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恢复上市涨幅超过1000%的股票有哪些?
1、目前,中国股市没有恢复上市涨幅超2113过1000%的股票。
2、一般在下列几种情况下,股票不受涨跌幅5261度限制:
①新股上市首日(价格不得高于发行价格的144%且不得低于发行价格的64%)
②股改4102股票(S开头,但不是ST)完成股改,复牌首日
③增1653发股票上市当天
④股改后的股票,达不到预计指标,追送股票上市当天
⑤某些重大资回产重组股票比如合并答之类的复牌当天
⑥退市股票恢复上市日
提供股票分析,拥有资深投资来专家全程跟踪指导,确保客户完全自赢利,凝聚强大分析师团队,汇聚各bai行业分析师精英,用科学决策和道德观念,帮助更多du投资者回避风险,资本增值zhi实现利润最大化.上海中远证券www.021699..cn股民赚钱的好机会dao-自己查看.....
如何选股
选股是在股市bai是最难的,如果能选好,那就是高手了,但是大部分散户都是去追涨杀跌的,一直都赚不了钱的,股市对于一般人来说这桶水是很深的,刚在股市是需要du交很多学费的,
有的几十年甚至一辈子都没能踏上赚zhi钱的行列了,散户长期在股市是很难赚的,
赚点小钱了,后面都会大亏回去,
据统计散户在长dao期在股市的80-90%都是亏钱的,建议最好不要自己操作,
没时间的更做不好,大环境、板块轮动、风内险等信息我们没办法及时知道的,
所以很难做得好,要想在股市赚钱,必须要用专业人士带容,【?:1031629138】做,
这是我经历过几年的心
酸历程的总结!希望对你有用!
去年,我是比较幸运的,在这一年中,我在股市中取得了10倍的业绩,把3万变成了30万.但我靠得并不是运气,而是实实在在的与庄家斗志斗勇,勇于在虎口拔牙中取得的.我在操作中不是使用昂贵的软件,而是利用电脑行情图进行短线操作,只跟升浪,不参与调整,一般而言,有5%周获利我即将离场,不要小看5%的周获利,如果你每周都有5%的获利,每年即可以获得10倍的收益.当然在大市不景气时,有2%-3%的获利.甚至有时候亏疑点也要及时离场;而在大盘大幅上场.不断创新高时,则耕具多方面的信息综合分析.判断.确定出货的时机.
在股市中,实际上就是庄家与散户的博弈,庄家为了获得胜利,往往会凭着手中的实力和掌握的信息,施展出许多计谋和骗局,诱你上当受骗;如庄家要进场建仓时,就说该股股性不好,没有活力,还要下跌,使你抛出手中筹码;庄家要派发出货时,就说该股票题材好,有潜力,还要上涨,让你去接最后一棒.我在操作时,根本不理会这些东西,完全按自己的投资理念和操作计划进行操作,所以媒体看好的和庄家看好的个股不在我的选择之中.
我在操作汇总,一直寻找一种不易亏钱的操作方法:说来很简单,想不亏钱就是要买上涨的股票,而且还要求处于底部刚刚开始上涨的,为了判断个股是否开始上涨,我在4年多的时间里,想过多种方法,试过多种办法,终于在5分钟线上找到了答案.通过在5分钟设置三条线:60.90.180.判断股票是否都抬头向上,并且60要由下向上穿90,60和90同时由下向上穿180.需要特别注意的是180这条线,只有这条线也转头向上,才表示调整已经结束,拉伸即将开始;同时,在加叉口需设定A.B两个股价最高点,A先B后,并且B点的价位要高于A点的价位,满足了以上条件,就可以说,多方占据了优势,股票的走势将是向上行的,获利空间在5%左右,并且不易亏钱.实际上每一次拉伸的幅度都有10%左右的空间,但在底部我不敢吃进,害怕调整还未结束,高位也不是我的卖价,我只有5%的获利空间;可我就是用这5%的利润空间.创造出了10倍的业绩.
十个坚决不买:
1)大市不好时坚决不买。
2)情绪bai冲动时坚决不买。
3)放天量的个股坚du决不买。zhi
4)暴涨过的个股坚决不买。
5)大除权的个股坚决不买。
6)有硬伤有问题有疑问的个dao股坚决不买。
7)没有未来回的个股坚决不买。
8)处于下跌趋势的个股坚决不买。
9)长期答盘整的个股坚决不买。
10)利好公开的个股坚决不买。
1.长线投资:长线的股票只关注来3点,基本面,业绩面和成长性。只要大盘处于低潮的时候,这些股票逢低介入持有。主要是一些绩优股和蓝筹股,比如我持有联通,宝钢,远洋,石化。这类股票不用担心其未来,肯定是向好的。
2.短期投资
关注消息面:这里主要指的是国家的一源些政策取向,建设投入,未来的经济政策,发展趋势等等。比如今年5月,联通的重组炒作;不久前铁路板块炒作,每年的两bai会农业炒作du,这种短期炒作都是快进快出。
概念性炒作:奥运概念,世博会概念等等,这类股票只要在这种概念实现之前,都是有反复炒作的机会,你可以参见中体产业在奥运前的波段炒作
短线的追涨操作:对于前几日表现一般,突然放量上涨的股票,可以在放量当zhi日快速进场,而后次日获利离场。如果连续放量拉升的不追涨
对大盘突然异动的判断:大盘在连续持续低迷,成交量萎缩的时候,某个交易日下午突然出现异动,大幅度拉升。很有可能就是国家即dao将出台政策利好。因为一些机构往往会提前知道利好,而采取行动。
中国证券市场过度投机的成因
中国股票市场并非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产物,而是为促进市场体制建立在政府驱动下人为发展起来的。先天的不足加上转轨过程中制度的不完善以及市场参与者行为的不规范,使中国股市很长一段时间陷入高投机和强波动的怪圈中。股市的运行相当程度上脱离了设计者当初的构想,市场功能未能有效发挥。
投机和过度投机
在投资学的意义上,投机被认为是“在商业和金融交易中,甘冒特殊风险,希图获取特殊利润的行为。①“或者说投机是对市场行为的积极参与,是以获得差价为目的,以承担较大风险为条件,积极参与市场买卖的攻击性的经济行为。股票市场上的投机行为表现出以下特点:追求缺乏稳定性、可预期性较差的差价收入;持有证券时间较短、频繁进出市场;有着较强的风险偏好,倾向于寻找价格波动较大的股票;不太注意影响股价的基本因素,主要以市场信号作为决策依据。作为一种积极参与市场的行为,投机被看作是股票市场的“润滑剂“,对市场功能的实观有着不可缺少的作用。投机的存在有利于增强股票市场的流通性,活跃市场,有助于平衡和发现市场价格,有助于分散风险和强化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投机行为对市场功能实现的促进作用是以市场参与者的理性行为为基础的。即投机行为只有在以下条件下,才能促进市场运行效率的提高和市场功能的实现:投机者的市场行为是在对市场信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在利润最大原则支配下,通过对成本、风险和收益的权衡比较后作出决策的。一旦投机者的攻击性市场行为超出理性的范围,而外界环境因素不能给予有效的约束时,过度投机就成为现实。所谓过度投机,指的是投机者对市场交易的积极参与由于受非理性因素的干扰而脱离理性轨道,从而其结果是市场运行效率的降低和市场功能的丧失。这里的非理性因素指的是影响行为主体选择的心理和精神层面的因素,如直觉、本能、激情、无意识等。在非理性因素作用下的人的行为,表现出非自觉性、非逻辑性、冲动性、盲目性等特征。应当承认,在人们实践活动中,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是相互交织、相互渗透、相互制约的。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非理性因素由于受理性因素和其他环境因素的制约和控制,被引向理性的目标。而在非正常的市场条件下非理性因素受环境条件的激化,往往会突破理性因素的制约并使之退出对决策的影响。于是,投机被推波助澜,走向过度投机。
我国股市过度投机的表现
过度投机必然使市场运行偏离有序的轨道,这种偏离可以从若干市场指标中反映出来。
(一)换手率过高
换手率即成交股数与流通股数的比率。反映同只股票在一定时期内被交易的次数。由于投资者对公司及市场前景的不同预期,以及市场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的不平衡,换手是投资者的理性选择。没有换手就没有交易。但是,换手率过高,交易过于频繁。则说明市场过于热衷于缺线炒作,反映出投资者行为的盲目性、矛盾性、冲突性,表现出非理性的特征。一般认为,成熟股市的年换手率科约为50%,而我国股市远高于比。以上海股市为例:1994年年换手率达825%,换手率居前10位的均在2000%以上,而凌桥股份则达2696%。1996年,上海股市换手率高达883%,而同时纽约、伦敦、香港、东京换手率为分别为69.9%、58.6%、45%、32.4%②。
(二)市盈率过高
市盈率即股票市价与每股净利润的比率,它反映市场对股票的评价,从静态角度看,也反映投资者收回投资的周期长短。股票投资中,市盈率多高为合适,可以从投资的机会成本来考虑。股票投资的经济目的在于获得某种形式的收益,作为理性的投资者,必然要求预期收益大于机会成本。我们用银行的存款利率和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来代替机会成本,则机会成本的倒数就是市盈率的理论值。即市盈率=1/存款利率或市盈率=1/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据此计算,我国市盈率理论值应为13倍左右。(设银行存款利率取8%,工业企业平均利润率取7%)。93年以来,上海A股平均市盈率达40倍以上。这意味着投票投资的收益仅有机会成本的1/3,或者说回收周期将高达40多年。而从个股来看,市盈率之高更是匪夷所思。1998年10月9日,上证指数1236点时,上海股市400多只上市股票中,市盈率超过100的达45家,而有11家则高达1000以上。其中最高者近4000倍③。如此高的市盈率,将成熟股市远远抛在后面。1996年,当上海股市平均市盈率为44倍,纽约、伦敦、香港、东京股票市盈率分别为19、17、19、22④。过高的市盈率,反映投资者过高的盲目性,反映出市场中充斥着无理性的炒作气氛。当然,市盈率并不能完全科学地反映股票的投资价值。“买股票就是买未来“。对于经济不断成长的中国,市盈率会有不断下降的趋势。但实际上,中国股市过高的市盈率并不反映投机者对市场前景的信心,而仅仅反映了投机行为的非理性。
(三)股票价格与价值的严重背离
股票是资产所有权证书,持有股票即拥有公司一定份额的资产。因此,因股票价值的高低可以用股票所代表的真实资本的价值即每股净资产价值来反映。由于股票价格受供求、公司收益、经济形势、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价格对价值的一定程度的偏离是正常的。但是我国股市股票价格对其每股净资产价值的偏离显然是不正常的。大多数股票价格若干倍于每股净资产,而热门股有的达到几十倍。令理性投资者不可思议的是总资产仅200多万,而负债已达13亿的农垦商社,以及净资产同样为负值的渝汰白,非但没有被市场抛弃,反而不时受到追捧,甚至不时收出涨停。
另外,投资股票的目的在于取得预期收益,其现值形成股票的内在价值或投资价值。未来具有种种不确定性,投资者进行决策时,可作为决策依据的往往是公司目前的业绩。因此价格与价值的一致还要求股价的变动与公司业绩的变动呈现出一定正相关。当股价的波动严重背离公司业绩时,则意味着市场行为进入了过度投机。在我国股市恶炒个股的一波波浪潮中,股价与业绩的严重背离甚至到了出现严重负相关的程度。1997年下半年,针对市场恶炒垃圾股的情况,证监会对业绩长期低迷,连续亏损两年的27只股票进行了特别处理,给其贴上“ST“的耻辱标记。但ST股票不但没有被市场冷落,反而成为市场明星,不少个股连续涨停,甚至“ST苏三山”被摘牌也没有使市场追腥逐臭的恶习有所收敛。ST吉诺尔98年中期每股亏员达0.48元,中期业绩公布后,居然连续十几个交易日涨停,股价从7元多跃上十几元。与此同时,不少业绩优良,稳定增长的个股则被市场遗忘,股价躺在低位不能动弹。
(四)股指波动频率高,波动幅度大
暴涨暴跌,频繁波动是中国股市最显著的特征,尤以上海股市为甚。1992年以来,上海股市发生了十几次波幅较大的振荡,振幅在25%~300%之间,其中短期内振幅超过100%的有两次,而最大一次振幅为298%的波动是在1992年11月7日到1993年2月15日三个月内完成的,(上证指数由386点跃升到历史高点1536点)。另一次振幅为216%的波动是在1994年7月29日到9月14日一个半月内完成的(上证指数由333点上升为1052点)。作为一个新兴股市,由于不可避免的不成熟性,出现波动本不足为奇,但中国股市尤其是上海股市大起大落的运行却丝毫无法体现升跌有序,阴阳调整的波浪运动特征。在升势中往往体现为平地而起,连拉长阳,任何技术阻力位都一跃而过,而在跌势中股指往往劈头盖脸狂泻而下,连拉阴线,任何技术支撑位都无济于事。1994年的股市运行将这一特征体现得淋漓尽致。5月4日,上证指数由620点开始滑落,大盘下跌近300点,没有出现象样的反弹。股价面目全非,跌进净资产、跌破发行价仍持续下跌。8月1日,在有关政策刺激下,大盘一跃而起,以摧枯拉朽之势在一周内由333点劲升到700点,横盘两周后,又直冲1052点,随即又掉头而下,用十几个交易日使股指跌去500点,并在10月7日出现最高股指763点,最低546点,落差217点,振幅达28%的壮观局面。股指持续、频繁、大幅度的波动,往往技术分析无法解释和预测,而且与基本分析背道而驰,呈现出彻底的“随机行走”的醉汉特征,这反映出过度投机和股市中非理性行为的冲动性和无意识性。
股市过度投机的危害
过度投机的存在,不仅会阻碍证券市场健康有序的成长,而且会制约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从而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损害。其危害主要表现在:
其一,扭曲资源配置。股票市场的基本功能之一是利用其筹资功能促进资本合理流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但是股票市场过度投机的存在,却产生了资源逆配置的结果。一方面,由于交易市场高投机带来高收益,导致社会资金从社会经济中的生产流通等实质性的环节进入非生产性的交易市场,从而造成实质性经济领域资金短缺和证券交易市场游资过剩的结果。另一方面,在非理性的股票投机中,股票价格往往脱离其内在价值,与企业经营能力,产品市场适应能力,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作用等相背离,故通过二级市场增发新股进行的资源配置,往往不是使资源流向利益效率高、国民经济急需的部门和环节而是流向股价易炒作,投机有空间的企业。价格的扭曲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我国股票市场上大盘股长期受冷落,而小盘股经常被暴炒说明了这种情况。
其二,扭曲市场功能。我国股票市场设计者所构想的股票市场的首要功能是推动体制改革的市场化进程。利用市场约束促进效率低下、管理落后的国有企业实现机制转轨。但证券市场实际运行的结果,严重扭曲了市场功能。由于高度投机的交易市场能为原始股持有者带来数倍,甚至数十倍于本金的收益,企业争先恐后上市,工作的重点放在争取上市而不是改制上。而一旦上市以后,股价由于投机上涨,企业又可以通过股市进行圈钱,又掩盖了改制不彻底,管理落后、效率低下的沉疴。
其三,助长“寻租”活动。寻租在经济学意义上指利用垄断资源寻求垄断租金(即超过其机会成本的额外收益)的行为。寻租是资源配置市场化进程被扭曲的结果,同时又会进一步扭曲这一进程。在证券市场上,由于权力资源的垄断性(如批准上市的权利以及公司上市后圈钱的权力),在过度投机支撑下的高收益并不与高风险相对称。于是证券市场中的钱权交易、违规操作、损公肥私等寻租活动必然盛行。企业为上市而跑“部”“权”进,中介机构为高额佣金而违规透支,政府官员利用职务公款炒股;上市公司不务正业,利用内幕消息炒作自家股票,操纵市场价格;上市公司以配股代替派息,不给股东回报而要求股东不断给予回报,使投资者投资风险不断被强制累积。
其四,扩大收入差距,加剧分配不公。证券市场由于其高风险本来就具有扩大收入差距的作用,而过度投机又进一步使收入差距的扩大加速。在我国扭曲的市场条件下,收入分配具有权力分配的特点,使收入分配不公进一步公开化和扩大化。
必须指出的是,股票市场的过度投机,不仅使投资者丧失投资的热情,而且,由于示范效应,过度投机的影响是广泛的。它不仅会使社会资源从实质性经济领域流向虚拟化的符号性的经济领域,造成经济生活的泡沫化,而且它对民族精神的损害也是巨大的。在到处蔓延投机气氛的环境下,每个人都梦想一夜致富,谁还会朝五晚九地辛勤耕耘呢。
其实任何市场都有投机,没有投机就没有市场。但我们发现中国市场投机的成分又太过了。有几个方面必须改革:
1.发行机制
一是重组。跌到几块钱或ST之后,就可能重组,很少破产退市。所以有人炒垃圾股。这是制度原因,最近几年,由于上市容易了,有所收敛。
2.对冲机制
中国缺乏做空个股机制,外部投资者难以通过做空盈利,上市公司在股价出现泡沫时增发股票获利权利受到限制(苏宁和万科是这方面的高手)。
3.资金操纵
主力控盘之后,操纵股价,而监管不力。没有价值的股票照样涨,谁还在乎价值。
4.投资渠道少
中国资金不能投资国外,国内金融机构国家垄断,民间力量薄弱。除了股市就是房市。这些资金只好投机。
对于价值投资者而言,处于一个投机的市场,会有更多的机会。埋怨市场过度投机者,往往是投机不成。一个市场是否有投资价值,不在于是否投机,而在于有没有值得投资的公司。价值,永远是投资的基石。
深度分析:为什么企业上市容易退市难?
也就是说,中国股市退出机制即将启动。但在现行制度环境下,中国股市退出机制要有效地实施还存在着种种障碍。PT制启退出机制在中国现行的法律中,上市公司退出机制,早就有明确的规定,公司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决定终止其上市地位:一、公司最近三年连续亏损,在限期内未能消除的;二、公司股本总额、股权分布等发生变化,不具备上市条件,在限期内未能消除的;三、公司不按规定公开其财务状况,或者对财务会计报告作虚假记载,经查实后果严重的;四、公司有重大违法行为,经查实后果严重的;五、公司决议解散的;六、公司被行政主管部门依法责令关闭的;七、公司被宣告破产的。有关专家据此认为,退市的法律制度是基本建立起来了,已经实施的PT制度可视为退出机制的开端,关键就是怎么执行,要有具体的退市标准和退市程序。二零零一年二月二十四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对外发布《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就是针对连续亏损上市公司的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做出了具体规定。该办法是迄今为止中国证券市场有关退市机制的首份具体操作性文件,今后连续亏损的上市公司将依照此办法有关规定被淘汰出局。此《办法》一公布,掌声四起,好评如潮。反映到股市上,尽管PT族(连续亏损二年以上的上市公司)在《办法》发布的那一个星期均大跌不止,PT红光一下就跌去了近三成,但在三月二日,有些PT族上市公司,不跌反升,甚至走出了涨停板之势。这样的情况,看上去实在让人诧异,百思不得其解。但实际上,只要对中国证券市场的特征、性质及运作方式的特殊性有些了解,你就会豁然开朗了。也就是说,尽管中国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的退市办法,但中国股市退出机制要真正的实施还存在着种种障碍。犹抱琵琶半遮脸首先,从中国股市的特征来看,中国股市与欧美发达国家的股市不同,它完全是一个国有股市。这种国有股市有以下几种特征:一是基本不分红,即投资者无法从上市公司的利润中获得其回报,投资者的收益只能来自对股票的炒作;二是国有上市公司资金的2/3是不流通的,只有1/3左右是流通的。这就使得市场上的股票价格与上市公司股票的真实价格相背离;三是股市上的股票价格变化的趋同性,即如果股价上涨,那么九成以上的股票都是上涨的,而只有一成左右的股票是下降的;如果股价下跌,那么九成以上的股票是下跌的,只有一成股票是上涨的。而在发达的股市中,股价的趋同性一般都很小;四是股市价格的回报率不能从上市公司本身的微观绩效来说明,而只是以股市的价格波动来表示。这样,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根本无法反映本身的经营情况,上市公司也没有动力改善自身的经营;五是上市公司的资产重组,资产的价格变化并不反映资产重组之间的关系。正是中国股市的国有性质,也就决定了它的运作机制。股市上市公司的进入或退出市场并非由市场来选择,而是由政府行政来安排。政府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意愿来决定上市公司的进出,公司上市具有垄断性。在上市准入政府垄断的前提下(现在的核准制与以往的审批制差别不大),任何一家上市公司,即使它的经营完全破产了,它的上市资格还是很值钱。大量的没有上市的企业愿意付出代价获得这个上市资格,因为购买这个上市资格比自己申请上市更可行,成本更低。更何况只要挤入股票市场就有机会大量“圈钱”,因此,要让一家企业上市后退出十分困难。其实,市场关于退出机制的讨论已在几年前农垦商社即将连续亏损三年的时候开始,但至今该问题仍然停留在讨论与研究阶段。按理说,《证券法》对上市公司退出机制有明确规定,但法律条文形同虚设,具体落实难上加难。同时,股市由政府决定,而在中国科层制政府的体制下,中央政府有中央政府的利益及意图,地方政府有地方政府的利益,它们之间的利益既有相同的地方,也有相异之处。由于各上市公司都隶属于各级政府,对于隶属于哪个政府的上市公司退出,不仅对为政者的业绩形象会有所损害,而且会将很大的一块利益损失掉。为了保证上市公司本身的“壳”资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如果一个地方的上市公司在股市上出了问题,这个地方的政府就会充分利用其职权把辖下的社会资源不断地注入该公司。在地方政府的授意下,进行资产重组也就成了近几年上市公司扭亏的惯用模式,即将属于地方的好的企业去置换已濒临破产的上市公司。这样做既可以保住本地企业的上市资格,又可以让自己政绩保住好的形象。还有,在地方政府看来,其管辖下的每一家上市公司都有继续存在下来的理由,而中央证券管理部门是没有力量与地方政府抗衡的。因为,论级别,证监会至多是与地方政府平级,中央证券部门没有权力来管理地方政府的事情;还有,证监会没有司法权利,从而也就限制了证监会对一些违规行为的调整与处理。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正因为地方政府对隶属于自己的上市公司极力保护,退出机制的实施一定会遇到各种障碍。只闻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其次,在正常的市场条件下,市场投资的收益与风险是成正比的,也就是说,你想获得高收益,就应该具有承担高风险的心理准备,这就是市场竞争的买者自负原则。在股票市场,如果法律监管体系严密,如果能够保证中小投资者是在信息完整真实和没有欺诈的市场下投资上市公司,那么上市公司因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恶化退出市场而导致的投资者的损失,这当然应该由投资者自己来承担。而且,在这样的法律制度下,如果投资者由于非法行为而导致损失,受害者也可以通过法律的途径获得补偿,违法侵害者也会受法律严厉制裁。如果情况不是这样,要中小投资者来承担其损失既不可能,也不公平。但是,在国有股市中,实际上,有些上市公司的失败并不是市场失败使然,而主要是存在企业经营者腐败、大股东违规行为等原因造成。如果这类上市公司破产或退市,而把股市的风险完全转嫁给无辜的中小股东的话,即让中小投资者来承担并非真正由市场带来的风险。这样情况一旦出现,中小股民岂有不积极抗争之理﹖这也就是千呼万唤的退出机制抱着琵琶遮着面、只闻楼梯声不见人下来之原因。为了社会的政治安定、减少社会的动荡不安,地方政府一定会千方百计地阻碍证券市场退出机制的实施。还有,从上市公司来说,公司一旦上市,就形成了很多与上市公司有关的既得利益集团。如果上市公司要退出市场,必然关系到这些人荣辱、经济利益、日后安置等一系列敏感问题,因此,利用这种既得利益关系反对上市公司退出也就会十分频繁,这自然会给退市机制的实施增加重重困难。
2000千块钱能炒股吗 我是一名高中生 没什么钱2000千块炒股 能赚大钱不??
可以!
在合适的时候入市。
我觉2113得资金不在大小,盈利不在多少,经历和过程才是更重要的!
很欣赏你的5261投资意识,相信你会有所收获。
我就是2000多元入市的,运气好,不会分析股4102票,挑了600601买的,延中实业,当时赶上宝延风波,瞎猫碰上死耗子,算是赚了。现在这种一周翻番的机会不1653会再有了。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回的,希望你做好准备等待时机。
假设,在600837(以前叫农垦商社,后来叫都市股份)停盘前买入,2000可买3、4手吧;开盘后答如果你能持有1年,看看吧。
这就是时机。
2000块钱的话是可以炒股的,我建议你买一些bai长线品种,资金少的情况下短线的手续费是笔很大的支出。赚大du钱的话要看你选股的眼光了,要知道zhi世界第八大奇迹是复利。如果你每年平均的投资回报率dao30%,那你30年后会用现在的2000块炒到500万。其实高中炒炒股只要不耽误学习挺好的专,可以积累投资经验。最后祝属你股票节节高升,利润天天向上。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jsfengsu.com/gprjjc/2933.html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阿新股票视频网】 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