
07-06

安顿博客

我的家人渐渐淡了怎么办啊?几乎一说话就开始吵架,(我奶奶和我妈妈)

我的奶奶年3月,通过老乡的介绍,奶奶参加了红军,并被分在卫生队工作。南昌起义后,因工作关系奶奶又认识了当时任班长的爷爷。一样的苦难经历和共同的信仰最终使他们走到了一起……

新中国成立后,奶奶当过区长,参加过土改工作领导小组,还当选为县妇女代表。爷爷也从当时的万县公安局局长调至青海西宁国防制药厂任厂长。为了支持爷爷的工作,为了照顾年幼的父亲,奶奶牺牲了自己的事业,毅然放弃她的大好前程,带着年幼的父亲跟着爷爷去了青海。一直到父亲成家和爷爷退休后,奶奶肩上的担子才有所减轻。可奶奶的黑发已熬成了白发,皱纹也悄悄地爬上了她的额头。

我们哥几个相继出生后,奶奶更是闲不住了:背大哥哥,又带大我,再抱大了弟弟。对吾等后生小辈,奶奶更是寄予了更高更深的殷殷期望。

孩童时,我们都爱疯玩,对学习没有多大兴趣,经常逃学。奶奶总是深入浅出地、不厌其烦给我们讲读书的种种好处。从讲她曾遇到一个文盲妇女不识字,在城里连WC都找不着,到想要摆脱农村生活“一背天煞一背雨,脸朝黄土背朝天”的那种苦日子,跳出“农门”唯有读书的道理。她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还给我们讲《狼来了》的故事;讲“孔子不饮盗泉之水”的典故,来教育我们要诚恳做人。虽然那时,这些道理我朦朦脓脓似懂非懂,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逃过学了。如果不是奶奶的谆谆善诱,恐怕我连小学也未毕业,在跨入新世纪的今天又能做些什么呢?

从我家到学校,足有六七里山路。为了我们哥几个上学不迟到,奶奶总是天不亮就起床为我们做饭。下午临近放学时,奶奶又在回家的路口一边扯猪草,一边割牛草等候我们归来。回家后,又为我们端上热饭热菜,还站在旁边一直看着我们吃个碗底朝天,还关切地问我们够不够饱,好不好吃……不论春夏寒暑总是如此;那份关怀,那份温暖至今难忘!

哪家孩子长大成人,不伴随着父母亲的喝斥和巴掌?

小时侯,我们哥仨总是很顽皮,而信奉“黄金棍下出好人”的父亲总是用“武力”。当然是罚跪、打。而这时奶奶总是颤巍巍地跑来“救护”,注重说服教育的奶奶总是开导父亲“坚持文斗,反对武斗”。一般情况下也能为我们免去一顿皮肉之苦。若遇上“问题严重”父亲不帐时,爱莫能助的奶奶只能暗暗垂泪,并叫父亲莫打脑壳,要打就打,那儿肉多,不伤骨……

年当我们家有了那台14英寸黑白电视机的时候,在我们村里的确是一件盛事。每天晚上,左邻右舍齐刷刷地聚集在我们家看电视。好客的奶奶总是早早地为他们摆好凳子,泡好茶水,还端出自家炒的花生和南瓜子待客。那时可能是电视接收度低等原因,画面模糊不清。一道道波纹一片片雪花,但乡亲们却不苛求,只要有影有声就行。后来,乡亲们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家家户户都置办了电视机,我们家也就一天天清净起来。奶奶也就用不着再为大家端茶递水、忙这忙那了。可是奶奶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像缺少了什么似的。我们也理解老人的孤独和寂寞,由于我们在家时间少,有客人来陪她说说话、聊聊天也是挺好的。有时白天我们也帮她请王老太、赵大爷去我们家玩或看电视,陪奶奶拉拉家常,唠唠嗑。没事时我们就陪她到外面走走,让她散散心。

我的奶奶

作者:刘英|年10月20日15时44分|【内容提要】一

??

??奶奶是在90岁那年无疾而终的。去世前十天,奶奶就喊身上疼,然后躺在床上一直没有起来。爸爸、叔叔把奶奶带到进行了全面的体检,的结论是:老太太的身体没有任何毛病。所以,全家人就放松了警惕,可是,几天以后,奶奶就去了。

??我记得那一天,妈给我发:你奶奶情况不好,你快回来吧。我急急忙忙往家赶,在路上,又接到妈的:奶奶已去世。我一下子泪如泉涌。

??后来妈说,奶奶咽气之前,手里攥着几百块钱,都是儿子、孙子孝敬她她留下来的。奶奶说,把钱给孙子媳妇。弟弟还没结婚,这一直是奶奶的心病。然后,奶奶说:小静呢,还没回来?奶奶是遗憾临走的时候没看见我。

??奶奶去世那天,全家人在一起缅怀奶奶的一生,悲伤的气氛渐渐淡了,全家笼罩着浓浓的温馨。一个人能健健康康活到90岁,儿孙满堂,寿终正寝也该是一种福分吧。

??

??二

??

??后来想想,我理解奶奶为什么那么突然就走了。那一阵子,奶奶老跟爸爸闹别扭、吵架。原因是爸爸把老家的子了。爸爸说,也没人住,留着也是一个累赘,不如就了。可是奶奶舍不得。那是奶奶和爷爷解放前挣钱置的产。

??听奶奶说,奶奶家当年很穷,奶奶的妈一年要要饭半年。奶奶16岁那年,家里来了一个远亲戚,跟奶奶的妈说,要把奶奶带走嫁人,奶奶知道那人是个人贩子,苦口婆心做自己妈的工作,才算避免了厄运。

??奶奶18岁嫁给爷爷,爷爷奶奶是同年。当时,爷爷家是大姑子小姑子、大伯子小叔子一大家人,婆婆当时眼睛已经瞎了。在这样一个大家庭里,奶奶伺候瞎眼婆婆,还要受大小姑子的气。

??奶奶生下第二个孩子,也就是我二姑以后,家里实在困难得很难生活,奶奶就把二姑送人了,然后到一家富裕人家当奶妈。爷爷去一个工厂做铜佛爷。

??后来常听奶奶说,爷爷当时不争气,挣了钱就去赌嫖,在奶奶的力劝之下,才算攒下一些钱。爷爷奶奶在城里挣了几年钱,然后揣着一点大洋回老家置了一处产、几亩地。

??当时,瞎眼婆婆已经死了,大小姑子也出了嫁。爷爷奶奶在家里经营那几亩地,然后起早贪黑地做起豆腐脑生意。很快家里就富裕了。

??解放前夕,家里真是盆满罐满,钱在床底下,镜框后到处塞。亲戚街坊都来借钱,奶奶很大方,总是有求必应。后来很快就解放了,那些借钱的人没有一个还钱的。家里人到很庆幸,因为,当时,有钱是罪恶啊。

??划分成分的时候,按家里当时的情况,至少要划富农的,可是,当时的一位干部很开明,他听说奶奶当过奶妈,认为,这是典型的被阶级,所以就被划成了贫农。

??

??三

??

??奶奶大字不识一个,也很迷信。奶奶经常说,天为什么会下雨,会打雷,有老天爷呢!人做事要凭良心,老天爷争着眼呢。

??但无论如何,我一直认为奶奶是有见识的人。奶奶一共生了六个孩子,大姑二姑没上过学,爸爸叔叔上学以后,学习很好,奶奶常以此自豪。等到小姑上学的时候,家里很困难。奶奶就想让小姑退学,帮着家里干活。后来奶奶听说,小姑考试在班里排第二名,觉得自己女儿有出息,就对小姑说:你还是上学,妈再苦也要供你。因为上学,彻底改变了小姑一生的命运。

??

??四

??

??我小时候一直跟奶奶一起过,每天晚上,奶奶督促我洗漱,安顿我睡觉。早晨早早地把我叫起来,给我做早餐,打发我上学。我小时候胆小,就怕迟到。有时候,奶奶想让我多睡一会,上学时间就有点紧张。我就开始哭,赖着不上学,每次都是奶奶硬拽着我的手,把我送到学校。

??我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奶奶离开了我,去给远在兰州当兵的叔叔看孩子。当时,已70多岁高龄的奶奶就是拿着一张写着的小纸条,只身去了千里之外的兰州荒漠的一个军营。当叔叔惊异地看见奶奶时,奶奶已在叔叔的床上睡了一觉了。

后来,奶奶一直絮絮地跟我说:我那次离开家,没给你一分钱,也没给你好脸子,省得你想我。

??可是奶奶不知道,我没有一分钟停止想奶奶。和父母一起生活很不习惯,曾经偷偷地恨父母。

??小学毕业后,我就到离家80里的一个学校上学。当时是住校,一个月才回家一次。我不想爸爸妈妈,只想奶奶,经常夜里梦见奶奶去世了,然后哭着醒来。

??

??五

??

??今天又下雨了,坐在办公室里,内心忽然充满了一种怀旧的情绪。奶奶去世两年了,每年的清明,我都去给奶奶填坟。奶奶埋在了老家的一座山上,和爷爷在一起。爷爷65岁就去世了,奶奶比爷爷整整多活了25年。奶奶经常说,爷爷苦命,好日子一天没过着。奶奶对自己的一生很满意,她说,她赶上了好年景,而且儿孙都有出息。

汽车零件玩出来的花样行政侵夺科学的灾难美女博客决赛进行资费下调

关于读书的论语

不要解释的话就这些啊。别人以前问过这个问题的。

http://www.ld.nbcom.net/kongzi/

这里是论语全书及其译注,全部复制过来会超过1万的,自己去看看,不仅仅有文章,注释,评价,还有论语的背景,所有关于论语的都有,

里面的学而篇全部都是关于学习的哦,有详细解释和专家的评价的,自己去看吧

1.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①《论语》中“予曰”的“子’’都是指孔子。②[说(yuè)]通“悦”。③[愠(yùn)]恼恨。

2.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出自《论语?学而》。此话是孔子的学生子夏说的。

3.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①,患不知人也。”

出自《论语?学而》。①[不己知]不了解我。

4.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①,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②。”

出自《论语?为政》。①[耳顺]一听见别人的言语便可分辨真假是非。②[不逾矩]不越出规矩。

5.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出自《论语?为政》。

6.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①。”

出自《论语?为政》。①[殆(dài)]精神疲倦而无所得。

7.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出自《论语?为政》。

8.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自《论语?为政》。

9.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①也。”

出自《论语?里仁》。①[自省(xǐng)]检查自己。

10.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出自《论语?公冶长》。

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出自《论语?公冶长》。

12.子曰:“质胜文则野①,文胜质则史②。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出自《论语?雍也》。①[野]粗野。②[史]虚浮。

13.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出自《论语?雍也》。

14.子曰:“知①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出自《论语?雍也》。①[知(zhì)]同“智”。

15.子曰:“默而识①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出自《论语?述而》。①[识(zhì)]记住。

16.子曰:“不愤①不启,不悱②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出自《论语?述而》。①[愤]心求通而未得。②[悱(fěi)]想说而说不出来。

1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出自《论语?述而》。

18.士不可以不弘毅①,任重而道远。

出自《论语?泰伯》。这是孔子的学生曾子说的话。①[弘毅)刚强而有毅力。

19.子绝四①:毋意②,毋必③,毋固④,毋我⑤。

出自《论语?子罕》。①[绝四]没有四种毛病。②[毋意]不凭空揣测。③[毋必]不全盘肯定。④[毋固]不拘泥固执。⑤[毋我]不自以为是。

20.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出自《论语?子罕》。

21.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论语?子罕》。

2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①也。”

出自《论语?子罕》。①[凋]凋谢。

23.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出自《论语?子罕》。

2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出自《论语?颜渊》。

25.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出自《论语?颜渊》。

26.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出自《论语?子路》。

27.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出自《论语?子路》。

28.言必信,行必果。

出自《论语?子路》。

29.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①也。”

出自《论语?宪问》。①[不能]没有能力。

30.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出自《论语?卫灵公》。

3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出自《论语?卫灵公》。

32.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出自《论语?卫灵公》。

3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出自《论语?卫灵公》。

34.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出自《论语?卫灵公》。

35.子曰:“有教无类①。”

出自《论语?卫灵公》。①[有教无类]任何人我都可以给他教育,没有区别。

36.既来之,则安之。

出自《论语?季氏》。

论语·学而》读与思

下载带有Google工具栏的Firefox,上网冲浪更惬意

关键词:学而不思则罔学而心得论语读后感解释论语研究

百多年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遭到了中国人自己前所未有的打击,大规模的反孔运动至少爆发过三次:一次是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以经其改造的基督教来压制儒家传统;第二次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西化派在倡导西方科学、民主之时,也从根本上否弃儒家的人文精神;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把儒家划入封资修行列,力图批倒批臭。

然而,儒家文化的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由儒、道两家共同演绎出来的中国人文精神决不可能为任何政治运动所彻底根绝。

说到儒家文化,不能不提《论语》。《论语》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任何一个想要了解、研究中国文化传统的人,都不能越过这部著作。甚至一个想要了解中国人的人,也不能越过这部著作。孔子的思想通过这本书,渗入到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人的生命底蕴,构成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我在接受初等教育之时,正是孔孟被批倒批臭之际。受这种运动的影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始终认为儒家文化是落后的、反动的。因此追寻着西化派“向西走”的脚步。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后,发现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气质无论如何不是西式的,许多在西方很有用的东西,到了中国就不灵了。这种现象驱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对中国精神传统的态度,并开始一点一点读中国文化典籍,首选的典籍当然是《论语》了。呈现在诸位面前的文章,就是自己读与思的结果。读得很慢,思得很苦,但未必得其真,希望各位赐教。

《论语》读法

对于读惯西方哲学、神学著作的人来说,孔子的思想太散乱了,没有一定的系统。这是中国思想家与西方思想家阐释思想的根本分野。西方思想家的思想结构,亦即其著作结构,其思想往往顺着逻辑秩序渐次展开。中国思想家大多没有建立一个思想体系的打算,因此,并不期望在著作中直接反映其思想结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中国思想家的思想没有系统。大凡思想者,达到“家”的高度,没有思想不成体系的,凡没有达到“家”的高度,即使著作结构清楚,思想也成不了体系。这是至理,中西概莫能外。

孔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里仁》)说明孔子自己的思想是成体系的。所谓体系,并非大而全,而是其思想的内在合理性、贯通性,用朱熹的话说,“只是一理。”朱熹说:“《论语》是每日零碎问。譬如大海也是水,一勺也是水。所说千言万语,皆是一理。须是透得,则推之其它,道理皆通。”朱熹又说:“夫子教人,零零星星,说来说去,合来合去,合成一个大物事。”

孔子思想是成体系的思想,因此,读《论语》首先必要得其一贯之理。用现在的话说,是要抓住核心,由此推而扩之,方可掌握孔子思想之体系。《论语》之理为何,朱熹以为“仁”,他说:“《论语》只说仁,《中庸》只说智。”是否,须自己体会。

宋明儒学家把治学方法称为工夫,治学重思与行,思即体会、体悟,任何学若不落实在个人的心、性、行上,皆为空言。孔子曾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史记》卷一百三十)这是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的重大区别,以希腊为核心的西方传统重自然之知,是纯客观的知识;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重习,任何客观的知必须内化为主观的习,方为至知,宋儒所谓格物致知的“知”,即为是知。

具体到《论语》中每一句习读,朱熹的建议可供参考。“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这与现代人的读书方法有些不一样,朱熹读书法之根本在于见“圣人之意”,为此,可以存疑,即“阙其疑”。现代人则不然,他们往往一上来,不问青红皂白,先找可疑之处。现代新儒家之一的徐复观,上世纪四十年代在重庆时,问学于新儒家前辈熊十力。熊十力先让他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几天后,徐复观读完了这部著作,与熊十力讨论。当时的徐复观还没有在儒学上下太多思考的工夫,他劈头就说《读通鉴论》这部书的不是,结果遭到熊十力一顿儿恨骂。熊十力告诉徐复观,一个人读书,就像吃饭,吃饭的目的是为了从饭中获得营养,然后把剩下的糟粕排弃。而不是反过来,吃饭时就想着饭中之糟粕。用这样的态度来读书是不会有什么成果的。(文中引朱熹均见《朱子语类》卷十九)

学而第一

《论语·学而》读与思来自:免费论文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所谓“学”,当然不是指一般所说的知识。结合整本《论语》,孔子所谓学应该是指对人生意义的探究,是性与命之学,是仁学。这个仁学只是知道显然不够,还要去践行。行与知、知与行不断砥砺,使学一贯而通。学问的贯通是一切学人的至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或看到达到这种境界的希望,自然是一件令学人兴奋不已的事情。

“朋”是泛称,朱熹认为是“同类也”,即志同道合之人,有同样的“学”的兴趣、志向之人。《史记·孔子世家》载:“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迩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的弟子有不少来自“远方”。考虑到古代的通讯、交通条件,有弟子或“朋”“至自远方”,首先就说明孔子之学得到认可。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还有什么比得上自己的“学”被人接受、推崇更快乐、更欣慰的事呢?有注释把本句中的“方”字从“远方”中分别出来,认为“远”是指远方,而“方”是指“朋”相拥而来。这种解释与句意无冲突,表明有许多志同道合者从不同的地方来到孔子这里。

然而,当孔子生之世,其学问并没有达到一呼百应的地步,反对者有之,漠然视之者有之,不知者亦有之。《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能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一生教学,真正满意的弟子不过72人,追随过他的也不过三千人,可以想见,中途离去的人必不是个别现象。这些离去的人,也许是没有真正理解孔子的人,这个理解就是“知”。面对这种状况,不怨天、不尤人,就配称为君子。君子是儒学中一重要概念,有关君子的研究,参见掘文“孔子的君子观”。

论文《论语·学而》读与思来自

总之,为学之人,有喜有乐,但也并非一帆风顺。保持一种“悦”、“乐”的君子心态,是学者为学的先决条件。也许在《论语》编撰者的心目中,这也是进入孔子精神世界的先决条件。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人之为人,因其有仁。这是孔子本体论上的人。本体之用才是爱,所谓“仁者爱人”(《孟子·离娄章句下》)是也。中国传统中的本体论不同于西方的ontology,前者是经验界的,后者是理念界的,前者是向内的,后者是向外的。现代学者主张把后者译为“存在论”、“是论”,以与中国本体论区别开来。中国的本体论是指人的性与命之根本,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道德立基之本。孔子讲的爱是推己及人的爱,是从人自身开始的爱。所以强调本,即孝弟。根据“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也是孝。而孝恰是血缘关系之爱,是本,只有在这个本之上,才可能推己及人,即所谓“本立而道生”。孔子的仁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耶稣讲到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时,也说要“爱人如己”(《马太福音》二十二章三十九节)。爱从自己开始,及于亲人、邻舍,然后再推而广之。这就是耶稣所讲的爱。孔子下文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从正面说。耶稣说:“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路加福音》六章三十二节)这是从反面说。两者的根本都在于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我的看法,耶稣的教训立足于单个的人,要求人首先在自己的生命根基上立下本。换言之,基督的救赎,从基督的角度来看是普世的,从人的角度来看是每一个具体的人的。但是这种思想结构自亚历山大学派以后,被扭转了,此后,近千年的西方神学把人抽象为一个概念,神学成为浮在空中的形上之知。马丁·路德又将此风气一变,重新把神学的基础立在具体的人之上。照此看来,孔子“下学而上达”的思想性格,除了没有把外在的力量强调到基督教所强调的水平外,与耶稣的思想结构是一致的。

“有子,孔子弟子,名若。”(朱熹《四书集注》)南怀瑾认为有子小孔子43岁(《论语别裁》19页)。此说恐有误,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若少孔子33岁。”

“君子务本”的“本”,是学问的根本。“本立而道生”的“道”,即对孔子学问之核心的领悟,而这个核心就是“仁”。本不仅关乎个人,也关乎一国一君,如司马迁总结《春秋》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史记》卷一百三十)

仁者,人之性也。孔子讲仁,是从性命上说,而不是从情感上说。所以,仁要求诚与信。无诚无信,则无仁。“巧言令色”者,无诚无信之人。“巧言令色”是无诚无信之人的外在表现,他们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在人前道貌岸然。实际上这种人离学问的根本“仁”差得太远了。

《论语·学而》读与思来自:免费论文网

孔子说完这段话后,学生曾子立即表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想表明自己是一个时刻反思、以仁为本之人。

“曾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朱熹《四书集注》)小孔子47岁(南怀瑾《论语别裁》22页)。据徐复观研究,先秦儒学有三支,最大一支出自曾子,由曾子而子思(孔子曾孙),子思著《中庸》,再传孟子,孟子后无传人,“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原道》)。第二支以《易传》为中心,引入阴阳观念,成为秦汉儒学主流。第三支为荀子。宋以后,程朱等人才重新发挥曾子、孟子一脉。(参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174页)对此,赵俪生有不同的看法,他把汉以前的学术分为“八个层面”。其中第五个层面是孔子,赵先生认为孔子把《易》接了过去,把它改造成儒家的。这个认识值得商榷,《易》对孔子的影响集中在晚年。司马迁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第六个层面,子思等第二代儒者在儒、道、墨三家相互浸润中把儒家学说向前推进了一步。第七个层面则是孟子、庄子两家分别发端于孔子和老子,互相砥砺。第八个层面是荀子,他是一位过渡性人物,上承孔孟,下启两汉。(见赵俪生,“儒道两家间存在争议的几种古籍之剖析――《管子》四篇、《中庸》(包括《大学》、《表记》)、《道德经》、《易系辞传》四种对读记”《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3年7期,40页)赵先生的看法似乎并未被大多数学者认可。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强调“学而时习”,用今人的话说即学以致用,曾子三省之一为“传不习乎?”可见习在孔学体系中的重要。前面几句话已经概括了孔子的学为内省的仁,把仁践行出来就是孝和弟。但并不要求高言大志、华丽装饰、繁文缛节。这里是讲国君对仁的践行。从哲学思想史上看,敬由礼而来,当礼被赋予了道德内涵后,敬便产生了,有敬说明有忧患。“敬事”指对事的态度,保罗说“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新约圣经·腓立比书》二章十二节),恐惧战兢就是敬。节用而无爱,就是吝啬,国君的吝啬往往给百姓带来伤害。作为国君,如果只想着如何充实国库,而不想着如何富民,就不是仁爱之君。即是说,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仅表现在国库充实、政府强大,只有社会强大、民间富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富民强。所谓“使民以时”,有如《圣经》所说:“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旧约圣经·传道书》三章二节)天下万事万物莫不有时,应时而行,顺时而动,是君子所为。“时”并非消极的东西,无论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还是从儒家的立场来看,“时”都掌握在上天手中,人只能顺之,而不能逆之。司马迁说:“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史记》卷一百三十)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人若以孝、弟、谨、爱为本,必与仁者亲。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实际上,四者皆仁之外化,孔子将外化之余力用以学文。据徐复观解释,“文”指《诗》、《书》、《礼》、《乐》。他说:“《论语》上单说一个‘文’字,固然指的是《诗》《书》《礼》《乐》;但‘文章’一词,则所指者系一个人在人格上的光辉的成就。”(《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70页)这是通常的解释,大概没有太多异议,朱熹也说:“文,谓《诗》《书》六艺之文。”(见朱熹《四书集注》)《诗》、《书》、《礼》、《乐》四书为孔子教学所用的教材。“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史记·孔子世家》)“行有余力”而做之事,并非可有可无。仁是人之根本,“本立而道生”,有了本,才可以言及其它。即先做人,再做事。所以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传而不习,老师教的知识用心温习了么?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至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以上,子夏用来评价一个人是否读过书。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孔子的时代尚且停留在忠君的思想上,和我们现在忠于国家的格调不能比。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古人看人,先看孝。儒家一向仁智礼义信,却把孝摆在最基本,最重要的地方。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食无求饱,饭到七分。居无求安,随遇而安。见事机敏,果断,不轻言。学习有长处的。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子贡所说,可以说是自守,孔子所说,自乐,自爱了。只可惜不知道古时候的礼是什么样子的,无法判断是不是像现在做的有些虚伪。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理节之,已不可行也。”

------这句比较难。书上的注解是(有子说:“礼的应用,贵在处理任何事物能做到恰到好处。以前的圣明君主治理国家,在这一点上做得好。无论是大事小,他们都能以礼来衡量,以做得恰当为目的。但是也有行不通的时候,那就是为了求得恰当而一味求恰当,不用一定的礼法加以制约,也就行不通了。”)

------这就太夸张了。。。怕是没人能做到完美。所谓以前圣明君主我也不相信能做到无论什么事情都以礼衡量,而且恰当好处。最多也只是努力的方向。所以古人的话,听听就算了,不要太较真了。

子曰:“不患人之不已知,患不知人也。”

------孔子说:“不要担心人家不了解自己,要忧虑自己不理解别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时代,当时百家争鸣,尽是了不起的人物。而孔子身为没落贵族,前半生并不得志,直到后来被权臣季氏赏识,才作了鲁国的司寇,进入大夫行列。没必要说孔子多么的了不起,因为现在孔子已经是圣人了。但当初也有过不得志,不为人知的时候。他这句“患不知人也”,应该和以往的经历有很大联系吧。孙子也有过类似的话:“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度来读书是不会有什么成果的。(文中引朱熹均见《朱子语类》卷十九)

学而第一

《论语·学而》读与思来自:免费论文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所谓“学”,当然不是指一般所说的知识。结合整本《论语》,孔子所谓学应该是指对人生意义的探究,是性与命之学,是仁学。这个仁学只是知道显然不够,还要去践行。行与知、知与行不断砥砺,使学一贯而通。学问的贯通是一切学人的至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或看到达到这种境界的希望,自然是一件令学人兴奋不已的事情。

“朋”是泛称,朱熹认为是“同类也”,即志同道合之人,有同样的“学”的兴趣、志向之人。《史记·孔子世家》载:“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迩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的弟子有不少来自“远方”。考虑到古代的通讯、交通条件,有弟子或“朋”“至自远方”,首先就说明孔子之学得到认可。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还有什么比得上自己的“学”被人接受、推崇更快乐、更欣慰的事呢?有注释把本句中的“方”字从“远方”中分别出来,认为“远”是指远方,而“方”是指“朋”相拥而来。这种解释与句意无冲突,表明有许多志同道合者从不同的地方来到孔子这里。

然而,当孔子生之世,其学问并没有达到一呼百应的地步,反对者有之,漠然视之者有之,不知者亦有之。《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能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一生教学,真正满意的弟子不过72人,追随过他的也不过三千人,可以想见,中途离去的人必不是个别现象。这些离去的人,也许是没有真正理解孔子的人,这个理解就是“知”。面对这种状况,不怨天、不尤人,就配称为君子。君子是儒学中一重要概念,有关君子的研究,参见掘文“孔子的君子观”。

论文《论语·学而》读与思来自

总之,为学之人,有喜有乐,但也并非一帆风顺。保持一种“悦”、“乐”的君子心态,是学者为学的先决条件。也许在《论语》编撰者的心目中,这也是进入孔子精神世界的先决条件。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人之为人,因其有仁。这是孔子本体论上的人。本体之用才是爱,所谓“仁者爱人”(《孟子·离娄章句下》)是也。中国传统中的本体论不同于西方的ontology,前者是经验界的,后者是理念界的,前者是向内的,后者是向外的。现代学者主张把后者译为“存在论”、“是论”,以与中国本体论区别开来。中国的本体论是指人的性与命之根本,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道德立基之本。孔子讲的爱是推己及人的爱,是从人自身开始的爱。所以强调本,即孝弟。根据“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也是孝。而孝恰是血缘关系之爱,是本,只有在这个本之上,才可能推己及人,即所谓“本立而道生”。孔子的仁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耶稣讲到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时,也说要“爱人如己”(《马太福音》二十二章三十九节)。爱从自己开始,及于亲人、邻舍,然后再推而广之。这就是耶稣所讲的爱。孔子下文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从正面说。耶稣说:“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路加福音》六章三十二节)这是从反面说。两者的根本都在于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我的看法,耶稣的教训立足于单个的人,要求人首先在自己的生命根基上立下本。换言之,基督的救赎,从基督的角度来看是普世的,从人的角度来看是每一个具体的人的。但是这种思想结构自亚历山大学派以后,被扭转了,此后,近千年的西方神学把人抽象为一个概念,神学成为浮在空中的形上之知。马丁·路德又将此风气一变,重新把神学的基础立在具体的人之上。照此看来,孔子“下学而上达”的思想性格,除了没有把外在的力量强调到基督教所强调的水平外,与耶稣的思想结构是一致的。

“有子,孔子弟子,名若。”(朱熹《四书集注》)南怀瑾认为有子小孔子43岁(《论语别裁》19页)。此说恐有误,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若少孔子33岁。”

“君子务本”的“本”,是学问的根本。“本立而道生”的“道”,即对孔子学问之核心的领悟,而这个核心就是“仁”。本不仅关乎个人,也关乎一国一君,如司马迁总结《春秋》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史记》卷一百三十)

仁者,人之性也。孔子讲仁,是从性命上说,而不是从情感上说。所以,仁要求诚与信。无诚无信,则无仁。“巧言令色”者,无诚无信之人。“巧言令色”是无诚无信之人的外在表现,他们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在人前道貌岸然。实际上这种人离学问的根本“仁”差得太远了。

孔子说完这段话后,学生曾子立即表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想表明自己是一个时刻反思、以仁为本之人。

“曾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朱熹《四书集注》)小孔子47岁(南怀瑾《论语别裁》22页)。据徐复观研究,先秦儒学有三支,最大一支出自曾子,由曾子而子思(孔子曾孙),子思著《中庸》,再传孟子,孟子后无传人,“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原道》)。第二支以《易传》为中心,引入阴阳观念,成为秦汉儒学主流。第三支为荀子。宋以后,程朱等人才重新发挥曾子、孟子一脉。(参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174页)对此,赵俪生有不同的看法,他把汉以前的学术分为“八个层面”。其中第五个层面是孔子,赵先生认为孔子把《易》接了过去,把它改造成儒家的。这个认识值得商榷,《易》对孔子的影响集中在晚年。司马迁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第六个层面,子思等第二代儒者在儒、道、墨三家相互浸润中把儒家学说向前推进了一步。第七个层面则是孟子、庄子两家分别发端于孔子和老子,互相砥砺。第八个层面是荀子,他是一位过渡性人物,上承孔孟,下启两汉。(见赵俪生,“儒道两家间存在争议的几种古籍之剖析――《管子》四篇、《中庸》(包括《大学》、《表记》)、《道德经》、《易系辞传》四种对读记”《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3年7期,40页)赵先生的看法似乎并未被大多数学者认可。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强调“学而时习”,用今人的话说即学以致用,曾子三省之一为“传不习乎?”可见习在孔学体系中的重要。前面几句话已经概括了孔子的学为内省的仁,把仁践行出来就是孝和弟。但并不要求高言大志、华丽装饰、繁文缛节。这里是讲国君对仁的践行。从哲学思想史上看,敬由礼而来,当礼被赋予了道德内涵后,敬便产生了,有敬说明有忧患。“敬事”指对事的态度,保罗说“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新约圣经·腓立比书》二章十二节),恐惧战兢就是敬。节用而无爱,就是吝啬,国君的吝啬往往给百姓带来伤害。作为国君,如果只想着如何充实国库,而不想着如何富民,就不是仁爱之君。即是说,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仅表现在国库充实、政府强大,只有社会强大、民间富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富民强。所谓“使民以时”,有如《圣经》所说:“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旧约圣经·传道书》三章二节)天下万事万物莫不有时,应时而行,顺时而动,是君子所为。“时”并非消极的东西,无论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还是从儒家的立场来看,“时”都掌握在上天手中,人只能顺之,而不能逆之。司马迁说:“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史记》卷一百三十)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人若以孝、弟、谨、爱为本,必与仁者亲。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实际上,四者皆仁之外化,孔子将外化之余力用以学文。据徐复观解释,“文”指《诗》、《书》、《礼》、《乐》。他说:“《论语》上单说一个‘文’字,固然指的是《诗》《书》《礼》《乐》;但‘文章’一词,则所指者系一个人在人格上的光辉的成就。”(《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70页)这是通常的解释,大概没有太多异议,朱熹也说:“文,谓《诗》《书》六艺之文。”(见朱熹《四书集注》)《诗》、《书》、《礼》、《乐》四书为孔子教学所用的教材。“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史记·孔子世家》)“行有余力”而做之事,并非可有可无。仁是人之根本,“本立而道生”,有了本,才可以言及其它。即先做人,再做事。所以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回答者:appleappledanc-助理二级3-1518:16

温馨、大气、端庄、刚毅,通古博今,语言精妙——这就是我10月1日中午,打开《百家讲坛》频道,第一次目睹于丹教授风采时的印象。

于丹教授的个人魅力这样使我折服,她的讲座也使我颇有收获。其中下面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最深:

佛印与苏轼打坐,苏轼玩笑道:“我用我的慧眼,看到大师是团牛粪。”佛印不急不恼,反道:“我用我的慧眼,看到施主是佛祖化身。”苏轼回家之后,得意洋洋对小妹说起此事,苏小妹道:“哥哥你被骂了。难道你不知道,慧眼所见即你心中缩影?你心中是团牛粪,故看到大师是团牛粪;大师心中是如来,故而看你是如来化身。”

是啊!眼里有什么,心里就有什么。这不仅使我想起了我们教师。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也应该有一双慧眼,课堂上,我们应满眼看到的是孩子们的天真可爱,不断进步;课下,我们满眼看到应是孩子们的朝气蓬勃,其乐融融。假如我们能感受到这些,那我们一定是一名有爱心的老师,一名快乐的老师,一名幸福的老师。反之,如果我们天天感受到的是学生的顽皮厌学,朽木一块,那我们岂不是朽木一块,误人子弟吗?

于丹教授认为,《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这种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这种心理暗示的力量之大,将严重影响你的生活质量。大家都知道,现在做一名教师很累,班容量大,任务重,压力大,因此,现在教师亚健康状态和职业倦怠现象有所出现。有的已不能胜任教师岗位。于丹教授通过“头花”、“日本茶师”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生活中的现实,但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现实,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让我们都有一双慧眼,都来做一个像颜回那样的快乐人吧,何况我们还没身居陋巷,有什么理由不快乐呢!

回答者:xienan2004-助理二级3-1518:27

一诚信为一切之本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而不习乎?”

和朋友交往重在真诚守信用,这是古往今来人们一贯推崇的立身原则,“肝胆相照”、“一诺千金”、“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皆出于此意。这一条在今天仍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讲诚信已经不只是适用在做人上,在经济生活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而在虚拟的网络中离开了诚信更无章可循。

二善解人意是美德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不怕别人不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好处,怕的是自己不了解别人的好处和长处。这一则欣赏孔子提出的善于了解别人的观点。做到善解人意很难,不仅要有洞察一切的睿智头脑,还要有宽容体谅别人的心灵。在工作、生活、人和人的关系上做到互相理解、互相包容、互相友好是很美的事,它是建立和谐安定环境的重要条件

三崇尚美好

子曰:“《诗》三百,一言一蔽之,曰:‘思无邪。’”

想到《诗经》的第一篇:《关雎》中“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在诗中从追求的双方的形象到语言都是很美很纯洁的,没有丑陋的私欲,没有污浊的语言,读来给人一种清雅的美感享受,如淡菊在怒放,兰花在吐蕊。联想到现实中人性及爱情观的变化,感慨。

四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最感触于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孔子说的“立”是自立于世,我们常常把它引伸为成就一番事业,仔细想想生活中真能做成事业的又有几人?大多都是忙忙碌碌为衣食奔忙,思之汗颜。四十岁时遇事就不迷惑,我们通常理解为不受诱惑。可面对利益、权势、美色真能做到面不改色心不动的又有几人?仍是惭愧。

五和颜侍亲则为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大多数人都能做到父母有事了帮着做,节日假期带上礼品去看望长辈,但却很难做到对父母长辈和颜悦色。只关心老人的衣食住行,不关心他们的心理感受,这并不是真正的孝心。追忆亲人不如现在行动,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从一个微笑,一句问候,一次探望做起吧。

六知新能更好地温故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时时温习学过的知识,由此就能获取新的更深的知识。这是孔子倡导的读书方法,也是我们一直遵循着的读书原则。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知识的快速更新,光从温故中获取新知的作法是否能跟上求知的节奏呢?应该与时俱进,把学习新的知识新的理念放在首位,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更好的领悟掌握旧有的知识岂不更好?

七做到言行一致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这一章阐述说和做的关系。孔子的观点是先做然后按照做了的去说。联系现实这样的人是少之又少,夸夸其谈者甚多,实干而后言者甚少。如果能做到先说然后再按照说了的做也能称得上有道德有作为的人了,即言行一致。这应该是今天我们所欣赏的行政之道和为人之道。

八实事求是,明智之举

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倡导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认为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能不懂装懂。这种态度不只适用于做学问求知识,而是适用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都不是圣人,遇到不懂的事或者办不到的事是很正常的,不必要打肿脸充胖子。自己有多少斤两坦白地告诉别人并不算羞耻,只会让人更加敬重你。所以在有些时候要学会说:“不”。

九让美德驻在心中

子曰:“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想到那个故事,哲学家问弟子怎样才能根除野地里的杂草,答案是只有在那里种上庄稼。一个人如果立志实行仁德,那就不会去做坏事。同样的让美德永驻在心中,邪恶就没有存身之地了。

十君子生财,取之有道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音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人人都渴望发财和升官,但不能用卑劣的方法去获得;人人都不想过贫困的生活,不想处于卑微的地位,但要用正当的手段摆脱。即君子生财,取之有道。想到现实中那些假货坑人之事,愤慨!

十一择德为邻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想到古代“孟母三迁”的故事。想到现在流行的送孩子出国热潮。为了孩子的前途,做父母的不惜毕生的心血,甘愿忍受离别的苦痛,想让孩子到条件好的地方接受教育,此心可敬可叹!但却忽略了一点:“德”比任何一件事都重要啊!

十二勇于改过

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想到古代周处的故事,象他那样惹人痛恨的人都能最终明白道理,勇于改过,成为忠臣,何况一般人?在人的一生中,谁都不免出错,能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能勇敢地承认且改正,善莫大焉。最怕的是那些至死不悟的人,象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讨厌!

十三机遇在自己手中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不担忧没有官职地位,担忧的是自己没有能用以站得住脚的学问和本领。赞同这个观点。有些人总在抱怨生活不给自己出人头地的机会,感叹“英雄无用武之地”,殊不知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准备的,只要有真才实学,机遇总在自己手中。

十四学无常师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都有自己的不足,谦虚的人会经常看到别人的优点并随时随地的虚心求教,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到见贤思齐。处处留心皆学问,只要虚心向学,时时处处都有老师。

十五乐在其中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对待学习有三种境界:知之——知道它;好之——爱好它;乐之——以之为乐。“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真正爱好它才会把满腔热情倾注其中,才会善学、乐学,才能起到事半功倍之效。对待任何事情都是如此,达到“乐之”就能乐在其中,其乐无穷。

十六永不满足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学无止境。再博学的人所掌握的知识相对于学海来说也只是沧海一粟,因此在求知上应学而不厌,永不满足。由此联想到另一个词:贪得无厌。在个人利益、权利方面这样做会让人唾弃,但在学海遨游时不妨也来点贪得无厌,千万不可知足常乐!

十七不在其位也要谋其政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由孔子这句话想到生活中流传颇广的“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的说法,这是一种极端自私的思想。4月13号圆明园湖水渗漏听证会按时召开,几十名普通百姓参加了听证会并提出了质疑,这是老百姓热心参预政府事宜的高素质表现。再联想到古人尚且能做到“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新时代的我们更应该多为国家、为民族着想,做到:在其位要谋其政;不在其位,也要谋其政。

十八做个心胸坦荡的人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联想到“杞人忧天”的故事,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很多烦恼是人为想出来的,而“戚戚”的结果也常常于事无补。我们无所谓做什么“君子”“小人”,但完全可以做个心胸宽广,对什么事都拿得起放得下的人。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你是想让那快乐之船寸步难行还是让它扬帆启航,相信人人都能做出明智的选择。

十九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学海无涯,知识的天空永远没有边界,再博学的人穷其一生也难望其项背。也难怪孔子教导学生说:“你以为我是学习了很多而又一一记住的吗?不,我是用一个基本的思想观念来贯穿它们的。”这种思想就是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当然,孔子说的是学习,但我们做什么事不可以以此为借鉴呢?

二十己之欲与人之欲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生活中常常用“己之不欲,勿施于人”告诫自己,仔细想想,这样做颇有不当。自己不想的事情,难道别人也不想吗?所以应该改为“人之不欲,勿施于人;人之若欲,先施于人”更为妥当。同样的道理,自己想做的事,别人也不一定想做,所以己之欲,亦应勿施于人。做到这些,应该算得上一个谦谦君子吧?

二十一父母在,不远游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在如今个性张扬的时代,所有的人都在渴望着获得自由,以致把这个老掉牙的论题早已淡忘。我曾看过一篇感人的文章:寒流即将袭来,“我”打电话告诉在武汉上大学的儿子让他注意明日添衣,刚放下电话,远在哈尔滨的老母亲打来了电话,说是寒流要来让“我”注意保暖。“儿行千里母担忧。”面对那份无私的爱,我们常常会感到自己的自私和渺小,还有什么理由不在乎父母的感受呢?

二十二成人之美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我们常常用“成人之美”来形容为有情人提供方便,开绿灯。其实它的愿意是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不帮别人做成坏事。生活中多为别人着想,少谋一己之私,它不仅体现一种良好的修养,更是一种高尚的美德。

二十三选择益友

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与正直的人交友,与诚信的人交友,与见闻学识广博的人交友,谓之“三益友”。选择益友不仅适用于教育孩子,对于成年人也是如此。一个好的朋友是一个良师,一个知己,一份关爱,一种扶持。古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之句,与此理同。

二十四身体力行为表率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孔子尚且知道为政者先要身体力行,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才能带动百姓。作为新时期的执政者更应该做到事事处处严于律己,身先士卒,从思想上到行动上做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多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才能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焦裕录、孔繁森、任长霞……一面面闪光的镜子已在我们面前高高竖立,我们每一个党员、干部、教师都应该以此为镜,端正自己的言行。

,《论语》的精华之一就是告诉我们,心灵的力量是无穷的!其实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一些缺憾和不如意的事情。如果你放大这种缺憾和不如意,那你将永远生活在阴影之中。这种心理暗示的力量之大,将严重影响你的生活质量。大家都知道,现在做一名教师很累,班容量大,任务重,压力大,因此,现在教师亚健康状态和职业倦怠现象有所出现。有的已不能胜任教师岗位。于丹教授通过“头花”、“日本茶师”这两个故事告诉我们:也许我们无力改变生活中的现实,但如果你用不同的心态来对待现实,你就会拥有完全不同的人生!

论语·学而》读与思

下载带有Google工具栏的Firefox,上网冲浪更惬意

关键词:学而不思则罔学而心得论语读后感解释论语研究

百多年来,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遭到了中国人自己前所未有的打击,大规模的反孔运动至少爆发过三次:一次是太平天国时期,洪秀全以经其改造的基督教来压制儒家传统;第二次是新文化运动时期,西化派在倡导西方科学、民主之时,也从根本上否弃儒家的人文精神;第三次是文化大革命,把儒家划入封资修行列,力图批倒批臭。

然而,儒家文化的生命力是十分顽强的,由儒、道两家共同演绎出来的中国人文精神决不可能为任何政治运动所彻底根绝。

说到儒家文化,不能不提《论语》。《论语》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之一,任何一个想要了解、研究中国文化传统的人,都不能越过这部著作。甚至一个想要了解中国人的人,也不能越过这部著作。孔子的思想通过这本书,渗入到中国人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国人的生命底蕴,构成中国人的精神气质。

我在接受初等教育之时,正是孔孟被批倒批臭之际。受这种运动的影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始终认为儒家文化是落后的、反动的。因此追寻着西化派“向西走”的脚步。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研究后,发现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气质无论如何不是西式的,许多在西方很有用的东西,到了中国就不灵了。这种现象驱使我重新审视自己对中国精神传统的态度,并开始一点一点读中国文化典籍,首选的典籍当然是《论语》了。呈现在诸位面前的文章,就是自己读与思的结果。读得很慢,思得很苦,但未必得其真,希望各位赐教。

《论语》读法

对于读惯西方哲学、神学著作的人来说,孔子的思想太散乱了,没有一定的系统。这是中国思想家与西方思想家阐释思想的根本分野。西方思想家的思想结构,亦即其著作结构,其思想往往顺着逻辑秩序渐次展开。中国思想家大多没有建立一个思想体系的打算,因此,并不期望在著作中直接反映其思想结构。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中国思想家的思想没有系统。大凡思想者,达到“家”的高度,没有思想不成体系的,凡没有达到“家”的高度,即使著作结构清楚,思想也成不了体系。这是至理,中西概莫能外。

孔子说过,“吾道一以贯之。”(《里仁》)说明孔子自己的思想是成体系的。所谓体系,并非大而全,而是其思想的内在合理性、贯通性,用朱熹的话说,“只是一理。”朱熹说:“《论语》是每日零碎问。譬如大海也是水,一勺也是水。所说千言万语,皆是一理。须是透得,则推之其它,道理皆通。”朱熹又说:“夫子教人,零零星星,说来说去,合来合去,合成一个大物事。”

孔子思想是成体系的思想,因此,读《论语》首先必要得其一贯之理。用现在的话说,是要抓住核心,由此推而扩之,方可掌握孔子思想之体系。《论语》之理为何,朱熹以为“仁”,他说:“《论语》只说仁,《中庸》只说智。”是否,须自己体会。

宋明儒学家把治学方法称为工夫,治学重思与行,思即体会、体悟,任何学若不落实在个人的心、性、行上,皆为空言。孔子曾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史记》卷一百三十)这是中国传统与西方传统的重大区别,以希腊为核心的西方传统重自然之知,是纯客观的知识;以儒家为核心的中国传统重习,任何客观的知必须内化为主观的习,方为至知,宋儒所谓格物致知的“知”,即为是知。

具体到《论语》中每一句习读,朱熹的建议可供参考。“句句而求之,昼诵而味之,平其心,易其气,阙其疑,则圣人之意可见矣。”这与现代人的读书方法有些不一样,朱熹读书法之根本在于见“圣人之意”,为此,可以存疑,即“阙其疑”。现代人则不然,他们往往一上来,不问青红皂白,先找可疑之处。现代新儒家之一的徐复观,上世纪四十年代在重庆时,问学于新儒家前辈熊十力。熊十力先让他读王船山的《读通鉴论》。几天后,徐复观读完了这部著作,与熊十力讨论。当时的徐复观还没有在儒学上下太多思考的工夫,他劈头就说《读通鉴论》这部书的不是,结果遭到熊十力一顿儿恨骂。熊十力告诉徐复观,一个人读书,就像吃饭,吃饭的目的是为了从饭中获得营养,然后把剩下的糟粕排弃。而不是反过来,吃饭时就想着饭中之糟粕。用这样的态度来读书是不会有什么成果的。(文中引朱熹均见《朱子语类》卷十九)

学而第一

《论语·学而》读与思来自:免费论文网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所谓“学”,当然不是指一般所说的知识。结合整本《论语》,孔子所谓学应该是指对人生意义的探究,是性与命之学,是仁学。这个仁学只是知道显然不够,还要去践行。行与知、知与行不断砥砺,使学一贯而通。学问的贯通是一切学人的至高境界,达到这种境界,或看到达到这种境界的希望,自然是一件令学人兴奋不已的事情。

“朋”是泛称,朱熹认为是“同类也”,即志同道合之人,有同样的“学”的兴趣、志向之人。《史记·孔子世家》载:“故孔子不仕,退而修诗书礼乐,弟子迩众,至自远方,莫不受业焉。”孔子的弟子有不少来自“远方”。考虑到古代的通讯、交通条件,有弟子或“朋”“至自远方”,首先就说明孔子之学得到认可。对于一个学者来说,还有什么比得上自己的“学”被人接受、推崇更快乐、更欣慰的事呢?有注释把本句中的“方”字从“远方”中分别出来,认为“远”是指远方,而“方”是指“朋”相拥而来。这种解释与句意无冲突,表明有许多志同道合者从不同的地方来到孔子这里。

然而,当孔子生之世,其学问并没有达到一呼百应的地步,反对者有之,漠然视之者有之,不知者亦有之。《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能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孔子一生教学,真正满意的弟子不过72人,追随过他的也不过三千人,可以想见,中途离去的人必不是个别现象。这些离去的人,也许是没有真正理解孔子的人,这个理解就是“知”。面对这种状况,不怨天、不尤人,就配称为君子。君子是儒学中一重要概念,有关君子的研究,参见掘文“孔子的君子观”。

论文《论语·学而》读与思来自

总之,为学之人,有喜有乐,但也并非一帆风顺。保持一种“悦”、“乐”的君子心态,是学者为学的先决条件。也许在《论语》编撰者的心目中,这也是进入孔子精神世界的先决条件。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人之为人,因其有仁。这是孔子本体论上的人。本体之用才是爱,所谓“仁者爱人”(《孟子·离娄章句下》)是也。中国传统中的本体论不同于西方的ontology,前者是经验界的,后者是理念界的,前者是向内的,后者是向外的。现代学者主张把后者译为“存在论”、“是论”,以与中国本体论区别开来。中国的本体论是指人的性与命之根本,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道德立基之本。孔子讲的爱是推己及人的爱,是从人自身开始的爱。所以强调本,即孝弟。根据“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弟也是孝。而孝恰是血缘关系之爱,是本,只有在这个本之上,才可能推己及人,即所谓“本立而道生”。孔子的仁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耶稣讲到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总纲时,也说要“爱人如己”(《马太福音》二十二章三十九节)。爱从自己开始,及于亲人、邻舍,然后再推而广之。这就是耶稣所讲的爱。孔子下文讲:“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这是从正面说。耶稣说:“你们若单爱那爱你们的人,有什么可酬谢的呢?就是罪人也爱那爱他们的人。”(《路加福音》六章三十二节)这是从反面说。两者的根本都在于由近及远、推己及人。

我的看法,耶稣的教训立足于单个的人,要求人首先在自己的生命根基上立下本。换言之,基督的救赎,从基督的角度来看是普世的,从人的角度来看是每一个具体的人的。但是这种思想结构自亚历山大学派以后,被扭转了,此后,近千年的西方神学把人抽象为一个概念,神学成为浮在空中的形上之知。马丁·路德又将此风气一变,重新把神学的基础立在具体的人之上。照此看来,孔子“下学而上达”的思想性格,除了没有把外在的力量强调到基督教所强调的水平外,与耶稣的思想结构是一致的。

“有子,孔子弟子,名若。”(朱熹《四书集注》)南怀瑾认为有子小孔子43岁(《论语别裁》19页)。此说恐有误,据《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有若少孔子33岁。”

“君子务本”的“本”,是学问的根本。“本立而道生”的“道”,即对孔子学问之核心的领悟,而这个核心就是“仁”。本不仅关乎个人,也关乎一国一君,如司马迁总结《春秋》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察其所以,皆失其本已。”(《史记》卷一百三十)

仁者,人之性也。孔子讲仁,是从性命上说,而不是从情感上说。所以,仁要求诚与信。无诚无信,则无仁。“巧言令色”者,无诚无信之人。“巧言令色”是无诚无信之人的外在表现,他们讲起道理来口若悬河,在人前道貌岸然。实际上这种人离学问的根本“仁”差得太远了。

《论语·学而》读与思来自:免费论文网

孔子说完这段话后,学生曾子立即表示:“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就是想表明自己是一个时刻反思、以仁为本之人。

“曾子,孔子弟子,名参,字子舆。”(朱熹《四书集注》)小孔子47岁(南怀瑾《论语别裁》22页)。据徐复观研究,先秦儒学有三支,最大一支出自曾子,由曾子而子思(孔子曾孙),子思著《中庸》,再传孟子,孟子后无传人,“轲之死,不得其传焉。”(韩愈《原道》)。第二支以《易传》为中心,引入阴阳观念,成为秦汉儒学主流。第三支为荀子。宋以后,程朱等人才重新发挥曾子、孟子一脉。(参徐复观《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174页)对此,赵俪生有不同的看法,他把汉以前的学术分为“八个层面”。其中第五个层面是孔子,赵先生认为孔子把《易》接了过去,把它改造成儒家的。这个认识值得商榷,《易》对孔子的影响集中在晚年。司马迁说:“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说卦、文言。读易,韦编三绝。”(《史记·孔子世家》)。第六个层面,子思等第二代儒者在儒、道、墨三家相互浸润中把儒家学说向前推进了一步。第七个层面则是孟子、庄子两家分别发端于孔子和老子,互相砥砺。第八个层面是荀子,他是一位过渡性人物,上承孔孟,下启两汉。(见赵俪生,“儒道两家间存在争议的几种古籍之剖析――《管子》四篇、《中庸》(包括《大学》、《表记》)、《道德经》、《易系辞传》四种对读记”《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哲学史》1993年7期,40页)赵先生的看法似乎并未被大多数学者认可。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孔子强调“学而时习”,用今人的话说即学以致用,曾子三省之一为“传不习乎?”可见习在孔学体系中的重要。前面几句话已经概括了孔子的学为内省的仁,把仁践行出来就是孝和弟。但并不要求高言大志、华丽装饰、繁文缛节。这里是讲国君对仁的践行。从哲学思想史上看,敬由礼而来,当礼被赋予了道德内涵后,敬便产生了,有敬说明有忧患。“敬事”指对事的态度,保罗说“当恐惧战兢做成你们得救的工夫”(《新约圣经·腓立比书》二章十二节),恐惧战兢就是敬。节用而无爱,就是吝啬,国君的吝啬往往给百姓带来伤害。作为国君,如果只想着如何充实国库,而不想着如何富民,就不是仁爱之君。即是说,一个国家的富强,不仅仅表现在国库充实、政府强大,只有社会强大、民间富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国富民强。所谓“使民以时”,有如《圣经》所说:“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旧约圣经·传道书》三章二节)天下万事万物莫不有时,应时而行,顺时而动,是君子所为。“时”并非消极的东西,无论从基督教的观点来看,还是从儒家的立场来看,“时”都掌握在上天手中,人只能顺之,而不能逆之。司马迁说:“夫阴阳四时、八位、十二度、二十四节,各有教令,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史记》卷一百三十)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人若以孝、弟、谨、爱为本,必与仁者亲。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实际上,四者皆仁之外化,孔子将外化之余力用以学文。据徐复观解释,“文”指《诗》、《书》、《礼》、《乐》。他说:“《论语》上单说一个‘文’字,固然指的是《诗》《书》《礼》《乐》;但‘文章’一词,则所指者系一个人在人格上的光辉的成就。”(《中国人性论史(先秦篇)》,70页)这是通常的解释,大概没有太多异议,朱熹也说:“文,谓《诗》《书》六艺之文。”(见朱熹《四书集注》)《诗》、《书》、《礼》、《乐》四书为孔子教学所用的教材。“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史记·孔子世家》)“行有余力”而做之事,并非可有可无。仁是人之根本,“本立而道生”,有了本,才可以言及其它。即先做人,再做事。所以孔子在《论语·八佾》中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

回答者:appleappledanc-助理二级3-1518:16

温馨、大气、端庄、刚毅,通古博今,语言精妙——这就是我10月1日中午,打开《百家讲坛》频道,第一次目睹于丹教授风采时的印象。

于丹教授的个人魅力这样使我折服,她的讲座也使我颇有收获。其中下面这个故事给我的印象最深:

佛印与苏轼打坐,苏轼玩笑道:“我用我的慧眼,看到大师是团牛粪。”佛印不急不恼,反道:“我用我的慧眼,看到施主是佛祖化身。”苏轼回家之后,得意洋洋对小妹说起此事,苏小妹道:“哥哥你被骂了。

有一篇杂文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作者署名是安顿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安顿(张杰英)

我上大学的时候,认识了古典文学课的一位老师,她叫曲姗。当年的曲老师很漂亮,不是那种标致美人,但是很特别。

我们是师生,也是忘年朋友,那时候的她还是单身。曲姗结婚的时候,已经是37岁,在此之前,没听说过她有什么恋爱纪录。他结婚的时候,我已经改行做记者,问过她的感情经历,她说:“既简单又复杂,一言难尽。该讲的时候,就会讲给你听。”

2003年初,曲老师回北京,给我打电话。问她此行的目的,她说:“既不是探亲也不是访友,是来参加葬礼。”我想,这是到了“该讲的时候”。

我们在北京亮马花卉市场对面写字楼的咖啡厅见面,地点是她挑选的,她说要买百合,买25枝百合,为了一个她牵挂25年的人。

说暗恋是世界上最卑微的一种心情,说这句话的一定没真正地暗恋过。

我一直记得你在我的班上听课的时候那种样子。咱们认识有14年了吧?

还记得我结婚那天吗?好多朋友凑热闹,大家说我老公是个有福气的人,和我结婚,是找到了一个从来没有谈过恋爱的女人,一张纯粹的白纸。我的确是没谈过恋爱,我只是暗中喜欢过一个人,一个长辈,他是我上中学时候的语文老师,年纪比我要大很多,足以做我父亲。

我要给你讲的是一个暗恋的故事。我忘了在什么地方看见过一句话,说暗恋是世界上最卑微的一种心情,实际上不是这样,说这句话的人一定没有真正的暗恋过。他只看到了人自我的一面,没看到当一个人抛开自我之后去喜欢一个人的那种幸福。从我第一天感觉到他充满了我的内心开始,我就很幸福,一直到现在,都是这种感觉。

很多人描述自己的初恋对象,都会用英俊潇洒一类的形容词,我从来不这么说,那不符合事实。我的老师,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已经是人到中年的一个小老头了。我愿意说他有一种特别的气质,温和、沉静,他的眼神很纯净,我觉得那是多年来饱读诗书之后沉淀下来的一种修养。我记得那时候的想法,就是如果他是我的亲人,该有多好!

我最好的朋友是我们班的班长,他的父母都是这个学校的教师,她家就住在学校的教师楼里。女孩子都是有这种小心眼的,我想接近她,就通过这个同学。我总是到班长家做功课,我们开着门,和筒子楼的楼道只隔着一个布帘,我能听见他下班回家的脚步声,有时候还能看见他的腿,迈着四平八稳的步子从布帘外面经过。有多少人从那里经过都没关系,我一看见就知道哪双腿是他的。看见他过去了,我就可以收拾书包回家吃饭,觉得这一天没有白过,心里很满足。

从班长那儿,我了解了他的家庭情况。他没有孩子,爱人是我们学校校办工厂的工人,原来,他的家乡在江苏农村,他的爱人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结婚的,没有什么文化。他们到了北京之后,才把她从农村接出来。刚刚听到这些的时候,我不太理解,为什么一个如此有修养的男人会跟一个农村妇女一起生活?他们有共同语言吗?她能懂得他吗?这种感觉,让我多了一些对他的心疼和惋惜,我想他一定是不想抛弃糟糠之妻被人笑骂才维持这段婚姻的吧。

就是在那天,我决定要考中文系,而且,我要做老师。

凭直觉,我知道他喜欢我。在他,那种喜欢没有超出一个老师对一个学生的喜爱和欣赏:在我,我愿意相信,除了师生之情以外,还有那么一点男人对女生暧昧的钟情。我这么多年都是这么想的,如果没有这种信仰一样的感觉,我也不可能坚持25年对他念念不忘。

因为我勤奋,最终,我做了我们班的语文课代表。在中学时代,可能没有课代表更小的“官儿”了,但是,当时那就是我的梦想。我终于可以替他做事了——我要收大家的作业、作文、卷子,收齐了交给他,这样我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去他的办公室:我要把他改完的作业、作文、卷子发给大家,这之前,必然先要到他的办公室去拿。我比别的同学更有理由接近他,这有多好!我不善于协作,虽然这么多年都在教中文,可是高中时代最后那一年,我跟我自己较劲儿,拼命要把每一篇作文写好,为了博得他的表扬。活了大半辈子,我没写过情书,高中时代的我,把每一次作文都当成写给他的情书。他改过的作文本,我一直收藏着,那上面他用红墨水写的评语都褪色了。每当拿出来重新看的时候,我还是能体会到当年那种脸红心跳的感觉。虽然我们后来通信,一通就是很多年,但是没有一封信给我的感觉胜过当年他给我的评语。

高中最后一年,我要参加高考。就是在那个最紧张的时候,我得到邀请,去他的家。我还记得那是下午放学之前,他给我们上完最后一节语文自习。他走到我的课桌边上,弯下腰跟我说:“晚上来我家吃饭好吗?我想跟你谈谈高考的事情。”我紧张和兴奋得不知道说什么才好,赶紧点头。他说把地址写给我,我脱口而出说不用了,我知道他住在什么地方。说完了我自己也傻了,这不是把秘密告诉人家了吗?他笑了,笑得特别温柔。

我家虽然小,但是能看得出师母是一个非常爱干净的人,里里外外一尘不染,什么东西都放得井井有条。这么多年,在我的印象里,师母是一个贤惠、善良的女人。而且,在我结婚之前最后一次看望他们的时候,我意识到师母其实才是最了解我的心思的人,她从一开始就知道,我爱上了她的丈夫,虽然我从来没有以为这份感情能被人看穿。那天师母送了我一只玉镯子给我,包在一块红色的绸子里,她说:“孩子啊,你终于要出嫁了。这是我当年嫁给你老师时候的聘礼,还有一只,我留下了。等有一天我老了,再交给你。我们没有孩子,这些年,我一直把你当成我的孩子,当成我们家人。”女人和女人,永远是最能互相了解的,有时候,并不需要互相交代什么。

就是在那天,我决定要去考中文系,而且,我要做老师,和我的老师一样的老师。那以后,我就像得到了什么许可似的,可以经常到老师家,他也愿意我去,我能感觉到,他甚至比我更希望我能考上大学,能如愿以偿。我挺顺利的,以我当年的学习成绩,上大学是个奇迹。我更愿意相信这是感情的力量,让我在最后的阶段废寝忘食。

可能今后我们的孩子都不能理解这种感情了,但是,我们还是会为了这些感动。

说起来,在那个时代,我应该算是女孩子中比较勇敢的人,我选择了把我的感情说出来,不管能不能有结果。那是我上大学之后的第一个春节,很多同学一起去看老师,我们到了他家。热闹之后,大家陆续告辞,我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他执意要送我。我们穿过小小的操场走到学校门口的一条小路上,他说着一些叮嘱的话,。我忽然觉得很感伤,刚刚吃饭的时候,我看见他的头发已经白了很多,在灯下闪着银光。我的老师他老了,我喜欢的这个男人已经开始老了,而我,还是没有真正的长大成人。我拉住了他的胳膊,说我有话说,要停下来,面对着他才能说出来。他没有挣脱我的手,很温和地停下来,说好。他的微笑在昏暗的路灯下显得很温柔,让我不能平静,也不知道该怎么开口。他一直站在我面前,等着我说话。不知道时间过去了多久,我惟一能知道的是他的姿势和笑容始终如一。我终于说了。我告诉他我是为了他才拼命学语文的,为了他,我选择了他一辈子从事的职业,为了他,我曾经搜索枯肠要找到一个理由才能到班长家做功课,就是想看着他的双腿从我的视野里穿过……我还说了什么,当时就不记得了。

他一直默默听着,直到我停下来,注视他的眼睛。他把胳膊从我的手中抽出来,慢慢的抬起来,摸摸我的头发。他的手从我的头发上滑下来,落得很轻很轻的。我不能料想他会说什么,更不能料想这些话说出来之后他会怎么看待我。我能做的只有等待,那时候的等待现在想起来比这25年都长。

他说:“孩子,我知道。”他的声音特别平静,没有一点波澜起伏的激动,也没有因为被一个学生爱上而来的那种不安,都没有,就是这么简单的几个字。

又过了不知道多少时间,他问我:“你想知道我和你师母的过去吗?”我像被什么东西勾住了灵魂一样,点头,然后还是等待。

他拉着我的手,走到路灯下,示意我坐在马路牙子上。我坐好了,他开始讲一个比我今天告诉你的这个故事更老的故事。

他和师母是在同一个村子里一起长大的孩子,他们是青梅竹马。他的母亲很早就去世了,他是家里的老大,下面还有两个弟弟,一家人的生活就靠父亲一人来维持。师母的妈妈是个非常厚道的人,不忍心眼睁睁看着这一家四个男人衣服破了没有人补、回到家里没有热乎的饭菜吃,竟然做了一个在当时让全村人都觉得震惊的决定,她让自己的女儿在没有婚礼的情况下去做了这个家里的女主人,照顾他们的生活。那年,师母不满16岁,是整个村子里惟一一个没有“名正言顺”的新娘。他家很穷,能给师母的聘礼只有母亲去世留下的一对玉镯子,后来,他得到机会可以到城里上师范学校,师范学校是不需要学费的。即使是这样,也足以让这个清贫的家庭更清贫。师母和他们全家一起供养他这个走出农村的“秀才”,后来,辗转中,他有了更多的机会,能到北京,能当上中学教师。

那天,我知道了他们为什么没有孩子。在他的一次回乡探亲之后,师母怀孕了。但是很不幸,那个孩子在3个月的时候流产了,师母当时还在家乡的小工厂里上班。这次流产差一点让师母送了命,结果是她再不能生养孩子了。

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他给我讲他和师母的经历那天是我一辈子最难忘记的日子。我想我还太年轻,还来不及去明白什么叫做责任,什么叫做知恩图报和相依为命,什么叫做无私地去爱一个人。但是,我明白另一个道理,就是即便我对他有最深厚的感情,和师母为他做的一切比起来,也是微不足道。

那天晚上之后,我在也没有提起我对他的感情,我想从心里把他当成一个我敬仰的老师、父亲、朋友。我常常去看望他们,每次去,我都会带着新鲜的菜和水果,我会记得他家的煤气罐是什么时候换的,大约什么时候会用完,我会和师母一起拆洗过冬的棉被……师母也会买好看的毛线替我织一件厚实的毛衣……在那天晚上之后,和以后的很多年里,我成了他们的女儿。

我觉得特别幸福,真的。我想我一辈子有幸结识这样的一个家庭、这样的一对夫妻,真的是我的福气。我看着他们一起慢慢地老了,退休之后,老师牵着师母的手,两个人一起去买菜、遛早,老师坐在窗户边上看书,师母在一边择菜或者戴着老花镜做针线,那些情景让我觉得特别温暖。

曾经,我给老师写信,问过他:你爱师母吗?不是那种包含着责任的爱,而是一个男人对一个爱惜自己、懂得自己的女人的爱。他在回信里是这么写的:一个女人为了你,可以不惜生命;一个女人为了你,可以放弃一生只有一次的风光出嫁的机会;一个女人一辈子不会有怨言地默默陪伴你,不管生活是艰苦还是顺遂,她不会因为身处逆境而离开你,不会因为衰老和贫病而厌弃你,他不要求回报,惟愿与你长相守。这样的女人,如果你是男人,你会爱她吗?

我曾经把这封信给我丈夫看,他说:“曲姗,可能今后我们的孩子都已经不能理解这种感情了,但是,我觉得咱们还是会为了这些感动。”我觉得我丈夫说的话也正是我想说的。

是师母给我打电话,告诉我老师不行了。她说:“你要是能回家,就来看看他吧。”就这么一句话,我和丈夫放下工作和孩子就回来了。我是在医院里见到他的,已经没有呼吸了,安安静静的一个人,面容特别慈祥。

说到这儿,我要感谢我的丈夫,我了解整个25年的故事,但是他从没有剥夺我保留心里这份爱的权利,他说他和我一样尊重老师的人品,他以我有这样的一个“家庭”为荣。

师母在老师火化那天把另一只玉镯子给我了,还是包在一块小红绸子里,她用那么老的手颤微微地打开、拿出来,给我戴上,她说:“孩子啊,要是有下辈子,我宁愿咱们还是一家人。”师母说这话的时候,我心里多少年潜伏的一点惭愧没有了,我想我也应该算是一个高尚的人吧,至少,在我怀疑他们的婚姻的时候,我没有霸道地介入,在我了解了他们的婚姻之后,我被这里面高尚的精神所打动。我还是能够敬佩和维护一种美好的感情的人。

每一天的坚守,连起来,就是一生。

曲姗在QQ的留言板里为我的这篇访谈留下了这样的结尾:

那是一段古典的爱情,在这个被时尚充斥、一切都在出现之初就意味着马上要被淘汰的时代,我怀念古典的爱恋,那是我灵魂深处一场永远不会落幕的演出。

现在的我,是两个孩子的母亲,是一个敬业、护家的男人的妻子,我在柴米油盐何为生计奔波之中渐渐体会到幸福的真谛。长相守是对每一对恋人的理想,而实现这个理想,需要一辈子的时间、耐心、智慧和包容,还有一辈子的奉献和担当。

我觉得我找对了人。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找对了人之后,剩下的就是每一天的坚守,连起来,就是一生。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