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软件教程 > 富国银行股票
2020
06-05

富国银行股票

美股中的银行股有哪些

我们认为,大型银行股在未来的十二个月时间里拥有实现持续增2113长,以及跑赢大盘的能力。5261巴克莱的分析师杰森·高德柏格(JasonGoldberg)在他的2018年展望中有写道。

美股研究社是这样进行介绍美股中的银行4102股的:

高德伯格的大型银行股概念指的是美国银行(BAC),花旗集团(C),摩根大通(JPM),以及富国银行(WFC)。

克里斯·惠伦(ChrisWhalen)是一位银行分析师和金融1653服务顾问,他对此表示赞同。内“在2018年,银行股的盈利可能会继续上升,而与此同时资产回报率和支出可能会下降,原因是监管改变可能会传送到银行和非银容行的类似金融机构之中去。”

巴菲特投资银行类股票时他是如何分析其公司经营业绩的?

沃伦·巴菲特谈富国银行

作为富国银行最大的股东,伯克希尔·哈撒韦的沃伦·巴菲特对这家旧金山的银行了解得很透彻,他在富国银行被Norwest收购前就已经投资富国银行了,现任富国银行董事长迪克·科瓦舍维奇(DickKovacevich)是当时Norwest的CEO。作为富国银行专题报道的一部分,《财富》总编辑亚当·拉什斯基在3月26日和巴菲特进行了详细的电话交流。

富国银行的独特之处在哪里?

巴菲特:很难想象像富国银行这样一家大型企业还可以保持其独特之处,人们会认为当富国银行增长到一定的规模时,就会变得和其他银行一样。然而,富国银行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尽管这并不意味着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确的。他们从没有因为其他银行都在做某件事就觉得自己也应该跟风,往往就是大家在说“别人都在做,我们为什么不做呢”时,银行开始陷入困境。

所有聪明的分析师都认为,没有哪一家大型银行可以靠现行的模式存活下来,富国银行也难以幸免。针对这样的分析,你有何意见?

巴菲特:大约在20年前,他们就说过同样的话。其实,只要不做蠢事,银行业是一个很好的行业。银行业能以极低的成本得到资金,无须去做蠢事(就能赚钱)。然而,银行业周期性地做蠢事,且一窝蜂地做蠢事,如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贷款。如果你的资金成本不到1%-1.5%,你就不必像火箭工程师那样聪明,照样可以赚钱。我知道富国银行的商业模式运作良好,比其他银行好了一大截。富国银行的资金来源比其他银行更低廉,这就好像在所有的大型汽车保险供应商中,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是一家低成本供应商一样。假如你是低成本供应商,不管是供应铜还是提供金融服务,你都占有很大的优势。

此外,他们在资产规模方面很明智,没有介入会带来麻烦的领域。现在,即使你收取20%的房贷首付,但如果其他人做了足够多的蠢事,房价下跌还是会连累你。富国银行没有介入有选择权的浮动利率抵押贷款等疯狂的项目,这些项目将会面对很多信贷损失。但在收购美联银行(Wachovia)两个季度后,他们将会有400亿美元的资产减记前收益。

富国银行也没有什么定时炸弹,富国银行会有一些亏损,这是毫无疑问的,且亏损会高于正常值。现在如果富国银行的资金成本提高一个百分点,就将会有100亿美元的差额。不过他们有秘诀达成低成本的存款和来自顾客的副业收入的双增长。

以保险收益为例,2008年保险收益呈两位数增长。

巴菲特:我认为,大多数批评富国银行的人甚至都不知道富国银行有保险业务,仅保险业务就价值数十亿美元。富国银行抵押贷款业务的数量也十分可观。批评意见可以适用于其他银行,可以适用于花旗,可以适用于美国银行(BofA),但不适用于富国银行。

我们拥有四家银行的股份——瑞士联合银行集团(USB)、富国银行(Wells)、M&T银行(M&T)、太阳信托银行(SunTrust)。我不知道太阳信托银行怎样,因为南佛罗里达州将最迟复苏,但他们已经把贷款集中度降了下来。其他三家银行今年会很糟糕,但它们复苏后将大大提升盈利的能力。存款正在不断流入,利差很大,商业前景很好。

迪克·科瓦舍维奇特别交代,要我问问您对有形普通股权益(tantiblecommonequity)的看法。

巴菲特:我关注的是盈利能力。可口可乐没有有形普通股权益,但可口可乐有巨大的盈利能力。至于富国银行,它的顾客是无法被抢走的,顾客每个季度都在增长,顾客就是富国银行的摇钱树。富国银行不是依靠做蠢事来挣钱的,它挣钱的法门是极好的资产利差。

顺便说一下,富国银行不会借钱给伯克希尔,富国银行对国家信贷也不感兴趣,对所有的利差小的东西都不感兴趣。我们在六、七年前对菲诺瓦公司(Finova)进行了巨额投资,这笔投资是和卢卡帝亚(Leucadia)合伙进行的,原来的波士顿第一国家银行(FirstNationalofBoston)牵头了融资活动,投资者们愿意出资5亿美元或2亿美元不等。富国银行却毫无兴趣,他们认为盈利的空间太小。富国银行是正确的,这个交易只有大约20个基点的利润,而其他机构有6或8个基点的利润就愿意发放任何信贷。

回到有形普通股权益……

巴菲特:你不能从有形普通股权益上挣钱,得依靠客户的存款和这些存款的利差挣钱。在诸如TARP(troubledassetrelieveprogram,美国政府的问题资产救助计划)这些事情上,大家都把这点混淆了。他们问:“那么,这50亿美元或100亿美元投在什么地方?”银行不是靠这种方式盈利的,银行依靠他们现有的8,000亿美元的存款基础来挣钱。我可以保证,富国银行的存款基础成本大大低于美联银行,它们所提供的贷款也不同。

富国银行需要解决很多美联银行带来的问题,他们已经将那些有选择权的浮动利率抵押贷款(optioanARMs)分门别类,也许最后他们还将亏损30亿美元或40亿美元,没有人知道准确的数字。但我认为加利福尼亚的住宅房地产市场已不再继续恶化,房价还未开始上涨,但已经不再下跌,且成交量不错。所以,我认为富国银行能够像他们预估的那样解决有选择权的浮动利率抵押贷款问题。

为什么银行会在一夜间倒闭?

什么行业才算是高风险?航运?地产?工业?其实,除非这些行业的公司造假或有人亏空公款,一般来说,公司很少会突然倒闭。相反,大众认为最稳健的银行,却会因业务的突发事件而一夜间清盘,远的如巴林银行因一位职员的投机失败而“关门大吉”;近的如曾经拥有超过1,000亿英镑资产(相当于两家恒生银行)的英国北石银行(NorthRock),因为周转不灵而被迫国有化,相信最终,北石银行股东的投资亦将所剩无几。

银行业高杠杆的运作特性

为什么公认为最稳健的行业会突然变得如此脆弱?一般商业常识告诉我们,一家公司的资金主要来自股东出资或向外界融资。财务学上,我们可以把总资产与股东资金之比称为杠杆比率,这个比率反映出公司以多少股东资金去营运全部资产,比率越高,表明资产中靠借贷的比例越高,亦即表明所承担的风险越高。正常情况下,大部分企业的杠杆比率少于3倍。目前市场认为高风险的内地房产股介于2-3倍,银行则普遍介于15-18倍。

单凭这些比率,读者可能仍不明了个中底蕴。笔者以汇丰为例,它的股东资金大约有1,200亿(美元,下同),而放账及投资等总资产则达23,500亿,杠杆比率大约是18.4倍。读者可能以为拥有庞大资产就一定稳如泰山。但从理论上讲,如果汇丰亏损了23,500亿资产中的6%,即约1,400亿,那么汇丰的股东资金(即之前提及的1,200亿)便会消耗殆尽(由于负债并没有减少),银行亦会倒闭。当然,笔者无意在此危言耸听,指汇丰会倒闭,众所周知,汇丰在风险管理上一向胜于同侪。

笔者只想指出,银行业在高杠杆比率模式下运作,一点出错的空间都没有。情况就如同期指买卖,稍有不慎,大部分本金(在银行即是股东资金)便会输掉。北石银行之所以出事,与其高达30倍的杠杆比率实在不无关系(即30元资产中有29元是借来的),以它当时的高杠杆比率,任何突如其来的冲击都足以把它拖垮。

美国次按所引发的信贷收缩还未显现

明白了银行的高杠杆运作特性后,读者便知道,闹得满城风雨的美国次按风暴有多严重。表面上,银行只需为手上的次按或其相关投资作拨备便能了事,但实际上,银行面对庞大拨备时,只有三条路可行,一是以更少的股东资金(由于拨备减少了股东资金)去营运相同金额的资产。换句话说,银行就需承担更大的风险;如果银行不欲或无力承担更多的风险,它便只有选择减少借贷(即减少资产)或向股东筹集资金。理论上讲,若每家受次按波及的银行都能向股东集资,情况也能得以控制,但实际上大部分中小型银行都未能成功集资,它们可做的往往是缩减借贷。在这种负杠杆效应下,银行每损失1元的股东资金,便需要将资产大幅缩减,以汇丰18倍杠杆为例(即每1元股东资金营运18元资产),银行每损失1元的股东资金,它便需要减少18元的资产。

据《经济学人》的估计,次按至少有2,000亿-3,000亿美元的坏账。就以2,500亿及17倍杠杆比率计算,整个银行体系便需减少42,000亿美元(占美国GDP约两成半)的贷款及投资,那么,整个美国经济的信贷便会急速收缩。情况有如在期货买卖中,买入的投资者在期货价格下跌时被迫收保证金一样,如果投资者不能付出额外的保证金,他们的部分仓位便会被迫平掉以减少投资额。有见及此,那些外资银行现在正引入各主权基金成为股东,以增加股本(即保证金)来维持资产数目。不过,由于有越来越多与次按相关的衍生工具曝光,这些主权基金的资金实在如泥牛入海。

读者或许会质疑,次按出事至今,世界各银行已作出高额的拨备;然而,实际的经济状况不如笔者所说般严峻?其实,那些收缩了的贷款和投资还未反映在现实世界中。如果你从事债券买卖行业,在过去几个月,相信已对信贷紧缩(CreditCrunch)的情况有深刻的体会。整体而言,信贷紧缩正在蔓延,原本只是次按及其相关产品的信贷受到限制,现在连正常的房贷及其他货币市场的投资工具亦受到牵连,可见次按的影响正逐渐浮现在现实生活中。

损失的是股东而非存户

不过,读者不需神经过敏,担心自己的存款会受到波及。其实,香港大部分银行作风保守,相对于国际和中国内地的银行,香港的银行坐拥大量储备,就算计入次按所带来的影响,财政仍然稳健有余。至于那些饱受次按蹂躏的外资大行,读者亦不必过虑,只要还有投资者愿意入股,银行便可通过新股来“填数”。只是如此一来,那些银行的股东权益便会被大幅冲淡,股价亦可能受到影响。

你可以先了解一下富国银行和爱尔兰银行的财务数据。来

具体数据的话你去google查,看自看近几年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行业平均的投资回报率又是多少。(企业的竞争优势反映在2113公司的财务数据中)

巴的首选是那些可以持续获得高于平均水平的资本回报5261的企业,他的研究认为,富国银行是万中之王,4102我们不知道那些适合的机会他等了多久1653。……

只是随便说说,我并不追随他。

巴菲特什么时候投资银行股了copy?巴菲特倒是投资过投资银行,可投资银行bai相当于国内的券商,跟银行根本不是一回事。而且,按照du现在巴菲特的名气,他要投资很可能背后获得更大的承诺和担保,比zhi如获得优先股,获得可回售的股权等等。这些公开的东西和实际的交易可dao能根本就不是一回事了。

投资银行股有一个参考标准

大型银行10倍市盈率

地区性银行15倍市盈率

超过了不是不能买吸引力大大下降

至于详细的价值投资分析就不太了解了

毕竟银行股是长周期的企业缓慢增长性

适合风险厌恶者投资没研究过

旧金山最大的银行

旧金山最大网点及ATM机分布最广的银行是BankofAmerica就是美国银行。

WellsFargoBank富国银行集团(NYSE:WFC),一家位于美国的金融集团,成抄立于1852年,但今日之富国银行为1998年西北银行(Norwest)收购旧富国银行后改名并迁往旧富国银行之所在旧金山而成bai。富国银行目前为全美du资产第四大银行(zhi富国银行是四大的美国银行之一,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富国银行和JP摩根大通)股票市值排名第三,若以存款、家庭贷款与金融卡务来统计,富国银行则排名全美第二。

中资银行在旧金山有分行的是南洋商业银行旧金山分行,成立于1983年2月2日,dao位于旧金山金融区,主要提供进出口业务融资、商业贷款、银团贷款,及接受有限度的存款服务。

我感觉应该是旧金山银行或者2113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5261在中国出名的,几乎都是所在国当地最好的,不4102然谁提它!这个问题你在国内问,估计没一个人知1653道,去过旧金山或者长住那的他也不会内知道这些东西,除非那容些对银行很熟悉的人!

中国的银行哪一家和富国银行差不多

平安银行

平安银行社区复支行可以办理业务,可以办理如下业务:

人民币业务:吸收人民币存款;发放短期、中期和长期贷款;办理结算;办理票据贴现;代理发行、代理兑付、承销政府债制券;买卖政府债券;从事同业拆借;提供bai信用证服务及担保;代理收付款项及代理保险业务;提供保管箱服务。

外汇业务:外汇存款;du外汇贷款;外汇汇款;外币兑换;国际结算;外汇票据的承兑和贴现;外汇借款;外汇担保;结汇、售汇;发行和代理发行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买卖zhi和代理买卖股票以外的外币有价证券;自营外汇买卖;代客外汇买卖;外汇信用dao卡发行;代理国外信用卡的发行及付款;资信调查、咨询、见证业务。

宝洁 强生 富国银行 可口可乐 卡夫食品哪个股票好

股票的好与坏,是建立在时间的横轴上相对而言的。也就是假2113设你能拿的最长时间才5261是最重要的。好的股票坏的股票都会赚钱的。

短期内看可以是0和交易,或者负和交易,这是站在纯交易性的机会而言。

但是站在对企业的投资性质来说4102企业在不断盈利扩张发展这种盈利就是正和。结1653合企业未来的发展,选择交易性的机会股价低溢价时进去才是最理想的。

大公司市场占内有率高,但是扩张性能差。小公司,未来发展壮大的机会多,抵抗市容场客观因素冲击的能力差。

巴菲特为何减持富国银行?

2018年8月14日,巴菲特旗下公司伯克希尔·哈撒韦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报告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该公司增持了1240万股苹果公司股票,增幅5.2%,共持约2.52亿股,季末市值约466亿美元。

截至8月14日收盘,苹果公司股价报收于209.75美元,较上一交易日上涨了0.42%,按照这一收盘价,伯克希尔·哈撒韦持有的苹果股票价值达528.57亿美元。

这已是伯克希尔连续第二个季度增持苹果公司股票,一季度伯克希尔增持苹果7420万股,使苹果取代富国银行,成为伯克希尔持仓最大的股票。截至一季度末,伯克希尔累计持有约2.396亿股苹果股票,持股比例约为4.8%,已成为苹果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在5月举行的伯克希尔2018年股东大会上,巴菲特曾表示,苹果公司有一些非常好的消费类产品,不管要不要买,苹果股票都物有所值。对于苹果今年4月宣布包括回购股票在内的1000亿美元规模资本返还计划,他感到很高兴。当时巴菲特说,伯克希尔持有5%的苹果股票,也许以后持股比例会增加到6%、7%。

“如果你看看苹果,我认为它的收入几乎是美国第二大盈利公司的两倍。”巴菲特曾说。

银行股方面,伯克希尔·哈撒韦选择了增持高盛、减持富国银行。

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首次购买高盛的优先股。在2018年第二季度,它的持股数量增加了21%,增加到了约1325万股。截至今年6月底,这些股票价值约29.2亿美元。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以来,高盛的跌幅已接近10%。

与此同时,伯克希尔·哈撒韦对富国银行的持股仍在继续减少。

二季度伯克希尔减持富国银行450万股,减持股份数量为一季度减持规模172万股的2.6倍,持仓降至约4.52亿股,季末市值约251亿美元。使得富国银行成为该公司二季度末的第二大持仓。8月14日,富国银行股价收涨0.8%,报58.07美元,较二季度末涨近4%。

不过,这一减持未必代表伯克希尔对富国银行的不看好。

8月13日,伯克希尔·哈撒韦在官网上发布的一份声明中称:“这些买卖决策并未反映我们的投资管理层对相关股票吸引力的看法,而是遵守持股不超过10%的原则”。

伯克希尔公司在这份声明中称,除了少数例外,该公司希望避免持有10%或更多的被投资股票。

“由于许多投资者正在回购这些股票,伯克希尔有时需要进行少量出售,以避免达到10%的门槛。在第二季度,这种自我设定的限制导致伯克希尔出售了银行和航空业的少量股权,同时伯克希尔还购买了同行业其他公司的股票。”声明中这样写道。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