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软件教程 > 新文化最新动态
2020
11-22

新文化最新动态

山东复盛公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的最新动态

每个人的人生都像一个爬山,只有往上攀登,才可能享受到更多的自由和更大的空间。一部分人庸庸碌碌,终其一生都在老地方徘徊。另一部分人按部就班,从E山头爬到C山头。只有少数人,能很迅速地攀到A山头,跻身成功者之列,享受峰顶风光。似乎每个靠自己奋斗成功的男人,都有一个差异巨大的曾经。姚勇胜的曾经很有意思。他曾经是冶金系统的技工,每天在企业挥汗如雨地工作,如今他是淄博广告圈倍受追捧的“大哥大”——山东汇利通广告有限公司董事长。他曾经生长在陕西相对闭塞的渭南平原,如今却扎根淄博这方热土,将事业越做越大。姚勇胜不满足只做成功的广告人,而是想搞真正的文化创意产业,要做淄博文化产业的龙头。为了心中的梦想,一年前他投身金融界,成了山东复盛公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的掌门人。

青铜时代:从技工到广告业务员姚勇胜出生在陕西渭南平原,父母都是冶金系统的工人。1995年,20岁那年,学工业民用建筑专业的他,从冶金学院毕业后,作为淄博市引进的首批专业人才,与30多名同学兼老乡来到了淄博,被安排在张店马尚镇附近的冶金部第九冶公司做技工。由于年轻经验少,姚勇胜每天在厂子里除了干杂活,就是闲着没事。一月400元的收入,这种平淡无奇的日子,让姚勇胜感到窒息。但他没有感叹命运不公,也没有抱怨什么,只是非常希望通过自己努力,把生活过得好些。这个朴素的想法,指向一个模糊的方向,那就是向单位外发展。一年后,姚勇胜毅然离开单位,来到淄博太阳广告公司做了一名广告业务员。虽然既无背景又不是广告科班出身,但敢想敢做的姚勇胜,天生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儿,一盒名片别的业务员要好几个月才发完,他3天就发完了。一位闲着没事干轻经验少,每天在厂子里除了干杂活外当时张店园林大厦算是最高的写字楼,里面入驻几十家企业,他挨家挨户地敲门拜访、递名片谈业务,即使吃了闭门羹遭到客户拒绝,姚勇胜也不灰心气馁。为了恶补广告知识,他到书店搜罗各种广告书籍,白天跑业务,晚上忙读书。一个月试用期下来,他完成了10余万元的广告,业务量名列公司前茅,第二个月后姚勇胜被破格提拔为业务主任。谈起这段经历,姚勇胜觉得没啥可炫耀的,只是他比别人更勤奋能吃苦罢了。令姚勇胜终生难忘的,是第一个月他就拿到了4000多元的广告业绩提成,这差不多是他在企业一年的工资总和。当时他怀揣着一厚叠百元大钞回到与女友租住的屋子时,两人乐坏了,欢呼着、大笑着,他与女友在屋子里疯狂地撒着钱,嚷着“我们赚钱了!”当时,姚勇胜兴奋中满是感动与喜悦,觉得自己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

白银时代:从几个人到精英团队姚勇胜骑辆自行车,五区三县跑广告业务。夏天,花10元钱买的白色老头衫,早晨出门换上,晚上回来就被汗水渍成了黄色。一年下来,风里来雨里去,姚勇胜骑坏了4、5辆自行车。而他却并不觉得疲倦,因为年轻的心里,装了一个‘传媒王国’梦。”上世纪90年代,正值改革开放的大潮,心中有梦想的姚勇胜无疑成了真正的弄潮儿。1998年,他开起了自己的广告公司,起名为“汇利通”,寓意为“汇聚四海才,利达八方缘,通达融百年。”“汇利通”广告公司成立之初,只有姚勇胜与妻子陈涛两人,姚勇胜既是老板又当业务员。虽然不是广告科班出身,但一年的专业广告人经历,使他悟出:“广告公司在给别人做品牌的同时,更应该给自己做品牌,这样才有说服力,客户才会主动来找你。”十几年前,这样的理念还鲜有实践者。姚勇胜说,好广告的秘诀就象演戏,戏剧的开头要亮眼,最后的姿势要打到点子上,吸引人眼球才是功夫。当时的广告业务相对简单,除了广告设计,就是为企业做宣传画册。那时,好多厂家做画册,是奔着广告人的才情、创意、智慧而来。姚勇胜天生就有广告头脑,他从小就喜欢绘画,喜欢“离经叛道”,点子多,头脑活,善交际,与客户沟通的能力超强,做起策划与众不同,效果也很好,做一个红一个,而且还是知名度和美誉度并收,在淄博广告圈名声鹊起。“先人一步,高人一筹,赢在眼光,胜在思路”,本着这种经营理念。成立13年来,姚勇胜已将“汇利通”打造成为拥有30余名专业广告策划、设计人才的职业化团队。公司的业务范围也拓展为品牌策略制定、企业形象定位、产品营销推广、工程装饰装修、展台展厅制作、新媒体运营招商、大型户外广告制作等领域,成为鲁中地区较大的广告公司之一,业务覆盖山东半岛。

黄金时代:从“汇利通”到“复盛公”自古就有“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民谚。前几年央视热播的《乔家大院》,演绎了清代山西祁县“复盛公”商号大商人乔致庸,以毕生的精力,实现青年时代立下的“货通天下、汇通天下”宏愿的故事。“复盛公”作为山(西)陕(西)商界的老字号企业,始创于1755年,200多年来,历经风雨变迁。2011年,“复盛公”老字号资源整合,与汇利通广告传媒等多家在鲁投资的山(西)陕(西)商人及知名鲁商强强联合,旨在打造“复盛公”系列投资、融资的平台。作为山东省陕西商会的秘书长、淄博西北商会会长,籍贯山西、出生在陕西的姚勇胜成立了山东复盛公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说起从广告圈转到金融界的原因,姚勇胜认为,传统的广告文化传媒业的黄金时代已渐行渐远,取而代之的是资本的力量嫁接的文化创意产业。要做淄博文化产业的龙头,必须竞争力与资本实力并重,资产经营与资本运营并行。随着民间金融的逐步被认可,被放开,合法化,他捕捉到了新的商机。他认为弘扬“复盛公”追求信用,以信立企,以诚信规范经营行为,实乃“不求一时之利,求长远之效的经营大道”。要把“复盛公”做成最正规、最具抗风险能力的民间金融机构着实不易,但姚勇胜明白“取信于人”的道理:“盛”从何来?一个“信”字。始于信,起于信,益于信,一个“信”字,将铸就“复盛公”的品牌力量。姚勇胜是个不折不扣的忙人,现年37岁的他正值盛年,胸怀大抱负,他深信“文化是核心资源、文化产业是核心竞争力、文化产业投资是文化大发展的核心动力”。投身金融界,恢复创建“复盛公”,只不过是“曲线救国”,为文化创意产业插上资本的翅膀。

在淄博创业,打拼17年,姚勇胜已经深深爱上了淄博这方热土,将这里视作第二故乡,他感慨地对记者说,“作为一个既无背景又无靠山的外地人,在淄博感受到了温暖与热情,淄博人对待外地人都挺好,一点也不排外。投资环境也好,很适合创业。”1998年创业的第一年,姚勇胜就将远在陕西的父母与兄弟接来淄博。姚勇胜很庆幸自己当年选择来淄博,也很庆幸自己走上了自主创业这条大道。由淄博张店区中小企业局、张店区文化产业办公室、张店区工商联、张店区个私协主办,本报财经工作室与山东复盛公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承办的张店区中小企业投融资新模式战略研讨会,6月2日上午张店区政府后会议中心一楼1号会议室成功举办。

本次研讨会,吸引了200多位中小企业和个人参加。研讨会主要提出了投融资的几种新方案,交做了案例讲解。这几种金融新模式均由山东复盛公文化投资公司全权代理,具体是:――

PPE私募权益模式:融资项目方(企业)可以已有或准有的股权、动产、不动产、艺术品、有价证券等各类资产,向提供融资服务的投资公司提出申请,经对申请项目进行相关的期限、额度、收益进行评估后,将相关权益进行划分,经方案设计、资源整合向民间资本持有者募集资金,集体购买该项目的权益份额,投资人根据出资额度不同而享有对等比例的项目权益。这种融资模式的优势是,小资金对接优质大项目,可操作性强。专业团队管理,并提供投资担保,确保安全性。投资期间获得对应的项目权益,权属明确。项目权益可在公司会员间流通,退出自由、便捷。期限固定,收益高,稳定性强。量身定做,避免资金闲置。相对于“私募股权”融资方式,门槛低、更加便捷。

深圳怡亚通模式:“深圳怡亚通”系《财富》中国500强、福布斯中国顶尖企业第25位、中国物流百强、国内首家上市供应链企业(股票代码:002183)。怡亚通全球供应链整合服务平台为各类法人企业搭建综合性金融平台,提供全方位的融资租赁服务,通过专业团队一系列的产品虚拟整合供应链服务,达到简化客户操作流程,缓解企业运作资金压力大的目的。其特色是,深圳怡亚通强大的服务网络遍布全球,先进的物流、仓储能力,确保货物的安全,防范风险,有充足的银行授信额度,可实施完善的资金配套服务。零风险的期货、外汇、股票配资模式:在证券投资人自有资金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杠杆比例向其有偿提供相应的资金供证券投资人进行期货、外汇、股票的证券交易。适用客户:专于经营期货、外汇、股票等证券市场业务,拥有丰富的操盘经验,由于资金规模小而制约业务发展、无法获得更大的收益,通过该业务方式有效解决资金困境,满足市场行情变化对投资资金的需求。其特色是,出资方实时监管证券交易的资金使用,双方可通过共同委托担保公司提供履约担保,出资方对账户拥有控制权,双方可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三方资金监管,如遇纠纷可凭合同及相关凭证与配资公司协商、通过仲裁机构或法院处理。

上山文化开发最新动态

上山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为此,当地政回府专门修建了上山答文化陈列馆。

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黄坤明2009-6-11在浦江县考察时要求:

对上山文化、江南第一家等文化遗址的保护,突出历史文化价值,保护与开发并重,努力打造文化品牌。

为此,政府要做的努力应该是长期的、一贯的,措施应该是稳步的。不会有一蹴而就的大手笔。

据悉,跨湖桥文化发现于萧山,碳14测定其年代为距今8000年至7000年,但专家有不同判断,不过目前最保守的看法也认为其年代至迟与河姆渡文化相当。因此,曹锦炎在发布会上很有信心地说上山遗址是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他说,在2005年,嵊州小黄山遗址发现了相同类型的文化遗存,证明“上山”下层文化类型不是孤立的,不少专家认为这种新发现的考古学文化可以命名为“上山文化”。

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片,表面发现了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有大量稻壳、稻叶,在遗址中还有稻米遗存,这引起考古界关注。有专家认为这是长江下游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稻作遗存,对研究稻作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蒋乐平研究员,是负责上山遗址发掘的领队。他在此前的一个学术报告中介绍说,对一组2001年发掘标本的碳14测定的结果是,上山遗址的年代为距今11400年至8400年。由于在相关研讨会上也有专家对这一数据态度审慎,曹锦炎在新闻发布会上并没有说明上山文化的具体年代。他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1万年左右的数据有专家存疑,但8000年以上是为专家们普遍接受的。他希望通过今后的发掘和进一步科学研究,使上山文化的年代进一步确定,同时也能够在其他如相关墓葬、制陶遗址、稻作遗迹等方面有新的发现。

雨过初晴。浦江县渠南村村北的机耕路上,泥土还有几分润湿。几十米外,两处用竹棚防护起来的上山文化遗址现场,干燥温暖。

眼前这幕平凡的乡村景象,在考古专家眼里,却是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瑰宝。2001至2006年的三期考古发掘和研究证实,距今万年的上山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负责看护遗址的渠南村村民周成远说,虽然“挖掘出来的宝贝”都存放到了浦江县博物馆,来现场“探秘”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对不远万里来这里考察的日本教授夫妇。

上山文化,为何如此吸引人?透过历史的风尘,我们能否追寻万年前浙江先民的生活轨迹、生产方式和精神风貌?本报记者专访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遗址考古队队长蒋乐平。

浙江新石器遗址首现打制石器——能否验证文化的原始性

展台上,一些用石片制作的石器,要仔细看才能发现,其刃部呈现不规则的锯齿状。蒋乐平说,这些具有“二次加工痕迹”的石器,正是上山遗址中发现的打制石器。

与陶器和农业一样,磨制石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比磨制石器更为“原始质朴”的打制石器,“出生年代”是在更古老的旧石器时代。

2004年,在二期发掘中发现打制石器,曾令蒋乐平异常振奋。因为,在上山遗址中出现了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的并存,让人隐约联想到新旧石器的过渡阶段。

也有专家认为,打制石器一直从旧石器时代沿用到新石器时代。在长江上游和北方一些距今五六千年的遗址中,也曾发现过打制石器。

蒋乐平指出,浙江以往发掘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打制石器没有成为一个文化现象。即使在距今9000年的嵊州小黄山遗址,打制石器也十分罕见。

此外,在上山遗址早期前段的文化层中,尚没有发现磨制石器,这说明当时很可能尚处于打制石器阶段。而砾石石器,如上述石磨盘、石磨棒的大量存在,也是“打制石器可以印证上山文化原始性”的一大理由。

周身布满剥片疤痕边缘的石器,被称为石核石器或砾石石器。从砾石或石材上打下石片后,剩下的石核也被作为工具来使用。

“上山人”是否还在“流离失所”——三排柱洞引出的疑问

去年6月,上山遗址被确立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为更好地保护遗址,部分区域已实行回埋。

在深埋地下的遗址中,有3排“万年柱洞”。每排11个柱洞,直径分别在40至50厘米,深度约为70至90厘米。3排柱洞,形成了长11米、宽6米的矩阵。

这3排在2001年第一期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洞”,之所以被专家命名为“柱洞”,是因为它们很可能是木结构建筑的遗迹。

蒋乐平指出,在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建筑中,也有类似的柱洞,很可能与上山的“万年柱洞”是一脉相承。

这就意味着,上山人可能已经拥有木结构的地面建筑,告别了穴居生活。

也有专家提出,上山的“万年柱洞”,也许仅仅是季节性居住的痕迹。一年四季,上山人可能天寒地冻时住洞穴,春暖花开后回到平旷地带的木构房屋中,进行季节性的迁移。

上山先民到底有没有告别“流离失所”的原始状态?陶器的存在,能说明一些问题。陶器易碎,必须定居下来,才能方便使用。而且上山的陶器体积较大,并不方便携带。

蒋乐平说,2007年,考古队将扩大调查范围,将浦阳江上游地区的洞穴作为探索对象,看能否发现同时期的文化遗存,以进一步研究古上山人的生存区域、状态和特征。

如何接近真实的“上山人”——先民残骸之谜

万年之遥,引发人的遐想无限。

“有没有可能像周口店的山顶洞人那样,发现‘上山人’头盖骨之类的遗骸?”

面对这样一个“外行”的问题,蒋乐平表示,专家也在希望通过扩大发掘范围,寻找更多有关“上山人”的“信息碎片”。

去年10月,中国第四届环境考古学大会暨上山遗址学术研讨会在浦江召开前夕,考古队发现,在上山遗址的早期地层中,有一片区域泥土湿润,色泽深,偏“肥”。于是,队里在这片区域布了一个“探方”。

惊喜产生了。筛选中,不仅获得几颗“上山人”乳白色的牙齿,还发现了6至7厘米长的尖状器骨椎。

蒋乐平说,通过下一步实验室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上山人”的年龄、寿命,甚至能推断出他(她)生过什么病,吃什么食物。

骨器的发现,也有利于我们研究上山人使用何种生产工具,以及当时有哪些动物与上山人相伴。

此外,蒋乐平还透露,有一些骨盆残片也尚未进行正式鉴定。看来,我们离真实的“上山人”越来越近了。

万年前先民是否“吃香喝辣”——关于大口盆的3种猜想

摊开浦江县“出产”的新年贺卡,可以看到一只古朴的“大口盆”,这是上山遗址中最为典型的出土文物。敞口无盖、口子的外延远远大于底部,是上山大口盆的“体态特征”。

蒋乐平说,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由于它的可塑性比石器大,尤其能够代表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那么,这种被学术界称为“敞口盆”的特殊形制,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遐想?

猜想一:大口盆是“石煮法”的工具。用火将石头烧烫后,投入放置水或食物的大口盆,就可以用来烧水或流食。假如这一猜想成立,我们的先民早在万年前就已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猜想二:大口盆是安放磨盘的盛器。将上山出土的石磨盘放入大口盆中,再拿块茎植物(如番薯等)在上面磨浆,流质淀粉直接收集在盆中,避免了浪费。上山先民早就有了“节约型社会”的设想?

猜想三:大口盆是没有盖子的“储存罐”。当时,地球上的气候刚开始从干冷向湿暖转化,还没有“防潮”的概念。

作为重要“食物资源”的稻米——探索栽培稻起源之谜

“大口盆”传递的另一个重大信息,是在它的残片——夹炭陶的表面,含有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也羼和了大量的稻壳、稻叶。

现代人司空见惯的稻米出现在万年前的上山遗址中,就有了特殊意义。蒋乐平介绍,农作物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第一次伟大革命。人类何时、何处将野生稻驯化成为栽培稻,是中外考古学家探索了半个多世纪的话题。

上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中栽培稻的发现,将原先属于植物学界“兴奋点”的栽培稻文明起源问题,引入了考古界。学者们也由此将水稻的起源地认定为中国。

近年来,稻米的“长江中下游起源说”,占据了学界的主流。那么,作为长江下游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明,上山遗址是不是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

蒋乐平说,此前发现的湖南玉蟾岩遗址,两度出土了超万年的有人工育化迹象的稻谷,但数量远不及上山遗址;江西仙人洞遗址也有距今超万年的水稻遗存,但仅仅是栽培稻的植硅石标本。

作为面积超万平方米的旷野遗址,上山文化所蕴藏的丰富稻作遗存,对于探寻新石器早期的农业文明,具有着独特价值。

北京大学严文明教授说,研究稻作农业如何起源需要有多方面证据,但上山遗址发现的稻壳,证明当时的人已把稻米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物资源”,很可能已经开始了栽培水稻的过程。

蒋乐平指出,陶器胚胎中发现的稻作遗存,应该区分瘪壳和稻壳。如果是瘪壳,可能是先人将部分发育不良的野生稻,作为坚固、耐火的材料加入制陶的泥土中;如果是稻壳,则说明先人有意识地取用稻米作为食物,就更能支持栽培稻的起源说。上山发现的稻作遗存,恰恰是后者居多。

端详大磨盘上的“斑点”——“盘、棒组合”还是“盘、球组合”

上山先民开始人工栽培水稻的一个辅助证据,就是“满目沧桑”的石磨盘。

石磨盘的表面,具有明显的规则弧度:盘中心低凹,四周稍凸。仔细端详可以发现,盘面并不光滑,有着许多坑坑洼洼的“斑点”。专家认为,这些“斑点”并非天生,而是人类有意识地凿出来的。

将它们与稻壳联想在一起,一个有趣的猜想诞生了:先民将稻谷放在大磨盘上,用石棒或者石球充当磨具,脱粒工具产生了。而高低不平的盘面,更有利于增强脱壳取米的效果。最近,蒋乐平等人模拟的一次“现代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石磨盘和石磨棒(石球)的组合,由此成为上山遗址的又一文化特征。当然,这一猜想是否确实,又是我们需要探索的一大谜题。

让人心怀好奇的还有,“盘、棒组合”与“盘、球组合”哪个更接近现实?

蒋乐平在日本考察时,曾经见到过石磨盘和石球的组合。而在我国北方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中,都曾发现石磨盘和磨棒组合。值得一提的是,与上山文化宽厚的磨棒(其实更像磨块)不同的是,它们的磨棒呈长条状,很像今天的擀面杖。

“上山人”的活动范围有多大——探访神秘古河道

在上山遗址的西边,有一条新开挖的水沟。

这条看似寻常的水沟,在专家眼里,却是找到了“上山人”活动半径的关键点——古河道。

蒋乐平说,上山发现的石器,以凝灰岩为主料。对古河道进行的剖面研究证实,2米之下有沙石,是古河道的河床。而在河床中,发现了用凝灰岩制成的石磨盘。

那么,石料究竟是先民在河道上捡到的,还是在河流上游的山谷地道开挖而来?这个问题,对于确定“上山人”的活动范围,至关重要。

然而,一系列谜题又接踵而来:古河道的诞生年代,是否就在上山时期?还是后来形成的河道,冲刷了部分上山遗迹?

如果第二个设问成立,那么,目前发现的“上山人”住在高地,是否还可能有住在低洼处的先民?低洼处,是否会有水稻“田”?

在古河床之下,是否还另有遗址?“上山人”是如何依水而居住的?完整的遗址,也即当时的村落会如何分布?

神秘古河道,带来广阔的想象和探索的空间。

部落功能区分之谜——上山人是否已有祭祀活动

陶器研究,又一次激发了学者的想象力。

蒋乐平说,完整的大口盆、易复原的双耳罐,都在上山遗址的南区浅坑中发现,而在北区,有着为数不少的储藏坑,或方或圆,坑中却不见完整的陶器。

“北区的很多坑,既有陶片又有石器,陶片虽然丰富但是零碎。有点类似废弃的‘地窖’。”

根据以往的考古发掘经验,比较完整的陶器,一般都在墓葬中发现。此外,南区发现这样几个长方形的坑:长1.7米左右,宽约40厘米,深30厘米,规制与墓葬坑十分接近。

因此,上山南区很可能存在墓葬区。但是,尚未在南区发现先民骨架的现实,又引发了一个悬疑。

“也有可能是带有宗教性质的祭祀遗迹。”蒋乐平举例说,山顶洞人时,就已经有了埋葬仪式。而在古欧洲,人们会在死者身边放上鲜花和随葬品,同样是一种祭祀仪式。

如果墓葬的假想被证实,加上早期木构房址的存在,那么,这些“证据”,对于进一步研究上山不同时期聚落结构、功能分区的变化,将拓展出一片新的空间。

新石器时代的源流之谜——跨湖桥文化是否从上山而来

河姆渡文化震惊世界之后,近年来,跨湖桥文化、上山文化的相继发现和命名,让浙江一次次成为考古学界的关注热点。

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遗址结构完整,文化面貌独特,器物群组合、制陶技术等,又自成一个整体。然而,它的来龙去脉,却一直是个谜。

现在,考古研究表明,上山遗址,以及早期属于上山文化的小黄山遗址——两处迄今为止发现的浙江最早的两处遗址中,都发现了上山文化和跨湖桥文化的叠压关系,这对于梳理浙江整个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源流,是个重要的探索方向。

在浦江博物馆的陈列室中,我们就看到了表明两者关系的图表:上山遗址出土的跨湖桥文化遗物与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跨湖桥文化遗物比较,通过表格中的陶器对比,清晰展现。

在跨湖桥文化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带镂空圈足器是在新石器的偏晚期开始流行起来的。因此,萧山跨湖桥遗址中发现的类似高脚杯的圈足陶器,曾让大家对跨湖桥遗址的年代产生质疑。

而如今,比跨湖桥文化早2000年左右的上山文化,也出现了圈足器,上部与大口盆相似,底部装上圈足,有的还有镂空装饰。这不禁让人们追问:跨湖桥文化是否从上山文化延续而来?

一万年前上山人就吃上白米饭

2001年至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浦江博物馆对上山遗址实施了三期发掘,共揭露遗址面积1600平方米,获得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出土石器及陶器千余件,其中修复出土陶器70余件。并邀请到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来到上山,一道尝试用多学科的先进手段采集更多的遗址信息,采取了浮选收集植物遗存以及在发掘过程中尽量保护器物的原始形态,以便进行多学科的分析与研究。今年新出土了一枚骨锥、一些动物骨头和一颗人的牙齿。“上山人”牙齿的出土,意义不同寻常,专家对牙齿进行科学测定后,将推断这颗牙齿主人的年龄、营养状态、食物结构等,可以为丰富“上山文化”提供非常好的资料,也为进一步研究“上山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或许,万年前“上山人”的生活,将由此得到破解。

在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片的表面,发现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羼和大量的稻壳、稻叶,遗址还出土了稻米遗存。专家们认为:“上山遗址发现了长江下游地区迄今最早的稻作遗存,对稻作农业起源问题的研究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这个发现不仅表明上山遗址是世界稻作农业的最早起源地之一,也告诉我们1万年前的“上山人”已经将稻米当做重要的食物资源了。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吕烈丹博士说:“这粒米不管是野生的和栽培的,意义都同样重大。”上山遗址对农业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更多解读的可能。中国环境考古学会的会长莫多闻教授在中国第四届环境考古学大会上兴奋地说:“上山遗址的发现与研究,是浙江乃至整个华东地区考古发现和研究的重大突破,对我国新石器考古学研究和农业起源研究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站在畈野上,望着眼前这片普普通通的丘陵田亩,仿佛可以看见在很久很久以前生活在这里的走出洞穴的上山先人,他们以最朴素最古老的方式走在人类从攫取型经济向生产型经济转轨的伟大实践中……

上山究竟还埋藏着多少秘密

上山遗址因其独特的发现和存在而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与肯定,2006年6月被列入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11月7日,“上山文化”在浦江被正式命名。上山是浦江的,是浙江的,同时又是中国和世界的。上山遗址透露出的古老信息已经触碰到了文明源头的世界性课题,上山有着在一个更广更大的背景下来审视与解读的价值。

从出土的遗物和遗迹,我们可以直观地阅读远古上山人的简朴与粗放,从文化层面与先人作心灵的对话。但是,我们仍然难以复原上山人纯朴而丰富的生活。这正如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曹锦贵所长所说的,目前上山遗址的发掘和研究成果仅仅是阶段性的,还有更多的东西需要发现与研究。

是的,上山遗址还在不断地发现和探索中,对上山的认识也还走在路上。上山期待着更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来实地考察和研究,用他们的丰富经验、科学精神和真知灼见来解读上山的各种信息,集中更多的力量来解开上山遗址的谜底。

也许,我们现在的发掘仅仅是推开上山的一道远古小门,里面还有一个更加让人惊喜的世界,在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去发现,去研究。

上山的先人,也许正在期盼着与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和所有关注她的人们,作一次近距离的文化接触和心灵对话……

跨湖桥文化发现于萧山,碳14测定其年代为距今8000年至7000年,但专家有不同判断,不过目前最保守的看法也认为其年代至迟与河姆渡文化相当。因此,曹锦炎在发布会上很有信心地说上山遗址是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他说,在2005年,嵊州小黄山遗址发现了相同类型的文化遗存,证明“上山”下层文化类型不是孤立的,不少专家认为这种新发现的考古学文化可以命名为“上山文化”。

上山遗址出土的夹炭陶片,表面发现了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有大量稻壳、稻叶,在遗址中还有稻米遗存,这引起考古界关注。有专家认为这是长江下游地区目前发现最早的稻作遗存,对研究稻作史提供了十分珍贵的资料。

浙江省考古研究所蒋乐平研究员,是负责上山遗址发掘的领队。他在此前的一个学术报告中介绍说,对一组2001年发掘标本的碳14测定的结果是,上山遗址的年代为距今11400年至8400年。由于在相关研讨会上也有专家对这一数据态度审慎,曹锦炎在新闻发布会上并没有说明上山文化的具体年代。他在会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1万年左右的数据有专家存疑,但8000年以上是为专家们普遍接受的。他希望通过今后的发掘和进一步科学研究,使上山文化的年代进一步确定,同时也能够在其他如相关墓葬、制陶遗址、稻作遗迹等方面有新的发现。

雨过初晴。浦江县渠南村村北的机耕路上,泥土还有几分润湿。几十米外,两处用竹棚防护起来的上山文化遗址现场,干燥温暖。

眼前这幕平凡的乡村景象,在考古专家眼里,却是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瑰宝。2001至2006年的三期考古发掘和研究证实,距今万年的上山遗址,是中国长江下游及东南沿海地区迄今发现的年代最久远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负责看护遗址的渠南村村民周成远说,虽然“挖掘出来的宝贝”都存放到了浦江县博物馆,来现场“探秘”的游客仍然络绎不绝。让他印象最深的,是一对不远万里来这里考察的日本教授夫妇。

上山文化,为何如此吸引人?透过历史的风尘,我们能否追寻万年前浙江先民的生活轨迹、生产方式和精神风貌?本报记者专访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上山遗址考古队队长蒋乐平。

浙江新石器遗址首现打制石器——能否验证文化的原始性

展台上,一些用石片制作的石器,要仔细看才能发现,其刃部呈现不规则的锯齿状。蒋乐平说,这些具有“二次加工痕迹”的石器,正是上山遗址中发现的打制石器。

与陶器和农业一样,磨制石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比磨制石器更为“原始质朴”的打制石器,“出生年代”是在更古老的旧石器时代。

2004年,在二期发掘中发现打制石器,曾令蒋乐平异常振奋。因为,在上山遗址中出现了打制石器与磨制石器的并存,让人隐约联想到新旧石器的过渡阶段。

也有专家认为,打制石器一直从旧石器时代沿用到新石器时代。在长江上游和北方一些距今五六千年的遗址中,也曾发现过打制石器。

蒋乐平指出,浙江以往发掘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打制石器没有成为一个文化现象。即使在距今9000年的嵊州小黄山遗址,打制石器也十分罕见。

此外,在上山遗址早期前段的文化层中,尚没有发现磨制石器,这说明当时很可能尚处于打制石器阶段。而砾石石器,如上述石磨盘、石磨棒的大量存在,也是“打制石器可以印证上山文化原始性”的一大理由。

周身布满剥片疤痕边缘的石器,被称为石核石器或砾石石器。从砾石或石材上打下石片后,剩下的石核也被作为工具来使用。

“上山人”是否还在“流离失所”——三排柱洞引出的疑问

去年6月,上山遗址被确立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为更好地保护遗址,部分区域已实行回埋。

在深埋地下的遗址中,有3排“万年柱洞”。每排11个柱洞,直径分别在40至50厘米,深度约为70至90厘米。3排柱洞,形成了长11米、宽6米的矩阵。

这3排在2001年第一期考古发掘中发现的“洞”,之所以被专家命名为“柱洞”,是因为它们很可能是木结构建筑的遗迹。

蒋乐平指出,在河姆渡遗址的干栏建筑中,也有类似的柱洞,很可能与上山的“万年柱洞”是一脉相承。

这就意味着,上山人可能已经拥有木结构的地面建筑,告别了穴居生活。

也有专家提出,上山的“万年柱洞”,也许仅仅是季节性居住的痕迹。一年四季,上山人可能天寒地冻时住洞穴,春暖花开后回到平旷地带的木构房屋中,进行季节性的迁移。

上山先民到底有没有告别“流离失所”的原始状态?陶器的存在,能说明一些问题。陶器易碎,必须定居下来,才能方便使用。而且上山的陶器体积较大,并不方便携带。

蒋乐平说,2007年,考古队将扩大调查范围,将浦阳江上游地区的洞穴作为探索对象,看能否发现同时期的文化遗存,以进一步研究古上山人的生存区域、状态和特征。

如何接近真实的“上山人”——先民残骸之谜

万年之遥,引发人的遐想无限。

“有没有可能像周口店的山顶洞人那样,发现‘上山人’头盖骨之类的遗骸?”

面对这样一个“外行”的问题,蒋乐平表示,专家也在希望通过扩大发掘范围,寻找更多有关“上山人”的“信息碎片”。

去年10月,中国第四届环境考古学大会暨上山遗址学术研讨会在浦江召开前夕,考古队发现,在上山遗址的早期地层中,有一片区域泥土湿润,色泽深,偏“肥”。于是,队里在这片区域布了一个“探方”。

惊喜产生了。筛选中,不仅获得几颗“上山人”乳白色的牙齿,还发现了6至7厘米长的尖状器骨椎。

蒋乐平说,通过下一步实验室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上山人”的年龄、寿命,甚至能推断出他(她)生过什么病,吃什么食物。

骨器的发现,也有利于我们研究上山人使用何种生产工具,以及当时有哪些动物与上山人相伴。

此外,蒋乐平还透露,有一些骨盆残片也尚未进行正式鉴定。看来,我们离真实的“上山人”越来越近了。

万年前先民是否“吃香喝辣”——关于大口盆的3种猜想

摊开浦江县“出产”的新年贺卡,可以看到一只古朴的“大口盆”,这是上山遗址中最为典型的出土文物。敞口无盖、口子的外延远远大于底部,是上山大口盆的“体态特征”。

蒋乐平说,陶器是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由于它的可塑性比石器大,尤其能够代表一个群体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特征。那么,这种被学术界称为“敞口盆”的特殊形制,能给我们带来怎样的遐想?

猜想一:大口盆是“石煮法”的工具。用火将石头烧烫后,投入放置水或食物的大口盆,就可以用来烧水或流食。假如这一猜想成立,我们的先民早在万年前就已结束了“茹毛饮血”的生活。

猜想二:大口盆是安放磨盘的盛器。将上山出土的石磨盘放入大口盆中,再拿块茎植物(如番薯等)在上面磨浆,流质淀粉直接收集在盆中,避免了浪费。上山先民早就有了“节约型社会”的设想?

猜想三:大口盆是没有盖子的“储存罐”。当时,地球上的气候刚开始从干冷向湿暖转化,还没有“防潮”的概念。

作为重要“食物资源”的稻米——探索栽培稻起源之谜

“大口盆”传递的另一个重大信息,是在它的残片——夹炭陶的表面,含有较多的稻壳印痕,胎土中也羼和了大量的稻壳、稻叶。

现代人司空见惯的稻米出现在万年前的上山遗址中,就有了特殊意义。蒋乐平介绍,农作物的出现,是人类发展史上第一次伟大革命。人类何时、何处将野生稻驯化成为栽培稻,是中外考古学家探索了半个多世纪的话题。

上世纪70年代,河姆渡遗址中栽培稻的发现,将原先属于植物学界“兴奋点”的栽培稻文明起源问题,引入了考古界。学者们也由此将水稻的起源地认定为中国。

近年来,稻米的“长江中下游起源说”,占据了学界的主流。那么,作为长江下游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明,上山遗址是不是栽培稻的起源地之一?

蒋乐平说,此前发现的湖南玉蟾岩遗址,两度出土了超万年的有人工育化迹象的稻谷,但数量远不及上山遗址;江西仙人洞遗址也有距今超万年的水稻遗存,但仅仅是栽培稻的植硅石标本。

作为面积超万平方米的旷野遗址,上山文化所蕴藏的丰富稻作遗存,对于探寻新石器早期的农业文明,具有着独特价值。

北京大学严文明教授说,研究稻作农业如何起源需要有多方面证据,但上山遗址发现的稻壳,证明当时的人已把稻米作为一种重要的“食物资源”,很可能已经开始了栽培水稻的过程。

蒋乐平指出,陶器胚胎中发现的稻作遗存,应该区分瘪壳和稻壳。如果是瘪壳,可能是先人将部分发育不良的野生稻,作为坚固、耐火的材料加入制陶的泥土中;如果是稻壳,则说明先人有意识地取用稻米作为食物,就更能支持栽培稻的起源说。上山发现的稻作遗存,恰恰是后者居多。

端详大磨盘上的“斑点”——“盘、棒组合”还是“盘、球组合”

上山先民开始人工栽培水稻的一个辅助证据,就是“满目沧桑”的石磨盘。

石磨盘的表面,具有明显的规则弧度:盘中心低凹,四周稍凸。仔细端详可以发现,盘面并不光滑,有着许多坑坑洼洼的“斑点”。专家认为,这些“斑点”并非天生,而是人类有意识地凿出来的。

将它们与稻壳联想在一起,一个有趣的猜想诞生了:先民将稻谷放在大磨盘上,用石棒或者石球充当磨具,脱粒工具产生了。而高低不平的盘面,更有利于增强脱壳取米的效果。最近,蒋乐平等人模拟的一次“现代实验”,也证实了这一点。

石磨盘和石磨棒(石球)的组合,由此成为上山遗址的又一文化特征。当然,这一猜想是否确实,又是我们需要探索的一大谜题。

让人心怀好奇的还有,“盘、棒组合”与“盘、球组合”哪个更接近现实?

蒋乐平在日本考察时,曾经见到过石磨盘和石球的组合。而在我国北方的磁山文化、裴李岗文化中,都曾发现石磨盘和磨棒组合。值得一提的是,与上山文化宽厚的磨棒(其实更像磨块)不同的是,它们的磨棒呈长条状,很像今天的擀面杖。

“上山人”的活动范围有多大——探访神秘古河道

在上山遗址的西边,有一条新开挖的水沟。

这条看似寻常的水沟,在专家眼里,却是找到了“上山人”活动半径的关键点——古河道。

蒋乐平说,上山发现的石器,以凝灰岩为主料。对古河道进行的剖面研究证实,2米之下有沙石,是古河道的河床。而在河床中,发现了用凝灰岩制成的石磨盘。

那么,石料究竟是先民在河道上捡到的,还是在河流上游的山谷地道开挖而来?这个问题,对于确定“上山人”的活动范围,至关重要。

然而,一系列谜题又接踵而来:古河道的诞生年代,是否就在上山时期?还是后来形成的河道,冲刷了部分上山遗迹?

如果第二个设问成立,那么,目前发现的“上山人”住在高地,是否还可能有住在低洼处的先民?低洼处,是否会有水稻“田”?

在古河床之下,是否还另有遗址?“上山人”是如何依水而居住的?完整的遗址,也即当时的村落会如何分布?

神秘古河道,带来广阔的想象和探索的空间。

部落功能区分之谜——上山人是否已有祭祀活动

陶器研究,又一次激发了学者的想象力。

蒋乐平说,完整的大口盆、易复原的双耳罐,都在上山遗址的南区浅坑中发现,而在北区,有着为数不少的储藏坑,或方或圆,坑中却不见完整的陶器。

“北区的很多坑,既有陶片又有石器,陶片虽然丰富但是零碎。有点类似废弃的‘地窖’。”

根据以往的考古发掘经验,比较完整的陶器,一般都在墓葬中发现。此外,南区发现这样几个长方形的坑:长1.7米左右,宽约40厘米,深30厘米,规制与墓葬坑十分接近。

因此,上山南区很可能存在墓葬区。但是,尚未在南区发现先民骨架的现实,又引发了一个悬疑。

“也有可能是带有宗教性质的祭祀遗迹。”蒋乐平举例说,山顶洞人时,就已经有了埋葬仪式。而在古欧洲,人们会在死者身边放上鲜花和随葬品,同样是一种祭祀仪式。

如果墓葬的假想被证实,加上早期木构房址的存在,那么,这些“证据”,对于进一步研究上山不同时期聚落结构、功能分区的变化,将拓展出一片新的空间。

新石器时代的源流之谜——跨湖桥文化是否从上山而来

河姆渡文化震惊世界之后,近年来,跨湖桥文化、上山文化的相继发现和命名,让浙江一次次成为考古学界的关注热点。

距今8000年的跨湖桥文化,遗址结构完整,文化面貌独特,器物群组合、制陶技术等,又自成一个整体。然而,它的来龙去脉,却一直是个谜。

现在,考古研究表明,上山遗址,以及早期属于上山文化的小黄山遗址——两处迄今为止发现的浙江最早的两处遗址中,都发现了上山文化和跨湖桥文化的叠压关系,这对于梳理浙江整个新石器时代的发展源流,是个重要的探索方向。

在浦江博物馆的陈列室中,我们就看到了表明两者关系的图表:上山遗址出土的跨湖桥文化遗物与萧山跨湖桥遗址出土的跨湖桥文化遗物比较,通过表格中的陶器对比,清晰展现。

在跨湖桥文化之前,人们一直认为带镂空圈足器是在新石器的偏晚期开始流行起来的。因此,萧山跨湖桥遗址中发现的类似高脚杯的圈足陶器,曾让大家对跨湖桥遗址的年代产生质疑。

而如今,比跨湖桥文化早2000年左右的上山文化,也出现了圈足器,上部与大口盆相似,底部装上圈足,有的还有镂空装饰。这不禁让人们追问:跨湖桥文化是否从上山文化延续而来?

2001年至今,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浦江博物馆对上山遗址实施了三期发掘,共揭露遗址面积1600平方米,获得了丰富的实物资料。出土石器及陶器千余件,其中修复出土陶器70余件。并邀请到香港中文大学人类学系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专家来到上山,一道尝试用多学科的先进手段采集更多的遗址信息,采取了浮选收集植物遗存以及在发掘过程中尽量保护器物的原始形态,以便进行多学科的分析与研究。今年新出土了一枚骨锥、一些动物骨头和一颗人的牙齿。“上山人”牙齿的出土,意义不同寻常,专家对牙齿进行科学测定后,将推断这颗牙齿主人的年龄、营养状态、食物结构等,可以为丰富“上山文化”提供非常好的资料,也为进一步研究“上山人”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或许,万年前“上山人”的生活,将由此得到破解。

广州融创万达文化旅游城最新动态?

广州融创万达文化旅游城目前在售住宅区毛坯商铺单位,户型建面约45-60平米,在售均价内48000元/平,楼层高4.7米。项容目高层住宅建面涵盖92-147㎡三至四房,带装修售价约26000元/㎡,2梯4户设计。目前B1区12栋,一梯两户、低密度、南北通透,建筑面积约125-143㎡三四房小洋房已正式开售,均价约30000/㎡。广州融创万达文旅城双龙过山车已经正式并轨,产业新城主题“游乐园”2019年即将全面开业,全园拥有13项演艺和室内节目,25台游乐设备,将给你带来全新的体验。项目还有高层住宅在售,建面涵盖92-147㎡三至四房,带装修售价约26000元/㎡,2梯4户设计。广州融创万达文化旅游城总投资达到500亿,临近穗莞深城际轻轨和广清城轨。

金一文化最新消息有人知道吗?

说到金一文化的来最新消息,我碰巧上自次看新闻,金一今年又入选了央视国家品牌计划,它也是两次入选品牌计划的唯一一家黄金珠宝企业,所以说金一文化的实力肯定是不容小觑的。金一文化还将终端市场逐渐覆盖至了全国大部分的省市,支持千店验货、售后也很周到,所以金一被称为“国民黄金珠宝品牌”也不足为奇了。

最新科技;世界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动态。

世界科学活动中心形成的经济—政治—文化前提。

科学革命和社会革命有无可否认的的科学家队伍的年龄谱曲线与当时的科学发现最佳年龄曲线的重合面积与其科学地位相关。用统计方法印证了每一个成为科学中心的国家在其科学高潮之前都出现一个哲学高潮的现象。科学衰落连同人员老化的原因要从政治经济根源上寻找。从经济、政治和文化诸方面对科学活动中心形成的前提进行分析。1经济活动与中心迁徙涉及到科学与生产的关系,恩格斯有一句名言。他说:科学的发生和发展一开始早就被生产所决定。

从每一个具体的科学活动中心来看,科学活跃时期之前或前期总有一个经济活跃时期作为先导。贝尔纳指出的科学活动中心与汤浅经统计确认的科学中心不尽相同,他指出的经济活动中心也没有严格区分小的较短暂的经济活跃期与大的较长时段的经济活跃期,但是,他关于经济活跃与科学活跃二者之间的关系的认识,是与我们这里指出的这两个现象吻合的。科学所遵循的轨道与商业和工业的轨道相同在时间的进程中,科学活动中心曾经推移过,通常的追随而非导致商业和工业活动中心的迁徙。注意这两个现象,我们完全可以避免工业革命陷阱,即仅仅从工业革命着手探寻生产与近现代科学中心转移的关系而又不得其解的窘境。2政治格局与社会变迁方向,注意到社会反常状态与科学革命的关系,但没有说明社会反常状态的标准,绘出的图中没有标明意大利的情况,而且英、法、德三国各有一次社会反常状态,美国却有两资。

意大利的文艺复兴、英国的清教运动、法国的启蒙运动、德国的古典哲学、美国的民族精神形成,既是这些国家各自历史上的伟大思想解放运动,又是世界近现代文化发展中的重要里程碑。科学自身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反抗教会思想统治、奠定实验基础、分类探寻规律、寻找普遍联系、小科学成为大科学这样各具特征的阶段。而文艺复兴为新思想寻找古典合法性、清教运动的功利价值观、启蒙运动的尊崇理性、古典哲学的辩证观点、美国精神的开拓和包容性,一方面分别适应了科学发展的不同阶段,另一方面也使这些阶段的科学带上了这些思想解放运动的印迹。总之,工业革命不是进入科学兴隆期的共同的社会生产前提,资产阶级革命不是进入科学兴隆期的普遍的政治条件,哲学高潮只是进入科学兴隆期所必需的文化准备的一个方面。但是,每一个国家在成为科学活动中心之前,都经历了经济起飞阶段,都有一个资产阶级争取解放的初始过程,都形成了解放思想的文化氛围。而且,正象每一个时期的科学活动中心都反映了相应阶段科学发展的主要特征一样,每一个国家在成为科学活动中心之前所经历的经济起飞、政治革命准备和精神解放运动也都反映了相应时期国际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主流方向。这三个方面构成了科学活动中心形成的重要前提。当然,科学活动中心的形成,也对相应国家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这些影响对不同时期的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面貌的形成还会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例:世界博览会是综合反映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和科技发展水平及成就的大型展示活动,它以其规模宏大、影响深远被誉为“经济、科技、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