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06-10

元方

世说新语中写到元方的有哪几篇,分别是什么

政事第三之三、互不相师

(原文)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久而益敬。”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令,正行此事。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译)陈元方十一岁的时候,去拜访袁公。袁公问道:“令尊在太丘,远近的人都赞扬他,他都做了些什么呢?”元方说:“家父在太丘,强者以德来安抚,弱者以仁来体恤,让他们安居乐业,时间长了,他们就越发尊敬他了。”袁公说:“我以前曾任邺县令,做的也是这些事。不知是令尊效法我,还是我效法令尊?”元方答道:“周公和孔子,生在不同的年代,交往和行动却是一样的。周公没有效法孔子,孔子也没有效法周公。”

方正第五之一、元方答客

(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陈太丘(寔)和朋友相约外出,约定的时间是中午,可到了中午了,朋友还没来,太丘就自己走了,太丘刚走朋友到了。太丘的儿子元方当时七岁,正在门外玩,客人问元方:“你父亲在吗?”元方回答:“等你不来,他已经走了。”朋友大怒道:“真不是人啊!和人约好出去,现在却丢下我自己走了。”元方说:“你和我父亲约在中午,到了中午你却没来,这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这就是不懂礼貌。”朋友很惭愧,下车来拉元方想表示亲近,元方走进家门,不再理他。

规箴第十之三、元方父丧

(原文)陈元方遭父丧,哭泣哀恸,躯体骨立。其母愍之,窃以锦被蒙上。郭林宗吊而见之,谓曰:“卿海内之俊才,四方是则,如何当丧,锦被蒙上?孔子曰:‘衣夫锦也,食夫稻也,于汝安乎?’吾不取也!”奋衣而去。自后宾客绝百所日。

(译)陈元方(陈纪)父亲去世后,哀痛哭泣,形消骨立。他妈妈怜惜儿子,就悄悄地把织有锦纹的被子披在他身上。郭林宗来吊唁时看到了,就对陈元方说:“你是天下的俊杰,四面八方的人都以你为楷模,为什么在父丧期间,披着彩被呢?孔子说:‘穿着锦衣,吃着稻米,你会安心吗?’我不赞成这样!”说罢挥袖而去。此后一百多天都没有宾客吊唁。

夙慧第十二之一、蒸饭成粥

(原文)宾客诣陈太丘宿,太丘使元方、季方炊。客与太丘论议。二人进火,俱委而窃听。炊忘著萆,饭落釜中。太丘问:“炊何不馏?”元方、季方长跪曰:“大人与客语,乃俱窃听,炊忘著萆,饭今成糜。”太丘曰:“尔颇有所识不?”对曰:“仿佛记之。”二子长跪俱说,更相易夺,言无遗失。太丘曰:“如此但糜自可,何必饭也?”

(译)有客人在陈太丘(陈寔)家留宿,太丘让元方(陈纪)、季方(陈谌)兄弟二人做饭。兄弟二人正在烧火,听见太丘和客人在谈论,都停下来偷听。做饭时忘了放萆子,米都落进锅里。太丘问:“为什么没蒸饭呢?”元方、季方跪在地上说:“您和客人谈话,我们俩都在偷听,结果忘了放萆子,饭都成了粥了。”太丘说:“你们还记得我们说了什么吗?”兄弟回答道:“大概还记得。”于是兄弟二人跪在地上一块儿叙说,互相补充,大人说的话一点都没有遗漏。太丘说:“既然这样,喝粥就行了,何必做饭呢?”

元方是什么意思????

如果抄你说的是元方那么就是世说新语里的一个神童,如果你说的是元芳那么就是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的袭一个主要角色,在剧中是狄仁杰的保镖,也是其最得力助手。“元芳体”2113就来源于《神探狄仁杰》中狄大人常说的一句话,“元5261芳,此事你怎么看”。简直成了狄大人的口头禅,而李元芳的回答也固定化,4102“大人,我觉得此事有蹊跷。”“此1653事背后一定有一个天大的秘密。”

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

对的是,元方并不失礼,对于一个七岁孩bai子不能要求过高,从而看出元方直爽、正直的du性格.

元方zhi看似无理的的行为,表达了对父亲友人不守信用的强烈鄙视,人无信不立,这也告dao诫了人们不守信用的人是得不到内人尊敬容的.

不对的是,违背了中国传统美德中的尊敬长辈.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