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股票软件教程 > 第八识
2020
07-05

第八识

阿赖耶识是什么意思?

阿赖耶识(梵文:??????????,音译ālaya-vij?āna),又译为阿梨耶识。阿赖耶在梵文中的原意为:藏,能藏、集藏,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因其内涵深广,

佛四十九年说法从不同面向演说和历朝各代翻译版本等诸多因素而有多名,也称为如来藏、本际、涅槃、一切种子识、异熟识、依照各名称的内涵,所指称皆是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

扩展资料:

教派说法:

1、地论宗,以世亲之十地经论为主要根据。主张阿赖耶识为真常净识,视同于如来藏。

2、摄论宗,以无著之摄大乘论为主要根据,乃由真谛所译。主张如来藏缘起,阿赖耶识则为无常有漏法,乃一切烦恼之根本,并于前八识外加上阿摩罗识成为第九识,

而以前八识为虚妄,九识为真实。然真谛亦参酌大乘起信论,而以阿赖耶识为无记无明随眠之识,乃真妄和合之识,以第八识具有解性义为真,具有果报义为妄,故真谛之思想,乃融合真、妄二说而成。

3、法相唯识宗,以成唯识论为主要根据。玄奘为新译唯识之代表,排斥如来藏缘起,主张阿赖耶缘起,并立五种种姓,说人、法二空。此种新论说,不仅使我国之唯识思想发生新的大转变,亦影响日本之唯识思想。

阿赖耶识亦作“阿黎耶识”。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识”。为佛教大乘唯识宗的内在心识的第八识,是世界和众生“自我”的本源,它含藏2113着一切事物的种子,也是轮回的主体和解脱的依据。

阿赖耶者即是执藏分段生死种子而流注不断之意故,即是集藏、所藏、能藏之意故。所以,阿赖耶识本身有能藏、所藏、执藏这三种特性。5261

阿赖耶识心乃是万法之根本故,乃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故,乃是含藏着能令人成就佛果自性之唯一心体故,出世间无漏法亦皆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中故,成佛之功4102德亦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中故。

扩展资料:

众生在世间之各种活动,系由身口意行,而造作善业、恶业、净业、无记业,造作后即由第七末那识1653的执着性功能送交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之业种,由第七识不断地攀缘,配合外境六尘而不内断起意造作新业,同时不断收集新业种,如是循环不已。

空性、不空性、如来藏、阿梨耶识,其实都是同一个法体,都是指阿赖耶识心体;只是因为如来藏法义极广极深,为了方便向容众生宣说,所以从不同的面向,为众生方便而作说明,有许多的名称;名各有心体,否则就会严重的误会佛法正理,就越修越远离正法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赖耶识

简单的来讲:就是从无始劫()来,所有经历来的事及经历事情时的内心自想法。都会记录的每个人的第八识:阿赖耶。bai比如我们走在大街上,看到某个没见过的人或物,莫名的产生喜悦或愤怒du,都是前世的业。而前世的这个业,就记录的阿赖zhi耶识里,这dao一世遇到这个人或物都是产生相应的情绪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

第八识心体又名如来藏、阿赖耶识、本际、实际、真如、如、我……等无量名,是佛法的实相心,《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和龙树菩萨所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之八不中道,皆指如来藏。

此心配合自己所出生之七转识,则能直接、间接、辗转出生万法。佛地真如心体者,因地本即存在,即是众生同等皆有之阿赖耶识心体也。

如来藏本来自有,性如金刚,即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佛说“众生皆有佛性”;亦即禅宗参禅证悟的标的。三乘菩提皆以如来藏为核心而演述。他是法界实相,是佛法的根基,是众生成佛的基础,一切修行皆离不开如来藏。

扩展资料:

八识概述

八识是佛法基本正知见,谓眼、耳、鼻、舌、身、意为前六识,第七识为意根,第八识为如来藏。世尊说人人皆有八识心王,不少亦不过于八识(除残障人士),然前六识为生灭而不能常住之缘起性空法,第七识则为诸阿罗汉舍寿时所必灭除之意根,皆是可灭之法。

唯独第八识如来藏心体是常住法,亦是出生五色根、意根、六尘、六识之心体,再借六根、六尘、六识辗转出生了万法;推寻五阴与万法之根源,实即第八识如来藏,故说第八识才是法界万法之实相心体。

《华严经》又说:证得阿赖耶识心体的人,即是证得本觉智的圣者。世尊开、示、悟、入如来藏妙理,是佛法迥异于世间宗教的精髓所在,六识论否定第七、八二识,则失去佛法本质。佛法是义学,菩萨五十二阶位皆可实证和现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来藏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如来藏(又名阿赖耶、真如等)

有如来藏的不生不灭,善恶业的种子才能带至来生。众生也因为善业福德的累积而成佛。若一切皆空,众生无法成佛。

世尊说人人皆有八识心王,然而前六识为生灭而不能常住之缘起性空法,第七识则为诸阿罗汉舍寿时所必灭除之意根,皆是可灭之法。

唯独第八识如来藏心体是常住法,亦是出生五色根、意根、六尘、六识之心体,再借六根、六尘、六识辗转出生了万法。推寻五阴与万法之根源,实即第八识如来藏,故说第八识才是法界万法之实相心体。

扩展资料:

如来藏:

如来藏是成佛之道的根本。如来藏如果把蕴处界又生出来了,就叫作不空如来藏;所以,空、不空如来藏,其实同样是一个如来藏,是一体两面,如来藏出生了五蕴,出生了十二处、十八界,然后就有了六入,接着就有万法随后产生。

如来藏虽然名为识,但是并不了别六尘。佛地真如之神用,微妙广大,非诸等觉菩萨所能稍知;然而此一神妙难宣之广大功德早已含藏于因地真如阿赖耶识心体中,是故因地真如阿赖耶识心体本已有之。

欲得成就佛地真如所需之一切成佛种子,悉皆存于如来藏阿赖耶识心体中,皆属本有未发之功德,又因阿赖耶识心体恒常显示真实性与如如性,故名因地真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识

第八识心体又名如来藏、阿赖bai耶识、本际、实际、真如、如、我……等无量名,是佛法的实相心,《心经》所说“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和龙树菩萨所说“不生亦不灭,不常亦不du断,不一亦不异,不来亦不出”之八不中道,皆指如来藏。

此心配合自己所出生之七转识,则能直接、间接、辗转出生万法。佛地真如心体者,因地本即存在,即是众生同等皆有之阿赖耶识心体也。

扩展资料

第七识意根zhi:

意根,是心法,有普遍计度执着而想要了知的功能,所以称为意,也被称为第七识。(意根是二乘的名称,大乘法称为末那。)意根既是心,dao又是意识所依根的缘故,又是能引生意识的心,并且是意识生起后运作内时必须依止才能运作的心,所以称为意根,这就是随根立识的意思。

意识夜夜断灭之后,朝朝又依意根而生起,可见意根从来不曾暂断,是恒而不曾断灭过的心,即使是在闷绝位、正死位、无想定、灭尽定中,也都不曾刹那间断过,所以唯识学中说他的自性是「恒、审、思量」。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时才可以断掉意根。

在阿含经中又被称为意内入容处。佛告比丘:「意内入处者,若心、意、识,非色,不可见、无对,是名意内入处。」(《杂阿含经》卷13)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识

佛家所说八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音声);3、鼻识——鼻于——香(

香奥之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感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那识,又叫污染识;8、

阿赖耶识。

在此八识中,有一个共同的心识,决定着前五个心识的取舍与认识作用,那就是意识。例如:一幅图画,某甲看这画是眼识在作用,

然而能使他兴起赞叹、留恋、回想等心理活动者,却是第六识——意识在取决;如果某乙同样看这幅画,同样的眼识作用后,其第六识

——意识却发出厌恶、排拒等心理活动,这便证明了:人的意识不同,故反应不同。由此可知,基本上人的五识是差不多的,而每个人的

反应行为却不尽相同,其关键便在每个人的意识不同!平常我们说:“我想……”或“我喜欢……”、“我不要……”等等,其实都是第

六识——意识的活动作用。

意识的活动非常广而又影响深刻,比如事过境迁的回味,陈年往事仍记忆犹新等等,以至于睡觉时的做梦,非睡觉时的幻想都是。可

是意识的作用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例如:某人时常称赞你,你便对此有浓厚的好感,心里也有很深的印象。例如:有些人总是最关心自己

的利益;总认为自己强过别人,自己是最好的等等,这正是“我执”的作用,即佛经上所说的第七识末那识,也叫污染识。为什么叫“污

染识”?意思是它是总结前六识所摄取的外境与感受,长久记忆并保存的地方,诸如恩怨、忧喜、爱恨、善恶、好坏等,所以也油然使人

有贪、嗔、痴、邪见等心意的永久执著,有人便称这些执著为“心魔”。

由前七识所产生的思想行为和意念,大体上就有善恶之别,这便是“业”或“业因”,当人走完一生时;这些业因便如种子一般,全

部收藏在第八识一阿赖耶识,随着转生他界。阿赖耶识是梵文,意思是含藏,也就是收藏包含前七识所造作出来的善恶诸业业因。由于业

因全部储藏在第八识,跟着人转世轮回后,再一一随着其他因缘的成熟,一幕幕重演出来,因此常人所称的“灵魂”,往往就是指第八识

了。

但就佛教的观点而言,人是没有所谓的灵魂,因为万事万物俱是生灭无常的,物质界或精神均是,绝无一成不变的,时刻都在变化、

生灭!第八识正如一座大仓库,时刻不停在搬进种子——业因,也时刻在搬出果实——业果。或行为感受,同样是瞬息万变的,在刹那的

念念生灭和念念变动间,第八识不可能离业种而独立存在,正如水的潮流之所以为潮流,正是在其相续不断,一旦离了连续不断的水性,

便不是潮流了。

“无常”的含义

佛教中“无常”一词是指变化不定的意思。今天沿用的“无常”一词,乃是梵语“阿你怛”的意译。佛教认为:一切世间的事物生灭

迂变,刹那不停,即是“无常”。“无常忍”属于“十忍”之一,即从“俗谛”观察诸法虚幻不实,迂流不住。“无常”可以简单分为

“刹那无常”和“相续无常”。一切事物随时随地处在生住异灭的运动中,称为“刹那无常”,属于绝对的变化,比如瀑布中的水滴时刻

都在变化。事物虽处在“刹那无常”中,仍触维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性,称为“相续无常”,属于相对的变化,比如水流长

逝,而瀑布仍有相对稳定的外观。

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

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中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就是这个意思。“诸行”,就是指一切事

物或一切现象。“行”是迁流变动的意思,一切现象都是迂流变动的,所以叫做“行”。这个字的本身就是含了无常的意义。“生灭”二

字,实际上包括着“生、异、灭”三字或“生、住、异、灭”四字。这里每个字表示着一种相状;一个现象的生起叫做“生”;当它存在

着作用的时候叫做“住”;虽有作用而同时在变异叫做“异”;现象消灭,叫做“灭”。刹那是极短的时间,依《俱舍论》一刹那合1/

75秒,佛经中说弹一下指头的时间有六十刹那。刹那生灭,就是一刹那中具足生、住、异、灭。有人问,一个人的寿命一般有几十年,怎

么是刹那生灭呢?佛教把人的一生从生到死叫做一期,一期是由刹那相续而有的。对一个人的整体来说,他有一期的生住异灭,即生、老

、病、死,但从他组成的各部分来说,则是刹那的生住异灭。佛经说人的身体每十二年全部换过一次。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一个世界的

成住坏空,实际都是刹那生灭相续的存在。照佛教的教义,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佛教把主张“有常恒不变的事物”的见解叫做

“常见”,认为是错误的。

烦恼与“菩提”

“烦恼即菩提”这句话,在大乘派佛经典中常见。说:“诸法平等,烦恼即菩提。”天台宗等也强调这句话。禅宗从慧能开始,将此

作为他的顿悟禅法的重要理论依据。在《六祖坛经》及《曹溪大师别传》中都引过这句话。慧能论智慧与烦恼的关系,主张用明照暗。即

用智慧解除烦恼。慧能认为作为一个有智之人,应该认识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这句话的意思颇为费解,要想弄清这个问题,

先得弄清什么是“烦恼”?什么是“菩提”。

“烦恼”来自梵文,有时也译做“惑”。佛教把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发生迷惑、苦恼的精神作用称为“烦恼”,潜在的还未发生作用的

称“随眠”,已在实际中发生作用的称为“缠”或“漏”。不过佛教的烦恼不是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狭隘意义上的烦恼。大乘.佛

教认为宇宙是无形无相,一般人无法认识的;世界万物由因缘而生(或由心生),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属性,也不是一般认识所能把握的

。因此各种情绪和欲望,包括一切世俗思想认识活动,都是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是一切烦恼的根本。烦恼是诸苦的根源。是

生死轮回的总团。只有摒弃一切愿望,心无所求。对周身事物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才能摆脱烦恼,达到涅槃境界。

菩提,本义为“觉”、“智”,佛教指断绝烦恼,成就涅槃的智慧,或译为“道”,意指达到涅槃的道路。

慧能改革后的禅宗,打破了以往的条条框框,将成、定、慧三学融为一体,以定代戒、慧,但又不重坐禅,甚至摒弃坐禅这种形式,

主张佛性遍有,众生与佛不二,将坐禅寓于日常生活之中,行住坐卧、担水挑柴都是禅。

“烦恼”与“菩提”从本义上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只有断除烦恼才能达到“菩提”。但从《维摩经》等大乘经典开始,强调“不

二法门”,即把两个对立的事物和概念等同起来。如讲世间与出世间,涅槃与生死,色与空等,都是二而不二的。烦恼与菩提也是这样。

“烦恼即菩提”。从二者关系讲,二者相对存在,无烦恼也就无菩提,从佛法的意义讲,只是因为众生有烦恼。才有授佛法引导众生觉悟

菩提的必要。因此,菩提以烦恼为前提,进一步烦恼即是菩提。这是把世与出世距离缩短,把禅法寄于日常生活的理论依据。附:“烦恼

”的种类

佛教所说的烦恼从两大心识的性质来看,可将“心”的作用概括为三大类烦恼。

①根本烦恼——贪、嗔(急怒)、痴(愚痴)、慢、疑、恶见6种。

②八大随烦恼——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③十小随烦恼——愤怒、仇恨、结怨、虚诳、奸诈、欺骗、倨傲、迫爱、嫉妒、自私。佛教认为人之有吉凶祸福,因为人的“心”不

时有各种烦恼和意念,然后会诸言行,成为招引吉凶的基因,久而久之的重复出现,便形成习惯,根深蒂固后变成性格,性格又决定其命

运。

因此,“心”不但成为人“心念——行为——习惯——性格——命运”连锁因果的根源,也成为个体轮回的根本所在了。

阿赖耶识到底是什么意思?

阿赖耶在梵文中的原意为:藏,能藏、集藏,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

阿赖耶识(梵文:??????????,音译ālaya-vij?āna),又译为阿梨耶识。因其内涵深广,佛四十九年说法从不同面向演说和历朝各代翻译版本等诸多因素而有多名,也称为如来藏、本际、涅槃、一切种子识、异熟识、依照各名称的内涵,所指称皆是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

人间有情具足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和意根合称前七识或七转识,第八识是阿赖耶识。众生在世间之各种活动,系由身口意行,而造作善业、恶业、净业、无记业,造作后即由第七末那识的执着性功能送交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

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之业种,由第七识不断地攀缘,配合外境六尘而不断起意造作新业,同时不断收集新业种,如是循环不已。

阿赖耶识心乃是万法之根本故,乃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故,乃是含藏着能令人成就佛果自性之唯一心体故,出世间无漏法亦皆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中故,成佛之功德亦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中故。

扩展资料:

由来和涵义

阿赖耶识心体虽然常住不坏、性如金刚,体恒常住而自性恒不变易,永远显示其“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真如性,然心体中却含藏着无始以来七识心王所造作之一切善恶业种,及所熏习之邪见与无明种子,令诸业种、无明……种子等流注不断。

由含藏如是善恶业种、无明种子等故,致令有情轮回生死,六趣受生、流转无尽。由于第八识心体有如是分段生死之业种等等流注不断,由有七识心王及诸种子流注不断,由是缘故施设第八识心体名为阿赖耶识。

有佛经为证:

“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大乘密严经》卷2

阿赖耶者即是执藏分段生死种子而流注不断之意故,即是集藏、所藏、能藏之意故。?[3]??所以,阿赖耶识本身有能藏、所藏、执藏这三种特性。

“能藏”表示说阿赖耶识含藏了一切法种─一切有漏有为、无漏有为、无漏无为的一切法种─所以阿赖耶识又称为一切种子识,这个就是他能藏的道理。

他的“所藏”的道理指的就是说:阿赖耶识能够将他所含藏的五蕴十八界法种,按照业的内涵如实地变化出生;他变化出生了五蕴十八界,又与五蕴十八界同时处运行。

因为有阿赖耶识与他所出生的五蕴十八界同时同处运行,所以才有命根的存在。如果阿赖耶识不在了,命根就不在了,这个就是他“所藏”的道理。

“执藏”是什么道理?也就是说第七识——末那识恒内执阿赖耶识为自我,而且恒内执阿赖耶识所生的五蕴十八界为自我,同时又依止于这种遍计执性,造作一切系缚在三界染污的业种,这些业种都含藏在阿赖耶识中。

《成唯识论》中说凡夫之第八识心体“从重立名,故名阿赖耶识”。意思是这种“能藏、所藏、执藏”的特性,为了要显示出末那识恒内执阿赖耶识、遍计执阿赖耶识的过失,所以才把他称为阿赖耶识。

每一个有情都很执着阿赖耶识,都爱死了阿赖耶识,所以从其它角度又有“爱阿赖耶”、“欣阿赖耶、“乐阿赖耶”、“喜阿赖耶”之名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梵文:??????????,音译ālaya-vij?āna),又译为阿梨耶识。阿赖耶在梵文中的原意为:藏,能藏、集藏,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

其内涵深广,佛四十九年说法从不同面向演说和历朝各代翻译版本等诸多因素而有多名,也称为如来藏、涅槃、一切种子识、异熟识、依照各名称的内涵,所指称皆是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三中阐述:

“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

“恒”言遮断,“转”表非常;犹如瀑流,因果法尔。如瀑流水非断非常,相续长时,有所漂溺;此识亦尔,从无始来生灭相续,非常、非断,漂溺有情,令不出离。”

意谓:阿赖耶识心非断,然因心体中含藏一切世间与出世间之种子,作为一切有情之所依,由有阿赖耶识性(集藏分段生死种子之体性),而令生死有为法之种子不断流注;

是故亦说非常,是故无始劫来令众生之分段生死种子相续流注不断,故名念念生灭前后变异,然非谓其心体念念生灭变易也,不可误会论中真实义也。

扩展资料:

阿赖耶识做为佛法的根本识,有种种不可思议功德。世尊四十九年说法,皆以阿赖耶识——如来藏法为核心,而开演三乘菩提,前后贯通。修行人虽未实证阿赖耶识,由善知识处处引经据典阐述佛理,亦可见佛法完整而无懈可击。因阿赖耶识心体非常微细,难修难证,众生每生歧义。

兹略举密宗上师否定阿赖耶识的言论如下:

密宗格鲁派之宗喀巴则于其著作中,直接否定有阿赖耶识:“非自宗许离六识外、别有异体阿赖耶识。”佛说:“意法为缘生意识“、“阿梨耶识名如来藏,无共意转识熏习,故名为空;具足无漏熏习法故,名为不空”、“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

阿赖耶识心难修难证,古来高僧大德,信受佛语,亲证阿赖耶识而得种种功德受用,慈悲喜舍,勤行布施、持戒、忍辱等六度波罗蜜,以真正的菩萨行谊令佛门“慈悲为怀”深植民心,令后世有情听闻学佛修行即心生喜悦。

又中华传统文化底蕴之深厚,印度佛教自波罗王朝左道密教性力派入侵而实际灭亡,佛法唯在中华大地兴盛不绝。然而,若否定第八识阿赖耶识,拨无因果,则口说慈悲,事相上却假借佛法的名义造作种种恶行,既违圣教,亦违背中华民族传统善良风俗和人伦。

在所有西藏密宗中,只有觉囊派弘扬阿赖耶识如来藏的了义正法,主张他空见的法义内涵,实则在阐述阿赖耶识的体性和殊胜功德,与世尊、《瑜伽师地论》、《成唯识论》中说法完全一致。觉囊派曾经是西藏密宗五大派之一,然而却被达赖五世借助蒙古兵力所灭,在历史上几乎销声匿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赖耶识

阿赖耶识又称为阿梨耶识,为梵语的译音,意译为“藏识”。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

“阿赖耶识”这四个字内涵深广,佛四十九年说法从不同面向演说和历朝各代翻译版本等诸多因素而有多名,也称为如来藏、本际、涅槃、一切种子识、异熟识、依照各名称的内涵,所指称皆是不生不灭的第八识如来藏。

人间有情具足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和意根合称前七识或七转识,第八识是阿赖耶识。众生在世间之各种活动,系由身口意行。

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之业种,由第七识不断地攀缘,配合外境六尘而不断起意造作新业,同时不断收集新业种,如是循环不已。

阿赖耶识心乃是万法之根本故,乃是三乘佛法之根本故,乃是含藏着能令人成就佛果自性之唯一心体故,出世间无漏法亦皆含藏在阿赖耶识心中故。

扩展资料:

阿赖耶识的由来:

阿赖耶识心体虽然常住不坏、性如金刚,体恒常住而自性恒不变易,永远显示其“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之真如性,然心体中却含藏着无始以来七识心王所造作之一切善恶业种,及所熏习之邪见与无明种子,令诸业种、无明……种子等流注不断。

由含藏如是善恶业种、无明种子等故,致令有情轮回生死,六趣受生、流转无尽。由于第八识心体有如是分段生死之业种等等流注不断,由有七识心王及诸种子流注不断,由是缘故施设第八识心体名为阿赖耶识。

阿赖耶者即是执藏分段生死种子而流注不断之意故,即是集藏、所藏、能藏之意故。所以,阿赖耶识本身有能藏、所藏、执藏这三种特性。

“能藏”表示说阿赖耶识含藏了一切法种─一切有漏有为、无漏有为、无漏无为的一切法种─所以阿赖耶识又称为一切种子识,这个就是他能藏的道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阿赖耶识

在佛家教义中人间有情具足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和意根合称前七识或七转识,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众生在世间之各种活动,系由身口意行,而造作善业、恶业、净业、无记业,造作后即由第七末那识的执着性功能送交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

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之业种,由第七识不断地攀缘,配合外境六尘而不断起意造作新业,同时不断收集新业种,如是循环不已。

扩展资料:

阿赖耶识在佛教经典中的记载:

《瑜伽师地论》:

“谓略说阿赖耶识是一切杂染根本。所以者何?由此识是有情世间生起根本,能生诸根根所依处及转识等故;亦是器世间生起根本,由能生起器世间故;亦是有情互起根本,一切有情相望互为增上缘故。”

去除阿赖耶识内的杂染种子,成佛时转成大圆镜智,玄奘菩萨《八识规矩颂》中亦如是阐述阿赖耶识:

“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不动地前才舍藏,金刚道后异熟空,大圆无垢同时发,普照十方尘刹中。”

《华严经》:

“又由未来诸根、五尘境界断灭,凡愚之人以为涅槃。诸佛菩萨自证悟时,转阿赖耶得本觉智。”卷6

《大乘密严经》

“如摩尼宝体性清净,若有置于日月光中,随其所应各雨其物。阿赖耶识亦复如是,是诸如来清净之藏与习气合变似众色,周于世间。若无漏相应,即雨一切诸功德法。”

参考资料:

阿赖耶识?百度百科

阿赖耶识(梵文:??????????,音译ālaya-vij?āna),又译为阿梨耶识。

1、阿赖耶在梵文中的原意为:藏,能藏、集藏,阿赖耶识即是指能够集藏分段生死等有漏无漏法种的第八识如来藏。

2、出处: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卷三中阐述:

“阿赖耶识为断?为常?非断非常,以“恒、转”故。“恒”谓此识无始时来,一类相续,常无间断;是界趣生施设本故,性坚持种令不失故。“转”谓此识无始时来念念生灭、前后变异;因灭果生,非常一故;可为转识熏成“种”故。

3、白话:人间有情具足八个识,眼、耳、鼻、舌、身、意识,和意根合称前七识或七转识,第八识是阿赖耶识。众生在世间之各种活动,系由身口意行,而造作善业、恶业、净业、无记业,造作后即由第七末那识的执着性功能送交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

第八识阿赖耶识保存之业种,由第七识不断地攀缘,配合外境六尘而不断起意造作新业,同时不断收集新业种,如是循环不已。

扩展资料

阿赖耶识却是佛法的根本识,如果没有阿赖耶识和它的阿赖耶性,众生也无法成佛。如果七识心王(七转识)没有和阿赖耶识在一起──没有阿赖耶识的现行识来配合运作──就不可能成就熏习的功德,就没有所熏的心体存在,一切善业、恶业、无记业的种子将会随熏随失。

也就不可能有现在各人异于他人的七识心王的习性出现来运行;而且婴儿熏习言语、动作等无记业也不可能成功,将会永远保持刚出生时的愚痴无智,将会永远保持在婴儿状态而不能作任何事,因为没有一个持种受熏的阿赖耶识故,而七识心王都不能执持任何种子故。

所以必定要有另一个阿赖耶识心体,与七转识同时同处地存在,而且继续不间断地配合七转识而现行运作,才能使熏习结果所产生的种子保存不灭。而且,正当七识心王现行的时候,他如果想要能够运作的话,还得要有第八阿赖耶识心体的现行识来配合运作。

虽然从重立名为阿赖耶识,不生不灭的阿赖耶识却是佛法中最要的根本识,不了别六尘,唯识中形容其“恒而不审”,又具备如来藏的大种性自性等七种不可思议功德,是万法生起的根本。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阿赖耶识

第八识由哪些因缘而生起

佛法唯识学中的“八识心王”是指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前五识是感识,认识具体对象;后三识具有抽象的感念,并非直觉。第八识是社会阶层的烙印,有了善恶观和立场观,得道多助、普渡众生,谋求大同社会。所谓第八识就是人的世界观,不生不灭,得道者成佛失道者地狱。走向下个轮回。

第八阿赖耶识,是八个识中最重要的一个识,开悟就是悟到万法统归第八识,因此阿赖耶识又叫真心、法性、空性、真如、本际、如来藏、本地风光。它是前七识的根本(前七识由第八识的种子生起),也是宇宙万法的本源。因为第八识摄持万法种子,也能生起、承载万法。在‘因能变’时,种子生起第八识;在‘果能变’前七识相继生起,八识识体各各生起相、见二分。而第八识的见分,是识体‘能认识’的功能,它所认识的物件就是相分。第八识所缘的相分,是‘根身、器界、种子’,根身就是有情的肉体,第八识‘摄为自体];器界就是有情身外的物质世界,第八识‘领以为境’;种子就是能生起万法的功能(可以说就是一种能量),第八识‘持令不失’。由第八识的种子‘起现行’生起万法,这时就有了宇宙、人生。宇宙就是‘器界’,人生就是含有心识的‘根身’,所以才说第八识是宇宙万法的本源。颂文是:性唯无覆五遍行,界地随他业力生,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

性别

第八识在善、恶、无记三性中,它是属于‘无记’,无记有两种,一种是有烦恼心所覆盖,使之成为染污识,如第七识。一种是无烦恼心所覆盖,单纯的无记性,就是第八识。第八识何以必须是无记性呢?因为‘冰炭不同炉、薰莸不同器。’善、恶相违而不能相容。第八识含藏万法种子,如果第八识性善,则不容纳恶种子;如果性恶,则不能容纳善种子。必须是平等的中庸无记,才能兼蓄并容,统纳一切善恶种子。

相应

相应就是相应心所,在八个识中,第八识的相应心所最少,只有五遍行心所——触、作意、受、想、思。五遍行心所,它是‘周遍而行’,通于一切识、一切时、一切性、一切地,所以五遍行心所与第八识相应。而且于五遍行的受心所,三受之中也只有与第八识相应,而苦受乐受不与第八识相应。因为苦乐二受容易转变,不是一性连续,而舍受却是‘性不变迁、相续不断’,所以与第八识相应。再者、因为第八识的活动是一类相续,行相微细难知,无以分别其顺违的境界,而苦乐二受(或加忧喜二受)行相粗显,亦是不能与第八识相应的原因。同时第八识为末那识所缘之境,它‘恒转如瀑流’,一类相续,而苦乐等受有转变、有中断,此亦为不能与第八心王相应的原因。以上就是‘性唯无覆五遍行]一句的诠释。

界地

此指‘界地随他业力生’句。界是三界、地是九地。‘由他业力生’句,他是指前六识。第八识本身并不造业,前六识以其思心所的作用,支配著身体、语言,造作下身、语、意三种业。业的性质又分为善、恶、无记三性,善业召感未来的乐果,恶业召感未来的苦果,无记业不感果。而或善或恶的业种子,就含藏在第八识中,到业因成熟,众缘具足,就是第八识受报的时候了。

第八识又名异熟识,旧译为果报识,它是三界有情所招感的总报体。换言之,它是业力寄托的所在,也是生死轮回的承载体,而它自身是不轮回的。它以善恶业力的牵引,轮回于三界九地(此中即包括六道在内),所以界地由他业力生也。

理证

理证是指‘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诤’二句。第八阿赖耶识,行相深隐幽微,不但世间凡夫不能了解,即二乘圣者也难以通达。因为佛陀住世说法时代,只说到生灭无常的前六识,不曾说六识之后还有个执持自我的末那识,也不曾说末那识之后、还有个一类相续,含藏万法种子,执持根身器界的阿赖耶识。因此小乘行者不知道有个阿赖耶识的存在。当初佛陀在说时,何以不对二乘行者直说阿赖耶识呢?这在中如下说明:‘阿陀那识甚深细,一切种子如瀑流,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阿陀那识、就是阿赖耶识的异名。

因为佛陀住世时代、不曾说过此识,所以二乘行者迷惑执著,不承认此识的存在,以此引起大小乘论师的诤论也。

浩浩三藏不可穷,渊深七浪境为风,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

在这首颂文中,包括著第八识的体相、依缘、业用三个主题,分述如下:

一、体相:阿赖耶识,华译为藏识,此识有‘三藏’之义,即能藏、所藏、执藏:

1、能藏:能藏是能持的意思,犹如仓库,能藏一切米麦粮食。无始以来,有情所作一切善恶之业的种子,唯有此识能为储藏,此约其持种一面而说。

2、所藏:所藏是所依的意思,犹如仓库,为米麦之所依。此识是一切善染法所依处处,故名所藏,此约受识一面而说。

3、执藏:执是坚守不舍的意思,犹如米麦粮食为农家所坚守。此识为第七末那识执为自我,故第七末那为能执,第八阿赖耶为所执,故名执藏。

三、业用:业用,是指此识的作用。此识的作用,大概来说可分别为五种,即受熏、持种、内变根身、外变器界,以及‘去后来先作主公’。也就是第三、四句颂文[受薰持种根身器,去后来先作主公’。兹分述如下:

1、受薰:受薰、就是接受薰习。关于薰习,见本文第五讲,即七转识是能薰,第八识是所薰——接受七转识薰习的受薰体。受薰体有它一定的条件,中立有‘所薰四义’,即一者坚住性,受薰体要始终一类相续,能持习气。二者无记性,即受薰体性是无记,法体平等,不分善恶都能接纳。三者可薰性,受薰体性非坚密,有隙可乘。四者与能薰共和合性,即能薰与受薰之间同时同处,不即不离。在八个识中,只有阿赖耶识具备以上四个条件,所以可作受薰体。

同时,在中也立有‘能薰四义’,于此附带一述。所谓能薰者,指的是变动不居的前七识。能薰者也要具备四个条件,即一者有生灭,有生灭变化方有作用,有作用方能薰习种子。二者有胜用,胜用就是作用力强,此有二种,一者是能缘的势用,这是心及心所的作用,而色法无此作用;二者是强盛的势用,是‘作意筹度’的作用。三者有增灭,其强盛的作用力高下不定,可增可减,方能发挥其作用。四者与所薰和合性,即能薰与所薰同时同处,和合相应。

2、持种:持种就是摄持种子,‘种子生现行’的种子,是能藏(能持),‘现行薰种子’,就是所藏(所持)。这是指第八识摄持万法种子而说的。

3、内变根身:由四大和合而成的‘根身’——即眼、耳、鼻、舌、身的五根身,是第八识中的色法种子所变现。原来第八识所缘的,是根身、种子、器界三类色法,种子是识中的潜势力(潜在的能量),根身、器界是从这潜势力变现出来的。种子何以能内变根身、外变器界?原来阿赖耶识能变现出四种功能,即坚实的功能,流润的功能,炎热的功能,飘动的功能。由这四种功能集体发生作用,使我感觉到有物形体的存在。由于四种功能集合的成分不同,而显示出各种不同密度的物质。其实以上四却种功能,也就是地、水、火、风四种物性主观上的感觉,地大虽然有坚实(质碍性)的功能,但它是众多极微所聚的假有,根本不是实质。

4、外变器界:器界即物质世界,佛经上称之为器世间,此亦第八识色法种子所变现,如上节所述。

一、第八识体,由凡夫到成佛,历经长时,要经过染净三个位次,三位名称是:

1、我爱执藏现行位:第七识妄执第八识见分为‘实我’,而起我爱执著。于此、第七识是能执,第八识是所执,故第八识又名‘我爱执藏’。由凡夫、二乘有学位、及七地以前菩萨,全为此位所摄。二乘无学修到无学位,菩萨修到八地,俱生我执断时,才舍去藏识之名,称为异熟识。此即‘不动地前才舍藏’。

2、异熟业果位:阿赖耶识又名异熟识,因为它是善恶的异熟业所招感的异熟果,所以第八识有异熟识之名。由凡夫到二乘无学位圣者,大乘十地菩萨,全是此位所摄。必须到十地菩萨满心,即金刚道现前,一刹那间,永断世间二障种子,转第八识成大圆镜智,此时舍去异熟之名,而称为阿陀那识,此即金刚道后异熟空。

3、相续执持位:证得佛果的第八识,至无终尽期,都名阿陀那识。这是无上转依的清净位,纯粹是至善无漏的识体故唯在佛果位才有。

再明白一点说,由凡夫、二乘行人的有学位、大乘七地菩萨,阿赖耶、异熟、阿陀那三名具备;二乘无学位,八地以上菩萨,已舍去阿赖耶识名称,只剩下异熟识及阿陀那识二名;到究竟佛果位,异熟一名也舍去,就只称阿陀那识了。

二、智力断障:菩萨以智慧断除执障,有其次第,初地只能断除分别起的烦恼障与所知障,到七地才能断除俱生我执,而微细的俱生法执犹在,唯有到十地满心,才永断二障种子,转识成智。

四、果德:大圆镜智,具足佛果功德,一者证得万法平等实相,离诸分别;二者所缘行相,微细难知;三者不忘不愚一切境相;四者性离染,净德依持,五者现身土影,尽未来际;六者如大圆镜,现众色相。以此镜智,普照十方尘刹。

一、第八识境、量、性、界总表:

┌——境

├——量——现量。

├——三性——无覆无记。

├——界地——欲、色、无色三界(随他业力生)。

├——相应心所——遍行五。

├——依缘——根(以末那识为俱有依)、境(以根身、器界、种子为所缘境)、作意、种子依,共四缘。

├——体相——浩浩三藏不可穷。

├——业用——受薰,摄持种子、根身、器界,业力寄托、轮回主体。

├——断惑——不动地前(远行地)俱生我执已断,舍去藏识之名。

│金刚道后,俱生法执永断,不感生死,空去异熟识之名。至此转成‘大

│圆镜智’。

└——果用——圆明普照于十方世界,微尘刹土。

法归于心。复心生而法生。种种的名词是让法回归于心。而这些名词有很多种,就像水与冰同具湿性。万物同归于法界制。法界归于心。离心说法,容易在名相里打转。不易心的解脱。六祖坛bai经云,六七因地转,五八果上圆。坛经又云,du何其自性,本自具足,本自清净,本不动摇,能生万法。zhi而有些疑惑,用名词和理解是体悟不到的,还需要真实的修行。《楞严经》五阴,识阴有详解。可以参考。dao

佛教第八识是什么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阿赖耶识。

佛家所说八识,一般包括以下内容:1、眼识——眼睛——色(形象);2、耳识——耳朵——声(音声);3、鼻识——鼻于——香(

香奥之气);4、舌识——嘴巴——味(各种味道);5、身识——皮肤——触(感受冷热痛痒);6、意识;7、末那识,又叫污染识;8、

阿赖耶识。

在此八识中,有一个共同的心识,决定着前五个心识的取舍与认识作用,那就是意识。例如:一幅图画,某甲看这画是眼识在作用,

然而能使他兴起赞叹、留恋、回想等心理活动者,却是第六识——意识在取决;如果某乙同样看这幅画,同样的眼识作用后,其第六识

——意识却发出厌恶、排拒等心理活动,这便证明了:人的意识不同,故反应不同。由此可知,基本上人的五识是差不多的,而每个人的

反应行为却不尽相同,其关键便在每个人的意识不同!平常我们说:“我想……”或“我喜欢……”、“我不要……”等等,其实都是第

六识——意识的活动作用。

意识的活动非常广而又影响深刻,比如事过境迁的回味,陈年往事仍记忆犹新等等,以至于睡觉时的做梦,非睡觉时的幻想都是。可

是意识的作用并不是凭空而来的。例如:某人时常称赞你,你便对此有浓厚的好感,心里也有很深的印象。例如:有些人总是最关心自己

的利益;总认为自己强过别人,自己是最好的等等,这正是“我执”的作用,即佛经上所说的第七识末那识,也叫污染识。为什么叫“污

染识”?意思是它是总结前六识所摄取的外境与感受,长久记忆并保存的地方,诸如恩怨、忧喜、爱恨、善恶、好坏等,所以也油然使人

有贪、嗔、痴、邪见等心意的永久执著,有人便称这些执著为“心魔”。

由前七识所产生的思想行为和意念,大体上就有善恶之别,这便是“业”或“业因”,当人走完一生时;这些业因便如种子一般,全

部收藏在第八识一阿赖耶识,随着转生他界。阿赖耶识是梵文,意思是含藏,也就是收藏包含前七识所造作出来的善恶诸业业因。由于业

因全部储藏在第八识,跟着人转世轮回后,再一一随着其他因缘的成熟,一幕幕重演出来,因此常人所称的“灵魂”,往往就是指第八识

了。

但就佛教的观点而言,人是没有所谓的灵魂,因为万事万物俱是生灭无常的,物质界或精神均是,绝无一成不变的,时刻都在变化、

生灭!第八识正如一座大仓库,时刻不停在搬进种子——业因,也时刻在搬出果实——业果。或行为感受,同样是瞬息万变的,在刹那的

念念生灭和念念变动间,第八识不可能离业种而独立存在,正如水的潮流之所以为潮流,正是在其相续不断,一旦离了连续不断的水性,

便不是潮流了。

“无常”的含义

佛教中“无常”一词是指变化不定的意思。今天沿用的“无常”一词,乃是梵语“阿你怛”的意译。佛教认为:一切世间的事物生灭

迂变,刹那不停,即是“无常”。“无常忍”属于“十忍”之一,即从“俗谛”观察诸法虚幻不实,迂流不住。“无常”可以简单分为

“刹那无常”和“相续无常”。一切事物随时随地处在生住异灭的运动中,称为“刹那无常”,属于绝对的变化,比如瀑布中的水滴时刻

都在变化。事物虽处在“刹那无常”中,仍触维持一定时期的相对稳定性,称为“相续无常”,属于相对的变化,比如水流长

逝,而瀑布仍有相对稳定的外观。

宇宙一切现象,都是此生彼生、此灭彼灭的相待的互存关系,其间没有恒常的存在。所以任何现象,它的性质是无常的,表现为刹那

生灭的。这就是十一义中“性无常义”和“刹那灭义”。佛经中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就是这个意思。“诸行”,就是指一切事

物或一切现象。“行”是迁流变动的意思,一切现象都是迂流变动的,所以叫做“行”。这个字的本身就是含了无常的意义。“生灭”二

字,实际上包括着“生、异、灭”三字或“生、住、异、灭”四字。这里每个字表示着一种相状;一个现象的生起叫做“生”;当它存在

着作用的时候叫做“住”;虽有作用而同时在变异叫做“异”;现象消灭,叫做“灭”。刹那是极短的时间,依《俱舍论》一刹那合1/

75秒,佛经中说弹一下指头的时间有六十刹那。刹那生灭,就是一刹那中具足生、住、异、灭。有人问,一个人的寿命一般有几十年,怎

么是刹那生灭呢?佛教把人的一生从生到死叫做一期,一期是由刹那相续而有的。对一个人的整体来说,他有一期的生住异灭,即生、老

、病、死,但从他组成的各部分来说,则是刹那的生住异灭。佛经说人的身体每十二年全部换过一次。一个物体的生住异灭。一个世界的

成住坏空,实际都是刹那生灭相续的存在。照佛教的教义,一切现象没有不是刹那生灭的。佛教把主张“有常恒不变的事物”的见解叫做

“常见”,认为是错误的。

烦恼与“菩提”

“烦恼即菩提”这句话,在大乘派佛经典中常见。说:“诸法平等,烦恼即菩提。”天台宗等也强调这句话。禅宗从慧能开始,将此

作为他的顿悟禅法的重要理论依据。在《六祖坛经》及《曹溪大师别传》中都引过这句话。慧能论智慧与烦恼的关系,主张用明照暗。即

用智慧解除烦恼。慧能认为作为一个有智之人,应该认识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这句话的意思颇为费解,要想弄清这个问题,

先得弄清什么是“烦恼”?什么是“菩提”。

“烦恼”来自梵文,有时也译做“惑”。佛教把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发生迷惑、苦恼的精神作用称为“烦恼”,潜在的还未发生作用的

称“随眠”,已在实际中发生作用的称为“缠”或“漏”。不过佛教的烦恼不是我们一般人所理解的那样是狭隘意义上的烦恼。大乘.佛

教认为宇宙是无形无相,一般人无法认识的;世界万物由因缘而生(或由心生),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属性,也不是一般认识所能把握的

。因此各种情绪和欲望,包括一切世俗思想认识活动,都是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是一切烦恼的根本。烦恼是诸苦的根源。是

生死轮回的总团。只有摒弃一切愿望,心无所求。对周身事物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才能摆脱烦恼,达到涅槃境界。

菩提,本义为“觉”、“智”,佛教指断绝烦恼,成就涅槃的智慧,或译为“道”,意指达到涅槃的道路。

慧能改革后的禅宗,打破了以往的条条框框,将成、定、慧三学融为一体,以定代戒、慧,但又不重坐禅,甚至摒弃坐禅这种形式,

主张佛性遍有,众生与佛不二,将坐禅寓于日常生活之中,行住坐卧、担水挑柴都是禅。

“烦恼”与“菩提”从本义上是互相对立的两个概念,只有断除烦恼才能达到“菩提”。但从《维摩经》等大乘经典开始,强调“不

二法门”,即把两个对立的事物和概念等同起来。如讲世间与出世间,涅槃与生死,色与空等,都是二而不二的。烦恼与菩提也是这样。

“烦恼即菩提”。从二者关系讲,二者相对存在,无烦恼也就无菩提,从佛法的意义讲,只是因为众生有烦恼。才有授佛法引导众生觉悟

菩提的必要。因此,菩提以烦恼为前提,进一步烦恼即是菩提。这是把世与出世距离缩短,把禅法寄于日常生活的理论依据。附:“烦恼

”的种类

佛教所说的烦恼从两大心识的性质来看,可将“心”的作用概括为三大类烦恼。

①根本烦恼——贪、嗔(急怒)、痴(愚痴)、慢、疑、恶见6种。

②八大随烦恼——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③十小随烦恼——愤怒、仇恨、结怨、虚诳、奸诈、欺骗、倨傲、迫爱、嫉妒、自私。佛教认为人之有吉凶祸福,因为人的“心”不

时有各种烦恼和意念,然后会诸言行,成为招引吉凶的基因,久而久之的重复出现,便形成习惯,根深蒂固后变成性格,性格又决定其命

运。

因此,“心”不但成为人“心念——行为——习惯——性格——命运”连锁因果的根源,也成为个体轮回的根本所在了。

浅显的理解是这样的。佛教认为copy人由八识构成,其中我们一般人能够主导的是前五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类似于具体思维;第六识2113也就是身识,类似于抽象思维;第5261七识末那识,类似于潜意识,第八识是阿赖耶识,是人的根本意识,是不生不灭4102、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生命终止,前六识会消失,而末那识、阿赖耶识是不会消失1653的,只会在不同的生命里轮回。一般的人不能理解,就会把第八识称为“灵魂”。

佛教中的第八识称为“阿赖耶copy识”,也被称作“阿卡夏记录”。

这样给你解释吧,我们地球人物质身体所产生的小我意识,2113其中就包含了前六识。

第七识佛教称为“末那识”,则就不属于这个“小我”范围了,那是灵魂个体的所有记录。包含灵魂的所有经历,当然各次转世不同人5261生的记录也均完好地保存在于里面4102。

第八识呢,那是来自于最原始的起源,宇宙中所有的数据,均包含在里面。也包含每个人的人生的所有数据以及每个灵魂的所有数据。简1653单讲吧,所有的一切,对于第八识来讲,都是全知的。

第八识就是阿赖耶识,是因为从第一眼识(视觉机制),第二耳识,第三鼻识,第四舌识(味觉机制),第五身识(触觉机制),第六意识(了知机制),第七末那识亦名意根(我执的根源,常保持我爱,我贪等心法,因为有他所以众生保持有我),这样数下来,那么第八个识就是根本识阿赖耶识。

第八识有很多的名字,阿赖耶的意思是雪山,也含有染污的意思,这样的称呼就是因为他在凡夫位有染污习气埋藏(贪,嗔,痴等等),所以叫阿赖耶识,如果是经由佛教的修行成为阿罗汉或者八地菩萨已经断除了分段生死(类似凡夫这种一期生命)那么性障(贪,嗔,痴)等等已经断除了就叫异熟识(因为还有变异生死没有断除,第八识中还有可以改变的种子,虽然不属于染污的,但是也有变异的存在),到佛地成为无垢识(分段生死,变异生死完全断除,第八识清净无垢)

第八识还有许许多多的名字,例如本心(因为其他的七个识都是会暂断的,唯有这个第八识是永远不断的,乃至说成佛,成阿罗汉依然存在的),阿托那识(因为有第八识的存在,只要他不离开身体,那么就会维持这个身体正常的运转),祖师西来意(所谓佛出世就是为众生宣讲这个真实心),外识(小乘喜欢这么讲,因为他能够接触外境,而其他的七个识接触的都是内境),吹毛剑,无根树.....又名如来藏,因为里面亦含藏有我们未来成佛的种子....

第八识的性能有无数,大略来说有三种

第一种叫做能藏就是说这个第八识含藏万法的种子,具备无量无边的那么多的功能。

第二种叫做所藏,就是说前面七识的造作,或者说身口意的行为能够熏习这个阿赖耶识,使阿赖耶识埋藏下前面七识的或者善或者恶等等的业种。

第三种叫做持藏,就是说第七识从无始以来执着阿赖耶识为实我,实法。

这个问题其实很复杂,非一言两语能够说清楚,因为这个识完全不同我们一般理解的灵魂,他没有觉观性,没有作主性,但是对于前面七识的心行又非常敏锐的了知。

这个识的功能,他派生万法的本末究竟,他于前面七识的互动,他含藏的那些种子,其中染污的需要断除的,无记性的变异的都是学佛所要了知的,亲证他就是所谓的开悟,还有他本身的真如性....自己的第八识与他人的第八识之间的互动,第八识在胎位是怎么凭借父母的缘增长胎儿的形体的,第八识中的种子为因是怎么配合缘派生万法的,这些都是学佛需要了知和亲证的内容。

如果有兴趣可以详细的看如来出现功德经,楞伽经,楞严经,鸯掘摩罗经等等,介绍一位善知识http://www.hymzw.net/book.html

佛教八识中的第八识是什么

第八识即是bai阿赖耶识,通俗地解释起来,就是和现在经常讲的“灵魂”一样。佛家讲的六道轮回就是由第八识引du发的,很多东西都储存在第八识里面,像是现在的U盘,里面有zhi很多资料。现在经常看到的很多天才,某方面有出色dao的天赋都是前世经历过得经验总结,保存在专U盘里,今生今世在继续做,得心应手了。第八属识的储存空间非常巨大,很多东西都能放下。

佛教“八识”中的第2113八识是阿赖耶识。

阿黎耶识、阿剌耶识、阿梨耶识。略称赖耶、梨耶。旧译作无没识,新译作藏识。或作5261第八识、4102本识、宅识。无没识意谓执持诸法而不迷失心性;以其为诸法之根本,故亦称1653本识;以其为诸识作用之最强者,故亦称识主。此识为宇专宙万有之本,含藏万有,使之存而不失,故称藏识。又因其能含属藏生长万有之种子,故亦称种子识。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