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关联公司索赔7.98亿元,力帆汽车唱的是什么戏
4月2日,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下称“力帆汽车”)与重庆盼达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盼达汽车)存在买卖合同纠纷,盼达汽车已向重庆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申请,要求力帆乘用车赔偿7.98亿元。据了解,重庆仲裁委员会已受理该项申请。
▼
被关联公司起诉
公告显示,盼达汽车与力帆汽车在2015年6月签订了《关于采购新能源汽车的框架协议》,根据该框架协议,双方及其指定公司在2015年-2018年签订了22份《购销合同》,购买车辆近万辆。
然而相关“标的车”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电池严重衰减、设计缺陷等质量问题,导致大部分车辆需长期维修、甚至无法运营,给盼达汽车造成了严重损失。双方在2018年9月签订协议,约定标的车因质量问题造成停运,“每停运一天,被申请人应按110元/车赔偿申请人营收损失”,同时双还达成了在交强险、拖车和停车等方面的赔偿协议。
双方在2018-2019年的往来函件中确认,力帆汽车应赔偿盼达汽车7.98亿元。然而,盼达汽车多次催收,仍未收到赔偿款。
盼达汽车索赔的7.98亿元,只是力帆汽车诸多商业纠纷之一。天眼查信息显示,力帆汽车现在正面临数百起诉讼案,大部分为票据追索权纠纷。
有趣的是,天眼查信息显示,盼达汽车是力帆股份旗下的新能源分时租赁公司,而力帆汽车也是力帆股份100%持股的子公司,所以盼达汽车与力帆汽车存在关联关系。相关资料显示,盼达汽车主要采用其定制的力帆330EV纯电动汽车。
当前,盼达汽车运营不佳,不仅大规模缩减业务,还出现了“押金退还难”的情况。
▼
深陷债务危机
3月份,力帆股份因“16力帆02”债券违约发布公告,公告显示有5.303亿元债券无法兑现。该债券在2016年发布,发行额为人民币11亿元,于2020年3月15到期。受债券违约影响,力帆股份的信用评级被联合评级下降到C级。
此外,力帆股份也发布了2019年业绩亏损预警的公告,显示公司预计2019年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9.81亿元,同比下降2068.77%;扣除非经常性损益事项后,公司业绩为-45.26亿元。
事实上,力帆股份的债务问题由来已久。早在2019年上半年,力帆股份的债券半年报显示,公司银行贷款期末127.82亿元,非银金融机构贷款期末104.86亿元,以及“16力帆02”的5.3亿元债券今年3月到期。此外,25家银行为其提供的125.66亿元的授信额度,已经使用了121.16亿元。
去年10月,重庆政府召集相关机构,帮力帆汽车成立了债委会,要求各银行“不抽贷、不压贷、不断贷”,帮其暂缓压力。由于目前力帆股份尚未公布2019年财报,还贷情况不清晰,但是无法兑现“16力帆02”债券已经说明一定问题。
▼
汽车业务停摆
针对2019年业绩的大幅下滑,力帆股份在公告中显示主要原因是“受国内汽车行业大环境影响,以及公司资金紧张的制约,公司汽车业务受影响,收入大幅下降”。
当前,力帆股份的汽车业务近乎停摆。公告显示,力帆汽车二月份的产销量是“归零”状态;一月份销量55辆,同比下滑幅度99%。
事实上,力帆汽车销量下滑的情况在2019年就已显现,其12月销量为402辆,下滑幅度超88%;11月销量为73辆,下滑幅度98%。就全年来看,力帆汽车2019年燃油车累计销量为22,536辆,下滑幅度达75.52%;新能源车销量3,091辆,下滑幅度达69.49%。
此外,2019年力帆汽车曾多次被爆出“工厂半停工”、“拖欠工资”的情况。力帆股份在《2019年年度业绩预亏公告》就亏损原因也明确表示“公司资金紧张、生产经营受到影响、不能给经销商持续供货”。
身负数百起诉讼案,加之业务不佳、资金紧张,力帆汽车还能坚持多久?
——END——
《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对不遵守本声明、恶意使用、不当转载引用《汽车通讯社》原创文章者,保留追究其法律责任的权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身负14亿的诉讼纠纷,如今财务危机四伏的力帆车企究竟是为何走到这般?
老牌车企力帆股份(601777.SH)近年来麻烦不断,业绩暴跌、转型新能源遇阻,资金更是捉襟见肘,公司只得用募集资金“拆东墙补西墙”,不过随着资金状况的恶化,先是3.79亿元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到期无法归还,引来监管的问询函,而后上交所又曝出力帆股份身负多宗诉讼纠纷。
近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有关规定,统计了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事项,涉及金额合计人民币14.23亿元(其中:未考虑延迟支付的利息及违约金、诉讼费等)。公告显示,上述诉讼案件主要包括金融借款合同、保理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纠纷。
除了上述诉讼纠纷之外,力帆股份还分别于2018年7月6日、2018年12月17日和2019年4月16日三次使用募集资金合计4.49亿元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均尚未归还。其中第一笔3.79亿元已于2019年7月5日到期。而力帆股份也曾坦言,目前公司资金流动性偏紧,这笔资金“无法在短期内归还”。而截至2019年6月30日,公司(国内)的货币资金总额虽有53.26亿元,但受限资金总额高达42.39亿元。同时力帆承认,目前公司新增融资较为困难,“短期内无法筹集大额资金”。
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亏损
对于力帆集团来说,危机似乎早有显现。2016年10月,力帆发布公告称,公司2015年共有2395辆汽车不符合新能源汽车申报条件,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4亿元;财政部决定对这2395辆新能源汽车中央财政不予补助,并取消了公司2016年中央财政补助资金预拨付资格。
“骗补”让力帆股价遭到重挫,公司净利润也创下自其上市以来的新低。再加上近年来各地的“禁摩令”,也使力帆的拳头产品——摩托车销售严重下滑。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力帆的财务问题开始凸显。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8年,力帆集团流动负债账面余额高达187.80亿。4月26日,力帆集团发布2018年年报显示,实现营业收入110.13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3亿元,扣非净利润却亏损21.49亿。这已经是力帆连续三年扣非净利润亏损。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力帆招来了不少诉讼纠纷。上述公告内容显示,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判决被告力帆股份偿还原告借款本金人民币1亿元,利息、罚息、复利、违约金共计人民币882.7万元,以及诉讼费、保全费、律师费等费用。
而浙江浙银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也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判令被告重庆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立即支付剩余租金1.53亿元,留购款100元,逾期违约金332.43万元、律师费50万元,保全担保费9.36万元,及实现债权产生的差旅费、公证费等。此外,还有多家公司与力帆股份存在诉讼纠纷,不过鉴于本次披露的诉讼案件大部分尚未开庭审理,暂无法判断对力帆股份本期利润或期后利润的具体影响。力帆方面将根据上诉案件的进展情况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道哥说车》也将持续关注。
资金短缺再无现金流
除此之外,随着力帆资金状况的恶化,3.79亿元的募集资金暂时补充流动资金到期无法归还,也引来监管的问询函。据了解,早在4年前,力帆股份曾向七名认购对象非公开发行股份,筹得16.63亿元,用于“汽车新产品研发”项目。但随着公司财务压力增加,这部分资金中有4.49亿余元被用于暂时补充流动资金。
根据现行规定,闲置募集资金暂时用于补充流动资金,单次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而力帆控股上述4.49亿元闲置资金,共分三次暂时补充流动资金,最早的一次是去年7月6日,规模3.79亿元。也就是说,今年7月5日这笔资金就到期了。
日前,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将于7月23日召开股东大会,审议“终止部分募集资金投资项目并将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议案。当天晚上,上交所火速下发问询函,要求力帆股份说明相关情况。最终,迫于相应的审议流程,力帆股份取消了这次会议。
力帆股份表示,鉴于目前国内汽车行业及客户群体正在发生转变,传统燃油汽车竞争加剧,新能源汽车行业也在发生技术革新,此前的募投项目“汽车新产品研发”拟开发的部分车型已不再适应市场需求,所以决定终止,相关资金也将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而后力帆股份在回复上交所的问询函中称,公司在未归上述3.79亿元元已到期募集资金前,不启动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相应审议流程。
是否真正实际进行了新产品研发我们不能确定,但已知的是,力帆控股的确挪用了其中的4.49亿元作为补充流动资金,且无能力偿还,并试图将结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对于一家上市车企,3.79亿并不算一笔巨款,但力帆控股依然拿不出。可以看出,资金的短缺令力帆到了捉襟见肘的地步。
事实上,力帆的危机远不止于此。日前,因销量惨淡,引发经销商维权,要求退网并赔偿:包括但不限于保证金、建店补偿、返利、销售款等全额返还给他们;全额回收库存车和库存配件及专用工具。随着力帆老掌门人尹明善的退休,力帆这艘大船的千疮百孔逐渐显露出来,而未来它将驶向何处?
力帆集团深陷泥潭,昔日巨头能坚持住吗?
力帆这个品牌对于大众而言并不陌生。凭借在摩托车领域的绝对优势,力帆在早些年间也曾红极一时,但在转型汽车之后,力帆开始由大红大紫逐渐边缘化,从其现在的处境来看,它的转型似乎并不成功。
债务危机爆发
自今年6月份首次爆出控股股东1亿元担保债务违约后,力帆就一直麻烦不断。近日,零部件供应商——万安科技一纸诉状将其告上了法庭,要求其支付货款约607.57万元。据万安科技发布的公告显示,自2007年起力帆汽车、力帆汽车北碚分公司持续向万宝机械采购制动器、离合器总分泵、真空助力器等汽车零部件。但从2018年开始,力帆汽车、力帆汽车北碚分公司开始拖欠货款,截至7月22日,力帆汽车、力帆汽车北碚分公司拖欠货款已达607.57万元。
实际上,万安科技所提及的欠款仅是力帆汽车全部对外欠款当中的一小部分。据力帆股份于7月26日发布的公告显示,力帆股份近12个月内未披露的累计发生的涉及诉讼(仲裁)金额以达到14.23亿元之巨。包括渤海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红星?美凯龙?商业保理有限公司、重庆森迈汽车配件有限公司等都是力帆股份的“债主”。
除了供应商外,力帆还欠经销商诸多款项。今年5月上旬,30多家力帆汽车的经销商,身贴“力帆还钱”的字样,聚集在重庆力帆中心门口进行维权。事实上,这已经是近一个月来经销商第四次上门维权了。这次供应商的诉讼对力帆而言,无疑雪上加霜。
业绩下滑,卖地筹款自救
从力帆股份业绩报表来看,力帆汽车确实资金链比较紧张,2016-2018年,力帆股份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已经连续为负,最高亏损额约26.13亿元。
在力帆股份2019年一季度报中的主要财务数据一栏,营业收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等财务指标被纷纷被划上“-”。其中,力帆股份一季度营业收入约22.47亿元,同比降低31.0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约-9720.48万元,同比下滑257.56%。
为了填补资金空缺,力帆去年就曾接连出售两项资产。去年12月,力帆股份将旗下子公司重庆力帆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00%股权以人民币6.5亿元的价格转让给了车和家。此外,力帆股份还将原15万辆乘用车项目的生产基地以约33.15亿元的价格出售给了重庆两江新区土地储备整治中心。
借着卖地、卖资产,力帆在2018年尚能过得去,而今年或许真的是弹尽粮绝了。6月,因为融资项目出现逾期。
新能来源曾一度使力帆看到希望,在进军新能源汽车后,力帆股份的该业务曾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自补贴金额也逐年增长。但在2016年,力帆股bai份被财政部查出存在骗补情况。当年,力帆股份被查出在申报的新能源补助车辆中,有du2395辆汽车不符合申报条件,涉及补助资金1.14亿元。有关部门对涉及的车辆zhi撤销了补贴,并因此取消了该公司当年补助资金预拨资格。2016年,公司净利润也创下自其上市以来的新dao低。
力帆股份是干什么事的
力帆2113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之一5261,成立于1992年。历经14年的艰苦奋斗,已迅速发展成为融科4102研开发、发动机、1653摩托车和汽车生产、销售(包括出口)内为主业,并集足球产业、金融证券于一体的大型容民营企业。
力帆股价大跌不止,它经历了什么?
力帆股份发布了股东及董监高减持股份计划公告,其中显示,力帆股份此次股份减持计划将在未来6个月之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和证券交易所集中竞价交易方式进行,总减持股份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3%。
上市公司股东和董监高等高管减持,对于资本市场来说不足为奇,但力帆股份选择的时点,却让投资者大呼“看不懂”。
当日,力帆股份一字跌停,收盘价为每股4.5元,而这已是其股价连续第二个工作日出现跌停。
一个半月前,力帆股份还因为涉足氢燃料电池汽车“火”过一把。
4月15日,力帆股份发布公告称,其子公司与武汉泰歌氢能源汽车有限公司、重庆地大工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三方将进行氢能源乘用车的试验,争取国家氢能乘用车公示目录,完成氢燃料电动汽车开发并达到量产状态。
“氢燃料”作为当时的市场宠儿,让股价原本一直不温不火的力帆股份连续拿下5个涨停。
在上述公告公布后的6个交易日内,力帆股份股价从每股5.63元拉升至最高每股9.65元,涨幅高达71.4%,冲上两年多来的高点。
但等到公告公布后的第七个交易日,力帆股份在回复上交所有关其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的问询时表示,公司氢燃料电池汽车项目尚处于合作开发初期,可能存在项目开发不成功的风险,具体表现在项目开发不及预期导致产品无法进入国家氢能乘用车公示目录、氢燃料电池技术成本不足以降低到进入大规模商业应用、无法向项目提供足额资金支持等。
从“沾氢大涨”,再到“泡沫戳破”,力帆股份股价直接“翻车”,在回复上交所后的三个交易日内两次跌停,并一直下探。
涉嫌利益输送
然而,力帆股份的“冬天”并没有就此结束。
4月末,力帆股份公布了其2018年年报以及2019年一季报:2018年,力帆汽车净利润为2.53亿元,同比大涨近48%;2019年一季度,力帆汽车亏损9720万元,同比大跌257.6%。
单看力帆股份2018年业绩,在车市整体下行的情况下净利润还能保持大幅增长,已是不易,但实际上,力帆股份2018年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亏损高达21.5亿元。
除公司业绩情况之外,上交所还于5月17日对力帆股份货币资金、公司流动性及偿债能力、公司经营情况方面进行了问询,其中,力帆股份的货币资金情况存在疑点,一边是公司财务费用(12.42亿元)高企,另一边力帆股份却将近27亿元的货币现金存于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上交所要求力帆股份说明是否存在向其他关联方输送利益、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的情况。
记者查询资料发现,重庆力帆财务有限公司由重庆力帆控股有限公司控股,持股比例为51%,另外49%由力帆股份持有,最终受益人为力帆股份前董事长尹明善。
在投资者等来力帆股份对上述问询函的回复之前,却等到了股东及董高监的减持公告,对于《问询函》,力帆股份称,由于涉及面较广、所涉及的时间较久并涉及对未来工作的后续安排,申请延期回复。
频繁质押
资金紧张
在上述诸多负面信息背后,实则是力帆汽车近几年来经营不善。27年前,已经53岁的尹明善排除万难创立力帆摩托车,并一路驰骋进入汽车界,成为一个时代的“创业偶像”,但又在81岁时跌落神坛。
《国际金融报》记者发现,自2016年来,虽然力帆汽车净利润均呈大幅增长态势,但是在扣非净利润上已经连续3年为负。
就力帆汽车乘用车销量来说,2016年也是一个转折点。公开数据显示,2016年力帆汽车累计销量11.3万辆,同比下滑逾28%;2017年虽然有所回升,但也没有突破15万辆的量级;2018年,更是跌至仅剩10万辆。
在燃油车销量不振的情况下,摩托车起家的力帆汽车近几年将发展重心押注在新能源汽车上,尹明善多次在公开场合表态,要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
全力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代价是债务高企。2018年年报显示,力帆汽车流动负债账面余额高达187.8亿元,而流动资产账面余额只有134.3亿元,远低于流动负债,这让力帆股份可能存在偿债风险;除此之外,力帆汽车还存在大额流动资产受限的情况,受限余额为46.14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货币资金受限余额是指,保证金、不能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如定期存款)、在法律上被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设置了担保权利的货币资金。
业内人士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力帆股份大额受限资产或来源于其高股权质押率,而这也恰恰反映了公司在资金流方面颇为紧张,因为公司一般在能正常融资的情况下,不会选择这种成本较高、风险较大的融资方式。
据粗略统计,力帆股份近两年来频繁采取质押、解押股权的方式融资,股权质押数高达20余次,质押所占股份总数也从9.95%一路飙升到如今的90%。力帆股份最近一次解押和质押股权发生在5月31日,此次解押/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6.47%。
力帆股份股票行情:深陷策划泥潭?
重庆银行业针对力帆成立“债委bai会”近日,有重庆银行业人士透露,重庆市银行业针对力帆成立了债委会,此次债委会的成立由重庆银行牵头,多家银行参与,估计去年就已成立。力帆股份相关负责人回应称,du力帆成立债委会是属实的。债委会成立背后,是力帆汽zhi车惨淡的销量,以及高筑的债台。力帆股份9月发布的2019年公司债券半年报显示,该公司期末的银行贷款dao127.82亿元,非银行金融机构贷款为104.86亿元。此外,有25家银行为力帆专股份提供授信,授信总额度共计125.66亿元,未使用额度仅剩4.5亿元。力帆股份9月发布的产销数据显示,今年9月,力帆汽车销售传统汽车399辆,新能源汽车360辆,9月总属销量仅759辆。前三季度累计销售传统汽车22032辆、新能源汽车2035辆,分别同比下降72.25%和65.67%。
- 本文固定链接: http://www.jsfengsu.com/gpsp/9594.html
- 转载请注明: admin 于 【阿新股票视频网】 发表